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
繁体版

第四百四十五章 学期房的优势

    拐进村口,张安就看到自家四爷爷刚从桥的另外一边回来。

    老人家手里还抬着着装满河沙的撮箕,身后跟着张建峰家的小儿子,张安的堂弟张云。

    隔得老远,老人家就看到了张安父子俩,脸上扬起慈祥的笑意。

    而五六岁的小张云,看到张安直接就扑过来,他对张安可是亲近得很。

    嘴里哥哥、哥哥的喊着,抱着他的大腿像个牛皮糖一样甩都甩不掉的那种。

    “张云,你看你鼻子邋遢的,蹭的你哥裤子上都是鼻涕,还不赶紧放开。”

    四爷爷装作一副很凶的表情,瞪着自家小孙子吓唬道。

    但是眼睛里那股宠溺的眼神劲任谁都能看的出来,他老人家对这个小孙子宠爱的紧。

    小家伙听到自家爷爷的话,才听话的放开张安的腿,捞起衣服就对着鼻子来回擦了几遍。

    这个年纪的小孩就是这样的,整天两条鼻涕甩来甩去,两边脸上都印起了地图一样的图案。

    而身上的衣服和裤子就更别说了,擦鼻涕口水什么的就不说了,整天在地上爬来爬去,哪怕是刚换的衣服,也坚持不了多少时间。

    “你这么擦,回家要挨皮子的哈。”

    家里有孩子的人家,尤其是这个年纪喜欢往地上钻的,家里的大人真是经常在洗衣服。

    这种感觉真的非常上火,但是又不能不给他们洗。

    所以只能一边洗衣服,一边拎着孩子揍一顿出气。

    不过这种事,小家伙们根本不听,你揍你的,我爬我的。

    挨揍的顿数多了,皮子也紧实了,压根不怕挨揍。

    “才不会嘞,在家都是我姐给我洗衣服,她才不会打我嘞,哥,把马给我牵。”

    张云就是这样,才五六岁的年纪,早就经历了张建业两口子的无数顿打,对此一点都不放在心上。

    他明显对张安家大黑比较感兴趣,所以就从张安手上要过缰绳,牵着马在前面走。

    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小孩,对骑牛骑马都喜欢的很。

    尤其是大黑这种长的非常高大神骏的大马,更受他们的喜欢。

    村里不知道有多少孩子,心里都有着要骑一骑大黑的想法,小家伙不外如是。

    只不过大黑性子比较孤傲,除了张安一家子,根本不让其他人骑。

    不过即便大黑不给骑,他们也同样很喜欢大黑,所以能牵着走也高兴。

    大黑也很给面子,只要不骑它都好说,被张云牵着,老老实实的跟着他走。

    “小安这草是撒在河湾的那些吧,果然费了功夫的就是不一样,谁家田埂上的草都没这么好嘞。”

    老爷子看了看大黑背上一尺多长的牛鞭草,略微有些感叹道。

    这草料就跟庄稼一样,花了心思在上面的看着确实要顺眼一些。

    在农村,尤其是夏秋季节,大家都比较喜欢去田埂上割草。

    以前张安还小的时候,每次去田埂上割草,提着镰刀“唰唰唰”的,就能割好一大堆青草。

    因为这些田埂每年在打田的时候,都会被重新修缮,土里一点都不贫瘠,上面的杂草长的不要太好。

    而且田里都撒了肥料或者农家肥,这些杂草也算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多少也能蹭到一些。

    所以田埂上的长出来的草比其他地方的要好,牲口也最喜欢。

    但是再好的田埂草,跟张安撒下去的这些也不能相比。

    “是的爷爷,你平时要割草喂牛的话,也去那里割吧,省得到处找。”

    张安知道自家四爷爷家里养了一头大水牛,已经有五六年的光景。

    这些年可是帮了家里的大忙,所以平时张四爷每天都会出去割上一筐嫩草回来喂养。

    张安家以前没养大黑的时候,耕田耕地都是借用那头大水牛。

    “我那里就只有一头水牛,吃不了多少,去田坝里转一圈就割好了,你们家牲口那么多,自己还不够喂呢。”

