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上的钟声
繁体版

第214章 学籍问题

    宋明分到三个村的普查任务,因为白天大部分老百姓都要下地干活或去上工,家中只有老人。很多普查情况无法落实,所以,宋明主要在中午吃饭时间和晚上入户普查。

    这次普查中,有一个新要求,就是对没有上户口的孩子也要进行统计。

    这些没有户口的孩子俗称黑户。按照最高文件的规定,只要孩子出生了就应该上户口,享有公民权,不得附加任何条件拒绝给孩子上户口。按这个文件要求,他们要尽量准确的实际实际人口。

    但是,按照地方政策规定,凡是不符合政策出生未缴纳罚款的人,不能够上户口。

    近几年为逃避惩罚,有不少人家生了孩子后不给孩子办户口。有的不结婚先生孩子,生了孩子之后再结婚。结婚之前生的孩子,更是无名无分上不了户口。

    现在宋明就面临着这样一个矛盾,如果不按实际登记违背上面的普查政策,但若如实登记,这些人就面临处罚。如果因为宋明进行了登记而遭受了处罚,宋明将在这三里五村难以存身。

    宋红香的家里一共生了三个女娃,她家最小的三妞已经七岁了。但因为没有那么多钱交纳罚款,所以三妞也没有上户口,上学都是个问题。

    宋红香那时也为自己的三妞上学发愁,后来她打听到,有的人借用外县区别人的户口姓名,再转到本地,以别人的姓名上学。

    宋红香就托人在外县找到一户姓宋的人家,经过托关系找人操作,让她家三妞借用人家的姓名,报名上了学。

    这次宋明到他家里面进行普查,给他讲明了政策说,可以和孩子下户口。但宋红香不愿意,担心如果统计上去之后就会被追缴罚款。

    据宋明了解,仅他们宋庄村,没有户口的孩子至少有四十多个,有几个是他的本家,因为没户口,没有办法上学。有的把孩子送到了私立学校。但是无法办理学籍。

    他找到他的同学王相红,看能不能趁着这个普查的机会,少交一些罚款,给孩子上了户口。

    王相红现在已经是这里的副职。王相红说,兄弟呀,这事不是哥不帮忙,是不敢帮。现在上面对这一块内容卡的非常严,出一点问题,我们从上到下的评先评优提拔晋级一票否决,后果十分严重,你哥我承担不起呀。

    而且这里面涉及的人数量庞大,一旦开了口子,恐怕不好收场啊。

    宋明说,如果真按法律规定那倒好说,宀先法有规定,孩子出生了,他就是咱们的一位公民,就应该享受义务教育。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孩子是无辜的。任何人没有任何权力,剥夺孩子们受教育的权利。

    王相红看着宋明无奈的苦笑着说,兄弟呀,你出校已经这么长时间了,怎么还这么纯真呢?法律是法律,现实是现实。两码事嘛。

    宋明说,确实是两码事。罚款是罚款,这是那个部门的事。户口是户口,这是民政部的事。上学是上学,这是教育部的事,应该各说各的事。应该执行罚款的执行罚款。他不交,你可以把他抓起来。但是孩子的户口应该该上的上,上学也应该该让孩子上学的时候让孩子上学。

    不能因为父母没有缴款,就不给孩子上户口,孩子没有户口,学校就不能接收他上学。那我们的法律,规定给谁看呢?

    王相红说,理是这么个理儿。但是事不能这样做。如果他不交罚款,你给他上了户口。没有户口,他就能上学。那谁还去交款呢?我们完不成款项任务,我们执行不到位,我们就会被处罚,我们就会被一票否决,你让我们怎么办?

