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上的钟声
繁体版

第229章 复习问题

    华铮说,我倒认为,学生问题可以稍缓一缓。现在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九年级的复习问题,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复习课到底该怎么上?

    宋明刚送走一届毕业生。毕业班一年中一般约有一半的时间在复习,但复习课到底怎样做更高效,宋明也一直不甚清晰。

    他也断断续续收集了不少材料,也作过一些课堂调查,宋明发现了一些令人吃惊的事实,如:

    大多数复习课的效率比常规课还要低;

    经过几个月血拼的复习,学生整体长进极为有限,且存在着较大比例的不确定性;

    与新授课中后进生陪读相比,复习课中存在着更为严重的优等生陪读的极度浪费等现象。

    ……

    也就是说,复习课中有很多时间都在看似争分夺秒的紧张学习中,被争分夺秒的浪费着,让人不由得看着咬牙想着心疼。

    根据宋明的调查数据,效率最低浪费最为严重的当是讲评试卷。

    复习中做卷评卷本是家常便饭。但因各人错的各不相同,即便是同一分数的学生错的也各不相同,所以教师只得全面开花把大多数试题讲一遍,这样做就会出现这样一种课堂场景:

    有一个学生做错了这道题,教师出于负责的精神,定要把这道题再讲一讲,那么其他没有做错的同学,只得陪的这位同学听讲。

    如果老师只选择那些错的比较多的疑难问题讲,那么就会出现另一个问题。能听得懂,跟得上的学生。只有少数优等生。大多数学生。听也听不懂。或者听的时候能听懂,在考试的时候仍然不会做。这就会出现大多数同学在陪着少数优等生听课。

    如果老师把大多数同学中各自做的不一样的问题都讲一遍,事实上现实课堂中有不少老师都是这么做的。虽说理论上讲,对讲解的内容要精选精讲。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到底哪些题该讲,哪些题不该讲,选择起来是相当困难的。所以不少道老师干脆把所有存在错误的习题都讲一遍。

    这就这就会出现另一种浪费。

    就像十个人得了十种不同的病,按说应该一个人一种病,只需要吃一副药。但是医生却给每个人都配了十副不同的药,让每个人都同时吃下这十副不同的药。

    教师就是这个大方大度大手大脚的医生,在课堂上紧紧张张的把这十副药很负责地连喂再灌到了每一个同学口中。但真正能治学生病的,却只是其中的一副药。

    也就是说,教师一整整一节课把语速提高从普快提升到特快提升到高铁飞机火箭速度,紧赶慢赶一秒钟当做一分钟用。一口气儿讲了四十五分钟二千七百秒,但真正落实到学生个体的实际价值可能只有十几分钟,优等生更少,或许只有几分钟。

    对于后进生来说,由于许多问题都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一带而过,未能向纵深展开连根拔起,导致不少原来不怎么精通的问题仍是一知半解。

    我们的教师总有一种让所有学生都把所有问题学会的美善冲动,实际效果却使大多数学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我们常常自我陶醉于全面精熟的讲评,总感觉学生听了这么多的真经,既使不能立地成佛,也能功德精进。这道迷幻的彩虹,常常会在学生再做一份同类试卷时消散于无形,学生整体的长进往往比教师意想的要差之又差。

    其实复习课的战略更类似进攻而非防御。防御要求面面俱到,滴水不漏。而进攻要求集中兵力,各个击破,你虽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因而,我们在复习中必须转守为攻,以攻为守,不能因为试题的覆盖面广而每每面面俱到,覆盖面再广也要一个一个来,一口一口吃。

    诸如此类,使不少复习课呈现整体外壳的极度紧张与个体实质的极度松废的状态,像个皮坚内虚的椰子,劈开坚硬厚实的椰壳,里面不过是一泡清汁。

    让学生大量做许多类型重复的练习看似有熟能生巧之功,其实也是一个消耗学生时间的巨大黑洞,很多时候相当于打了许多场击溃战,但敌人又一次次卷土重来,因为每次都很少彻底歼灭。这种以覆盖面和重复量为特征的地毯式轰炸适用于减少人员伤亡的战斗,但这种高耗低效的方式绝不适用于惜时如金的复习课,因为谁也没有资格拿着学生的时间任性摆阔。