    张安家牲口多,老爷子是知道的,而且还都是娇贵的牲口。

    那些草还是孙子特意种的,那他就更不会去割了。

    “不耽误的爷爷,我那草长的太快了,割掉了十来天就能长一茬,根本就割不过来,您尽管去割,还省得去外面到处找。”

    张安这话一点都没诓老人家,那瓜地里的草,长的是真快。

    可能是草种被空间改造过的原因,所以变得有些特殊。

    也可能是因为那块地去年种西瓜的时候,张安经常浇空间泉水,所以将那里养成了一块肥地。

    不过不管怎么样,那地里的草长得就是很快,这都是能看到的。

    “等到找不到割草的地方,我就去嘛,不过你这草养的太好,我怕割回来把老牛的嘴养刁了,以后可就难养咯。”

    人吃惯了山珍海味,再吃水煮白菜可就不习惯了,对于牛这种牲口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

    “今天怎么想起要去捞河沙呢,让我来抬吧。”

    手里没了缰绳,张安就把老爷子手里装满河沙的撮箕接过去。

    “过年切的那些糍粑块要长霉了,这两天得空,就捞点河沙回去给炒了。”

    过年打好的糍粑,吃不完的一般都会用水泡,很多人家也会切成小块小块的晒干放着。

    这样平时可以用油炸成脆果,撒上盐巴是一道很好的下酒菜。

    不过这年头油比较贵,所以村里人大多都会捞河沙来炒。

    河滩上的河沙到处都是,不过这些沙子虽然很细小,但一点都不粉,因为它们都是很小的颗粒状。

    这种沙子粘连性不高,所以不能用来盖房子。

    不过劳动人民的智慧都是无穷的,有人发现这种无用的东西只需要用砂锅将其高温加热,就能跟爆米花的罐子差起到差不多的效果。

    所以现在谁家孩子要是想吃爆米花了,就会去河滩上筛一锅河沙回来自己炒,不用等炒爆米花的老头子过来。

    “那正好去我家拿点糯包谷回去炒,我妈晒了很多。”

    糯包谷跟普通的玉米粒不一样,炒的时候即便不加糖精,炒好了也是甜的,小孩子们都很喜欢。

    “家里有的,还是小云他妈以前在你家掰了一箩筐回去晒的。”

    糯包谷一般都是提早种在菜园子里的,专门用来煮着吃,炒着吃,做苞谷糍粑的。

    所以每家人都会种上一些,算是应季的蔬菜,不过并不会种多少。

    一般都是够吃就行,最后再留点种子。

    不过去年张安家的糯包谷非常好吃,王芳也种了不少,所以几个亲戚家都来掰了一些。

    今年他们几家种的,都是张安家留的种子,说起来今年的糯包谷要不了几天,就能煮着吃了。

    一想到苞谷糍粑细腻香甜的口感,张安不自觉的吞了吞口水。

    “那也进去坐坐嘛,正好我有点事想找四爷爷你说一下。”

    到了大门口,张安把四爷爷留一下了。

    至于小张云,当然是开心的不得了,只要不回家,去哪都行。

    因为一回家,就意味着要被大人逼着写作业,哪有在外面来的快活。

    而且在张安家里多好,零嘴水果都有,想吃什么自己拿。

    要是把大伯母王芳还有苏颖这个嫂嫂逗高兴了,说不定还有零花钱拿,比在家里好多了。

    张四爷一听张安说找他有事,也不着急回家。

    “爷爷,我前些日子听小叔说,家里的新房要准备用来做民宿?”

    现在村里的民宿行业,那可谓是蓬勃发展。

    虽然已经有二十多家人在做了,但大多都只有两三个房间,毕竟是自家的住房,能腾出两三个房间已经不错了。

    只有少部分盖了新房的人家,就有多余的老房子用来出租。

    但前提还是那些老房子不是太老,不然别人也看不少。

    而小叔张建峰家里,这两年攒了些钱,去年年底的时候就盖了间新房。

    不过他们家老房,也就是现在住的房子不算太老,新房又没有牛圈,所以暂时没有搬过去的打算。

    前段时间张安偶然听张建蜂说起,那房子放着太可惜,干脆稍微装整一下,跟大家一样开个民宿,这样家里也能增加一些收入。

    所以今天那几个女孩子说要在长箐租房,几个女孩子条件看起来都不差,说的是房租高点没关系,但是房子要好,不能是老房。所以张安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他们家新房。