    宋明说,好吧。我们就说我们的事吧。这些事我们也管不了。

    王相红说,这就对了嘛。天下之大,我们这种小人物,哪里能管得了那么多事儿?我们能把自己的事儿做好就不错了。说吧,看看我能不能帮上忙。

    宋明说,这两个孩子是咱叔家的孩子,我就只说这两个,也不太为难你。看看能不能给减免一点罚款,给他们办了户口。

    王相红说,这还不叫为难我?这已经是为难我了。哎,谁让咱俩同学呢?你也不是爱求人的人,今天你把话说到这儿,放心,兄弟的事儿就是哥的事儿,再为难我也得硬着头皮去尽力不是?我今天就跟我哥说一下,看看能不能通融通融。

    宋明给王向红提了一袋小米,一袋黄面。

    王相红说,都是咱这关系,你客气个啥?我知道你不抽烟,但是喝点酒还是可以的。我这儿还有两瓶好酒,我现在也没时间陪你喝,你拿去自个喝吧。

    王相红塞给宋明两瓶酒,让宋明先回去等消息。

    上面也出了新的规定,这次凡是办了户口的学生,可以补办学籍。

    宋庄小学三年前已从宋庄中学搬到了宋庄大队院,校长是宋庄的老教师宋春辉。在宋庄小学的学生中,也有二三十名没有学籍的黑学生。

    宋清辉想趁着这次机会,动员这些学生家长交款办户口,为这些学生补办学籍。

    因为这些孩子没有学藉,所以每次上级来查的时候,他都提心吊胆。每次都要把这些孩子藏起来,孩子们上学也上得名不正言顺的,像在干偷盗拐抢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一样,提心吊胆。

    因为有这么多黑学生,好像有一把剑时时刻刻悬在自己头上,让宋春辉寝食难安。

    宋清辉校长也是很无奈,这些学生都是他们村的学生,都到了上学年龄。如果不让孩子们上学,那让孩子们干什么?这么小下地干活呢?还是出去打工呢?还是去天天割猪草呢?

    况且国家实施了义务教育,这些孩子有上学的权,他也不忍心看着这些孩子天天在村里疯跑疯玩,虚度光阴。

    他也想趁此机会催促家长给孩子们办了学籍。尽管孩子们火小学就在他们本村,他还能为他们遮遮掩掩。以后呢?中学怎么办?高中怎么办?将来他们工作结婚怎么办?难道就这样一辈子黑下去?

    宋清辉知道宋明和宋青河的关系,他找到宋明,看看能不能去找找宋青河,趁着这个机会给他们学校的一些学生,办了学藉。

    宋明在临乡实习时,也见过孩子们听说上面要来查的时候那种惊恐万状惶恐不安的样子。有的小孩吓得赶紧钻到桌子底下,有的失急慌张地跑进厕所,有的蜷缩着身子钻到墙角的扫帚下面,有的跳进垃圾堆里……

    曾有个学生跟宋明说,他常做这样的噩梦,梦见有人来查了,吓得他四处躲藏,却发现自己跑也跑不动,藏到哪儿也不安全,总是被人发现,跑了一夜,做了一夜噩梦,也没有藏好。

    宋春辉和宋明准备一起到师院去找宋青河,正好他们听说王敬琛校长也回到了市里。他和王敬琛校长一两年时间没见面了,这次也顺路去拜访一下。

    宋清辉说,正好可以带上王敬琛校长,这里面有三届学生还都是他收的学生呢。我也不知道他们那时候是怎么收的,又没有户口,又没有学籍的,那时侯比现在抓得还严,他可真敢收。

    宋明和宋春辉拜访了王敬琛校长,说了这件事,看能不能帮忙。

    王敬瑶校长精神矍铄,脸色比以前更加红润。只是他腿上的关节炎比以前严重了些,行走没有以前方便,离不开拐杖。

    王敬琛说,这件事得慎重,不能公开出去说,更不能如此大规模的去做,极容易好事办成坏事,会牵连一大批人。

    这样的事情现在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上面不可能不知道,下面也会有很多变通的方法。说不定有的地区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可以拜托宋青河找找内行的人,看看有什么好的办法。

    宋春辉说,王校长,宋青河的个性您是知道的,找他说话办事我心里内怵半截儿。要不是实在逼的没办法了,可不愿意麻烦他。但您是他的老师,能说句话,比我们说一万句话都管用。你能不能给宋青河写个便条?

    王敬琛说,好吧,这也不是你个人的私事,这是我们整个宋庄村的事。我们都有责任,我也有责任,他宋青河也有责任。让他做点儿事帮点儿忙,他也不亏。

    青河贤侄:

    见字如面。

    春辉、宋明二位所托,虽为私事,亦为公义。户口学藉之事,于国者不过亿万之一,于家于人者却兹是体大。望君下念父老生养之艰,上承教育兴国之志,勉力而为,以报家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