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丁香
繁体版

第七天 第01章 法律援助

    乔伊念夜不能寐,她睡不着,她很想趴窗户上,看外面一点点亮天,6点30分左右,她就能出狱。

    整整七天过去,这七天自己过什么日子,多么屈辱的七天,现在终于熬到走出大狱。

    夜不知什么时候,漫天飞舞大雪,遮蔽天空,刮起东北特有的大烟泡。

    12月是一年当中,黑夜最长,白天最短的月份。

    柳青泥从律所回来,他坐在电脑桌前,陷入沉思,他觉得哪里出问题,一时却说不出来。

    他把行政复议书找出来,按照杨律师说的事项,进行部分修改,他得抓紧时间写出来,然后想法去司法局把原来交上那份换回来。

    司法局要是把他们交上那几份送公安局一份,改不改没啥意思,写得好不好,也不重要。

    柳青泥像个小学生似趴桌上写作业,好久没这么认真写点什么?

    本来写行政复议申请书交给李梦寒老师,她也答应写,写来写去,李梦寒觉得这任务太重,写不好,这正应那句话,术业有专攻。

    “你这是在忙什么呢?这么认真。”推门进来汪卫东老板,他看柳青泥伏案,心里很纳闷,明明一大老粗,装什么大尾巴狼。

    柳青泥随即唉声叹气道:“别提了,倒霉事让我遇上。”柳青泥沮丧地把发生的事前后,对汪卫东讲一遍。

    “那你们案子走到哪?”汪卫东来兴趣,他搬来凳子一屁股坐好,就问柳青泥。

    “走到司法局行政复议。”

    “谁接手案子?”汪老板问,他来店目的是借电瓶联车,他送货车打不着火,要找块电瓶跟他车电瓶连接启动发动机。

    “司法局姜丽君接手案子。”柳青泥说。

    “姜丽君,我认识。”汪老板说。

    “认识管什么用?难办?”柳青泥叹气道。

    “认识怎么不管用?肯定管用。”汪老板拿出手机,他开始翻阅手机通讯录,“你看,我有她的电话,说起来,姜主任和我还有远房亲戚这层关系。”

    汪卫东打电话:“我朋友案子到你那行政复议,你看看能不能帮忙,把这件事处理处理,他们就是卖废旧电瓶,公安局非说他们违法,人家都干多少年,现在还一直干着呢,县环保局给他们开过会,允许人家干,不违法。”汪老板把听筒声音调成外放,

    “卫东,你放心,只要在法律范围,我肯定能办好。”姜丽君说话硬气。

    “你看怎么样,我说得没错吧,让姜丽君把公安局行政处罚驳回,司法局代表县政府做出决定。”汪老板放下手机,有些得意。

    “能这么容易?”柳青泥将信将疑,有一点,毋庸置疑,汪卫东和姜主任关系非同一般,至于能不能办成,那得另说。

    这事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就看这事谁去做。

    柳青泥想这事并非汪老板说那么容易,毕竟这不是和老百姓打官司,这是和公安局打官司,公安局权利多大,想来大家一定十分清楚。

    柳青泥讲了下午姜主任让找律师这事,问汪老板这事,怎么办才好?

    汪老板问找哪个律师,柳青泥就说找到杨律师,汪老板马上接口道:“找他就对了。”

    “难不成杨律师你也认识?”柳青泥睁大眼睛诧异问,汪老板在社会交往太广了。

    “认识,怎么不认识,他从石塘法院辞职来龙海,还是我给他联系律所,找房子,他原是石塘法院民事审判庭庭长,他是咱县小渔村考学出去,黑大法律系毕业,他在我们班学习最用功,学习成绩最好,最有出息的人,全凭自己努力。”

    “那他为什么不在法院干,出来干律师呢?”

    “唉,一人有一人难处,当地法院干不下去,肯定有什么事,具体什么事,咱也不好意思问。”

    “噢,是这样,你们还是同学?”柳青泥觉得这事太巧合,两人汪老板都认识,说不定这对自己有帮助,冲汪老板面子,起码对自己的事能用心。

    “对,我们是同学,他打官司很少输,法律没得说,当然你知道,打官司不能光靠法律?”

    “那靠什么?”柳青泥奇怪地问,他隐约猜出什么。

    “你想他们天天忙着给当事人跑腿打官司,他们都和谁打交道?”汪老板卖关子。

    “那肯定一头是当事人,一头是法官。”柳青泥不假思索地回答。

    “对头,他们暗里会和法官沟通,有些事内定,只不过双方当事人蒙在鼓里而已。”

    “你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柳青泥有些不信问。

    “当然真的,有回我们吃饭,他喝高,他自己说的,要不然我怎么知道,没这两把刷子,他怎么在司法界混。”汪老板一本正经说。

    “噢,是这样,”柳青泥听后,心里咯噔一下,他心想“摆平这些事肯定要出血,这一点他早该想到,具体出多少血?他不清楚这水有多深。”

    到医院看病哪有不花钱,不过是花多少钱的问题,不是吗?

