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红土地上的春天
繁体版

第50章 偶遇“小商贩”

    在没有来到弦锣村老祖居之前,大伯父他们三兄弟,杨辰唯独有眼前这个五叔还没有见过。

    五叔家一共有六个小孩,五男一女。

    杨标跟杨辰同年。

    他比杨辰大几个月。

    先不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那种老掉牙的提法,从五叔的介绍来看,人家杨标与自己同年,他却能开始挣钱养家了。

    而自己呢?却还在靠父母养着!

    这事一想起来,杨辰的内心便会感觉到一阵阵刺痛。

    人家也没有三头六臂,他也是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获得了一定的回报。

    等下,他到桌子上吃饭时,自己得好好地向他学习一下才是正道。

    看他有什么好的经验和做法,会对自己今后走向社会有所启迪和帮助!

    “五叔,五婶和杨标在厨房弄什么菜,搞那么久还没见出来?”

    杨辰向着五叔打听一下,看他娘俩弄出一些什么好吃的东西来。

    “说起来,也没有什么特色菜谱,都是一些家常菜。白切鸡是少不了的,还有什么泥鳅钻豆腐、五花肉炒腐竹、油豆腐酿糯米瘦肉、牛肉丁麻婆豆腐、鱼香豆腐、还有鲫鱼豆腐汤,再一个就是猪大肠炒萝卜酸。简简单单的,就这么多了。”

    五叔对儿子杨标今晚的菜谱倒背如流。

    “我的天啊,都这么多的菜了。还叫做简简单单的!五叔,是不是杨标走在路上捡到钱了?”

    听到五叔报上来这么多的菜肴,直把杨辰惊得嘴巴张得大大的,许久都没有合起来……

    五叔说道:“是不是这些菜谱把你吓到了,你仔细看看,这些菜没值几个钱的,都是一些‘配菜’。你发现了没有,几乎每个菜里面都有豆腐,或者是豆制品。”

    “是啊,听见你报完菜名,我也觉得奇怪,杨标哥是不是以后专门搞豆制品营生啊!”

    杨辰在揣摩杨标今后的想法和意图。

    没到一个小时,所有的菜都端到了餐桌上。

    “五婶、标哥,你们煮那么多的菜吃得完吗?”

    “不多,不多。都是一些家常菜,而且是素菜居多。吃得完的。”

    五婶回应着杨辰。

    饭桌上,五叔客套了几句以后,大家就边吃边聊了。

    “杨标哥,我有一点疑问。今天上的菜肴为什么都是以黄豆制品为主呢?你是不是对它做成的系列菜谱特别地情有独钟啊。”

    见到杨标,杨辰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杨辰,你说的也对,我是这半年来,才开始留心黄豆制品在饮食服务上面的作用的。你看,我们本地不是生产黄豆吗?把它应用到餐饮服务上面,一定会大受欢迎,还能降低成本,争取更大的利益空间!”

    杨标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杨辰提出的问题。

    “也就是说,下一步你有开餐馆的打算,是吗?”

    “我哥的确是有这种计划,他也是在今年过年前,即放寒假那个时期就有这个想法了。”

    杨标的妹妹杨梅,快言快语地告诉杨辰。

    “杨梅,你都成了哥哥的专职‘发言人’了。人家杨辰问的是你哥哥,不是你?”

    “谁说的还不是一样!对吗,杨辰哥?”

    杨梅说完,调皮地看了妈妈一下。

    然后再转头看着杨辰。

    “是一样,是一样!”

    杨辰赶紧开口,帮着杨梅“圆场”。

    五叔说道:“杨辰,也许你还不知道我们家的情况。你看下桌子上坐着的杨标五个弟弟妹妹们,哪一个不是光吃得做不得的小家伙。杨标知道自己考上大学的机会很渺茫,所以,他就在高中毕业前的半年就做好了自己的人生规划。是吗?杨标!”