    复习课与新授课等课型相比,有许多不同的特性,总体而言,复习课是大容量、快节奏、高弹性的课堂,而高弹性又是复习课区别于其他课型的重要特点。

    这种高弹性是由复习课本身的特征决定的。

    首先,新授课一般是假定学生对于新授内容的认知程度大致相当,共性大于个性。但复习课却不同,会做的问题都相似,不会的问题却各不相同,需要解决的问题中,个性多于共性。

    这一特性从本质决定了复习课必定是以个性化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对课堂的操控更多的应是组织和指导学生更好的进行自主学习。同一时段内,不同学生学习的内容可能不同,即便是同一内容,不同学生学习的难度和量度也可能不同,从而使课堂教学内容的种类和容量呈现出很大的弹性。课堂生态不再是相对整齐划一的扁平课堂,而是种群繁多的立体课堂。

    其次,复习课是一种综合性强的课堂,不只是知识的综合,也是方法技能的综合,更是思路智能的综合。复习课常常需要以一点为核心,纵向上从课本原型向梯阶进变再向标准测试延展,维度上从知识向方法再向智能提升转化。问题链的拉长和学习层次的跃迁,使复习课呈现出高弹性的飞天潜海的纵深感。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个成熟的毕业班教师要比一般教师拥有更开阔的视野,更深邃的洞察力和更精湛深厚的功底,可堪称教师中的大师。绝非是一个教师就能上好复习课的,只有精深的长缨在手,才能缚住复习的苍龙。

    三、操作罗斯福型复习课:管大放小

    虽说复习课的本质是以自主学习为主的综合性课堂,但完全放开容易混乱,管得过多容易死板。怎么做好呢?我认为,不妨借鉴一点罗斯福新政的一些思路,在个体自主的基础上宏观调控,在充分发挥个体活力的前提下适度引导。

    为此,我们在一些地方需要有所改变。

    1、备学生第一,备教材第二

    相对于备学生,一般教师更习惯于备教材备资料,但要上好复习课,首要的任务却是备学生。只有全面精确具体的掌握学情,才能从中筛选提炼出有针对性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将一些有关联的问题有机整合到一个专题中,也才能更准确的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高效的学习。

    教师好比教学的心脏,学生好比各个组织器官,新授课是将氧血从心脏通过动脉输往全身各处,复习课则相反,要先将碳血从全身收回心脏--也就是先从学生中收集调查学情--再从肺部换氧后返送全身各处。

    如果这时仍然目无学生,或者对学生只有一个概略而非具体精确的认知,就会脱离学生实际,浪费不少学生的许多时间。

    有的教师便说,那该怎么办,总不能一个一个的去讲吧?

    集体教学与个体学习原本就是一对矛盾,却不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关键在怎样处理这对矛盾。放手让学生真正学会自主学习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剖析,明确自身存在的问题,制定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教会学生自己查找收集有价值的错题,对错题进行合理的处理;选择实用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速度和质量等。同时,教师也要努力克制自己的表现欲、控制欲和干涉包办的习惯,减少学生对教师的精神依赖,给学生‘’断奶”,下大功夫培养学生真正做自己的主人,逐步地扩展学生自主学习的权限和空间,实现“专制、计划”与“民主、自由”有机融合的罗斯福型的课堂。

    例如:对于记忆性的知识问题,教师主要指导训练学生进行任务定向,自学自测自纠,指导高效的自学方法和技巧。知识归类也要立足指导学生学会归类系统化,或参照学习资料上已有的归类总结。教师则要把重点放在学生力不能及的问题上,放在学生的智能培养和训练上。