    他想起准备材料证据时,他和乔伊念曾跑过龙海几家律所,唯独没去过杨律师律所,他们没想到那还有一家律所,不过,事后想想,杨律师那家律所在法院附近开张,不是没有道理。

    一年后他走北海街,再没看到那家律所。

    他想起第一次去龙海行政办事大厅后门,发现大楼拐角有处法律援助中心。

    这是什么单位,那天他和乔伊念去司法局,见到那家法律援助中心,心想进去看看,既然是法律援助中心,肯定是不花钱的。

    拿行政拘留处罚决定书给律师看,他是律师吗?他们说不清楚,想来应该是。

    律师仔细看行政处罚决定书,他说:“公安局作出的行政拘留,肯定有法律依据,推翻可能性几乎为零,”看过后,他摇摇头。

    既然律师这么没信心,那和他谈论有什么意思?

    他们后来去过公园律师事务所,屋里有一位律师,他们走龙海几家律所,发现每家律所只有一位律师,他们大都代写诉讼状,证明什么的,简单写份诉状,收费一百元。

    他们看行政拘留处罚决定书后,都是一样一样,直摇脑袋瓜,口气大同小异,民告官案件不好打,有理无理,打赢官司概率实在太低,更何况和公安局打官司,最后他们劝柳青泥和乔伊念算了,别和公安局做对,和公安局做对,就是和法律做对,进去呆几天算了。

    “以我的经验看,你们胜率几乎为零。”东海路那家律所更是一口封杀,他们不去律所问,打官司信心还是有的,去律所咨询后,想死的心都有,真是惹一肚子气回来。

    这位杨律师没说让人过气话,他们一致认为杨律师做他们律师值得信赖。

    他们去百货大楼后身那家,王律师说得比较中肯,说你们官司有难度,民告官,难度大,官官相互,你们要有心理准备,不是说你们没违法,公安局执法有瑕疵,你们官司就一定能赢,在中国不是这逻辑,你们维护自己合法权益不受到侵害,这没毛病,但对失败也要有充足认识和承担失败的心理准备。

    律师几乎相同的话,听后让他们丧失打官司的信心,也许这个官司不应该打,应该和前面四人一样,乖乖进拘留所蹲七天,回来就完事,何必惹这么多麻烦。

    那天在医院做核酸,李岩曾当大伙面问刘明旭队长,“我们拘留出来,还能接着干吗?接着干,违法不?”

    刘队长当时回答得爽快“你们进去出来,接着干,我们不追究你们。”

    “我靠,这什么法律?进去出来后,接着干,违法不追究?”这是他家制订法律,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你们能信?太幼稚园了。

    说这些有什么意思,目前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试试看,左右你们都走到这,是不是?

    说的是,走得通,得走,走不通。也得走,这是逼上梁山。

    这案子不是一个人,我们仨人呢,我回去找他们商量下,看看他们什么想法。

    他从王子湖律所告别出来,就去找赵喜,他在店里忙乎,有顾客,柳青泥就等。

    等赵喜忙完手里活,倒出功夫,柳青泥说明来意,咱仨共同委托律师帮咱们打官司。

    赵喜顾左右而言他,显然他不同意请律师,可能嫌律师收费比较高,他这案件不值得请律师。

    他还说,他问省城做律师同学,认为咱们这案件赢得概率比较小,请律师也是白请,还不如自己辩护辩护走走程序得了。

    柳青泥失望地离开,他没想到这才多长时间,一鼓作气,再鼓衰,赵喜斗志去了哪?

    他只好去找乔伊念,她的生意很忙,顾客进进出出,讨价还价,送走一个,来一双,乔伊念只好对柳青泥抱歉笑笑,没办法,生意就是这么好。

    等顾客都走了,他们才坐一起商量,显然,乔伊念好说话,她没有那么多弯弯绕说法。

    不过,乔伊念听说那么多律师不敢接案,民告官很难,她提出一个想法,那就是给上面写信咨询。

    这是一个好办法,多条腿走路比单条腿走路要好,万一它成了呢。

    是啊,这是好建议,我原来怎么没有想到?说写就写,他微信里把这意思给李梦寒老师,李梦寒说是好办法,她晚上抽空给他们写,微信发给他,他打印出来,把信寄出去,信发出去,剩下交给时间等待......

    写归写了,不知他们能不能收到,这么大一个信封,不知他们能不能看到,能不能给自己回信。

    这一切都是未知数,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