    毕竟都是一家人,这房租给谁赚都是赚,那肯定肥水不流外人田。

    “对啊,所以这段时间他不是一直在忙房子的事情嘛,现在房子里已经全部刮过白了,就等着你师父那边把床和柜子做出来,就差不多了。”

    老爷子心里其实稍微有些膈应的,毕竟刚盖的新房,自家人还没住过,就要先给别人住,在以前来说,这都是比较忌讳的。

    不过现在村里这么干的人家多了,而且一想到还能有钱拿,老爷子虽然思想比较传统,但也不是接受不了。

    “是这样的爷爷,今天我回来的时候,遇到几个要分来我们中学的新老师,她们打算在村里租个房子,小叔那里要是想租出去的话,我明天带她们过去看看。”

    长箐中学虽然有教师宿舍,但是根本没有几间,去年都已经分完了,还不够住。

    新老的这些老师,到时候肯定要在村里租房住的,学校会补贴房租,这事苏颖说前段时间就定好了的。

    所以人家过来租房子,肯定不是短时间一两个月的那种,至少都是按年算。

    这笔钱对谁家来说都不少,而且有学校在,租金也有担保。

    “这是好事啊,我一会儿回去跟他们讲一声,明天小安你直接带人过去看就行。”

    老爷子不傻,有人租的话,比自己开民宿要好。

    毕竟开民宿有一天没一天的谁也说不准,租出去那每个月都能收租,还省去了一大堆麻烦。

    “那小安,你看那房租该要多少合适?”

    老爷子是怕房租收少了,自家亏得慌,收多了的话,又担心租不出去,而且对面还是学校里的老师,给人家要多了,又怕其他人说闲话,所以想问问张安。

    “爷爷你跟我小叔说稍微高一些,只要不太过分都行,毕竟那房子就在学校边上,她们上班可近的很,而且还用腻子刮了白,床和柜子这些家具都是刚做的,收贵点不打紧。”

    尽管张安现在不是社畜,但是他以前是过。

    他可太清楚住房跟工作的地方离的比较近的好处了。

    远的不说,早上就可以比别的同事晚起半个小时,差不多跟住在宿舍差不多了。

    特别是冬天,这对于那些刚从学校里出来的新手老师们来说,简直是个巨大的诱惑。

    要知道,苏颖每天去学校,都得走十多分钟的路。

    再说了,张建峰家那房子可是按照张安家这个盖的,不仅内部结构好,窗户也开的特别大。

    门前的大院子里,一眼看去就是河岸的风景,可比村里大多数的房子要好太多。

    这两点加起来,多收一些房租又怎么样。

    而且学校也给了房租补贴,只需要自己补上一点就可以了。

    换做张安,在不是很多钱的情况下,肯定是愿意的,毕竟那可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学期房啊。

    不过张安没有确切的说该要多少,因为他知道小叔张建峰心里有数。

    送走老爷子后,王芳从老房子回来了,手里的篮子赫然装着一篮子奶白色的嫩苞谷。

    “咦,我们家糯包谷竟然可以吃了?我前两天去看,还只是鞋底板路子,竟然长这么快。”

    张安刚刚才想到糯包谷,没想到自家老妈就掰回来了。

    “我就说了,怎么有几个苞谷叶子是被剥开的,原来是你剥的。”

    老屋那边的菜地虽然一直都在种着,但相比后院,去的频率还是要低很多。

    王芳今天开的地里的苞谷被人剥开过,还以为是谁进去了。

    “嘿嘿,我就是看着那些苞谷都长很大,就剥开来看看可不可以吃了,好久没吃到嫩苞谷了,老妈你掰了这么多,留几个晚上炒着吃,其他的都煮了吧,反正放到明天也会变老。”

    刚一看到,张安就给它们安排好了去处。

    祝大家元旦节快乐,在新的2024年里,暴富暴富暴富,除了暴富还是暴富。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