    2、守本扣纲,纵横捭阖

    一到复习阶段,各种复习资料粉墨登场热闹非凡,课本常有被渐渐打入冷宫的忧虑。

    与五花八门的资料相比,课本相对简明纯净,单靠课本确实难以满足有相当难度的中考需求,但在正规考试中,无论多难的试题也多是课本上原有内容的组合变化。如果一个学生真能精熟课本,百分平均八十是问题不大的。因为对知识点的精熟,需要在知识的反复应用中逐渐认知领悟,所以,一般需要配套一两套不同类型的资料。

    但在做资料时,遇到稍微有点模糊的问题或知识点时,不要轻易放过,而要翻开课本,找到相关章节的相关内容,认真系统的再学一学。可以把一些典型的问题摘抄夹到课本中相应的位置,也可以把一些知识点整理到对应的问题旁,或者在专题本上做成专题。在各种资料中精选一本为主,将其他资料上的典型问题整合到一本中,力争熟透一本,贯通多本。可首选课本,从而将学习与运用紧密结合,通过知能原型支持实际运用,通过实际运用再反过来加深对知能原型的认知理解。

    在学生的认知背景中,课本如家,是学生投入精力最多也是最熟悉的地方,是认知系统中最佳的建构基地,对于各种相关知识在认知中的建构作用,有着任何资料都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课本中的问题原型是课标考纲最直观最正规最专业的写真照,有利于我们对课标考纲进行更为准确的理解把握。

    总之,课本是家,走得再远也要常回家看看,不然,再成功的背影也是流浪;课本是凝结核,可以将许多分散的知识融为一体,不然,再多的水汽也难以凝成雨滴。

    课本是拉线,没有它的牵扯,飞得再高的风筝也难免迷失坠落。课本是根据地,没有它的支持,再强悍的战队也可能陷于困顿。

    因而在纵横捭阖的复习中,常常要有生不离纲死不离本的坚定信念,处处不忘回归课本,守本扣纲。

    3、从原型到终端,纵深高弹

    对学情、课本和课标考纲有了相当全面准确深刻的把握,就为打造纵深高弹的复习课提供了较坚实的基础。课堂运作的弹性主要通过罗斯福型课堂来实现,重点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而课堂知能的弹性主要通过问题专题化来实现。

    问题专题化首先要尽可能详尽的收集分析学生作业、试卷等资料中的错题,也可指导学生各自收集各自的错题和问题,教师收查学生错题本,进行批改,从中筛选典型,摘抄整理到专题本上,然后对应课标考纲对典型问题进行解析,筛选有价值的问题和角度,将问题专题化。

    专题化的整体结构,一般可分为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纵向上,一是从课本原型到考试终端,二是从知识原型到智能终端。整体上以培训智能为中心,以典型问题为载体,重点训练相关方法思路技能智能。

    横向上是从纵向上任一维度为节点,拓展延伸同类问题。主要方式有变式、归类、整合和系统化等。

    问题专题化要切合学生实际,可以从知识、方法、思路、技能和智能等不同方面,纵横拓展,整合匹配原型原理、变式变形和测试标题等,兼顾不同难度和题型。

    一个专题要博釆精选一两个方面重点训练,不求一网打尽之全面,但求一捅到底之透彻。要“上穷碧落下黄泉”,力求深透精熟,彻底干净,使学生在具有纵深感的思维空间内跳跃驰骋,将夯实基础与提升能力融为一体,增强复习的实效。

    四、结语既掌毕业复习课,誓为功深德厚师

    个性自主和高弹纵深使复习课具有了顶天立地的张力,能有效克服扁平课堂面广浮浅的不足,克服轮式复习中基础知识与综合运用被专题隔离结合不紧的弊端,减少时间虚耗,提高课堂效率。

    有次和同事们聊起这个话题,一位同事听后说:“我恨死你了!这么好的东西,我孩子上毕业班时你为什么不给我讲讲?”也有的同事说:“这份量有点重,想做好可得下番功夫。”我说:“你觉得作为一位毕业班的教师份量轻吗?既掌毕业复习课,誓为功深德厚师。不然,我们何以傲为学生的毕业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