    五叔边吃菜,边看着杨标的反应。

    “我爸说的没错,我这个想法是从我的同班共宿舍同学那里得到启发的。他也是一名在乐慕中学读书的内宿生。每到星期天晚上学生归校时,他都会从家里拿来很多好吃的东西来与舍友分享。后来,在人少的时候,我就悄悄地向他‘取经’。也知道了他父亲赚钱的一些门道。以后,回家了我就学着弄来吃。”

    杨标说这话时,讲得有板有眼,头头是道。

    “好你一个杨标,还真是看不出你有两下子!”

    杨辰轻轻地说道。

    “其实也没什么难,年前这位同学邀请我到他的家里去玩。于是,我买了一些水果就过去了。在他家里,我跟在他父亲的旁边。偷偷地学了大半天的‘手艺’,他父亲还不知道呢!要是他父亲知道是自己儿子‘引狼入室’到家里面来‘偷师’,不打断他的腿才怪呢!”

    杨标说完,一脸地坏笑起来。

    就连杨辰和五婶也忍不住跟着笑。

    这个杨标,实在是太逗了。

    杨标接着说:“这次毕业放假没几天,我就用‘偷学’到的手艺在乐慕街上‘小试牛刀’。没想到我的熟菜竟然很好卖,每天天还没黑前,我摊点上的东西就卖完了。回到家里,还没到八点钟呢!”

    说到这里,杨标的表情就更加得意了。

    “那也是赚了不少的钱了?”

    杨辰试探了一下杨标。

    “也不多,一天也就二、三十块这样子!”

    “一天二、三十块!我的天呀,差不多抵得上我妈辛辛苦苦一个月的工资了!”

    杨辰惊诧地说道。

    “你别看它好像是‘本小利大’,其实忙乎一整天下来,也是很辛苦的。”

    “要赚钱,哪里有不辛苦的事?”

    杨辰觉得,这次跟爷爷来了一趟老祖居,确实收获不小。

    一方面是爷爷完成了他的心愿,再就是杨辰也从杨标那里学到了他善于抓住机遇,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的宝贵经验。

    他的经验,无疑对杨辰即将走上社会,或是赚钱养活自己,将会是起到一个借鉴或参考作用。

    第二天中午,爷爷和杨辰在大伯父家里吃过午饭后,两人就返回了县城港运站。

    接着,他们就来到了港运站这里等候客船。

    这也是爷爷这次回老祖居的计划之内。

    这是一趟从下游开往上游的一艘大型客船。

    客船早上八点从下面的城市开往这个港口的。

    客船是逆水而上的,在下午的六点多钟才到达港口。

    港运站是先买票再上船的。

    爷爷和杨辰的起点站从现在港运站,到港站是离家有十多公里远的一个临时小码头。

    爷爷到售票窗买了两个人的船票。

    他们算是短途的,只能坐五等舱。

    每张船票是二元四角。

    三等舱的票价是二元九角,四等舱是三元四角。

    三等舱在客船的第三层,四等舱在第二层,五等舱在最底层。

    三等舱和四等舱是有床位的,宽度不大,也就七十厘米这样。

    两个铺位之间,有活动木板隔着。

    五等舱和客船的柴油发动机是在同一层,舱内的通风不是很好,空气也比较污浊。几乎不间断的闻到柴油发动机排出的呛人烟味。

    傍晚六点三十分,这艘名为“前进223”号客船,才安全停靠在码头泊位上。

    客船走这段河流,是逆水航行,险滩多,水流急。

    这段航道,最为险要的要数野鸭滩和白鹭滩了!

    一般来说,所有的船舶晚上都是不允许航行的。

    当晚,爷爷和杨辰就在客船上住宿。

    也就是说,今天晚上只能靠在长条木椅上打旽了。

    “前进”号可载客一百多人,客船上配备有两台发动机。

    船舶靠岸后,有一台发动机并没有熄火,它要继续发电,为客船在晚间提供照明用电。

    在五等舱这样嘈杂的环境下睡眠,一般的人,基本上都无法入睡。

    只有身处这种环境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那种:“在家千般好,出门步步难”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