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上的钟声
繁体版

第149章 被动主动

    华锋说,我认为现在我们首先需要弄清楚的,是学习怎么发生和完成的。知识的学习是像盖房子,还是像树的生长?还是像吃饭一样?嘿,我的意思是它比较接近哪一种?

    方晴说,单纯知识的结构来说,像盖房子,有基础,有框架,一层一层,一间一间,梁柱勾连,曲廊相通,相互联系,结为一体。

    如果我们把学生学习掌握知识当成是在学生的头脑中建房子,那么满堂灌的方式也未尝不可,我们搭建的越多越快,学生头脑中构建的楼房就越高越大。这是我们很多教师实施满堂贯,所臆想的效果。

    崔滢滢说,如果我们把学生学习知当做是树的生长,它不是几块木头、树枝、树叶的拼接,那么,我们就要更多的为他提供阳光空气水和适合生长的土壤。

    否则,如果我们像建房子一样搭建一棵树,那只是一棵挂满了。各种美丽的人类知识成果的用来装饰的没有生命的圣诞树。

    华铮说,那如果这样看来,学生知识的学习应该更像树的生长,因为知识应该是有生命的,他不单单是一些概念的堆砌。

    宋明说,如果知识的学习真的像树的生长,那么知识的学习过程就少不了学生自主的主动的摄取消化吸收,那就跟人吃饭差不多一个道理了。

    方晴说,哈哈,老臭啊,咱能不能别提吃?我一提吃。就味蕾兴奋,口水分泌。胃部呐喊,肠胃动员。

    华铮说,食色性矣。谁不爱吃呢?我不只爱吃,我还爱喝酒呢。

    方晴说,看到你们喝酒,我实在难以理解。那酒又辣又苦,还烧心烧肺的。哪有我的零食好吃,香香脆脆,甜甜酥酥。你们男人是不是都有毛病,喜欢自虐呢?

    华铮说。彼此彼此。我也不知道你那些零食有啥好吃的,费嘴费牙的。

    哈哈哈。

    方晴说,就我个人经验来说,我觉得知识的学习更像人吃饭。我觉得我看课外书和吃零食是一样的感觉。只不过一个是充实了我的胃。一个是充实了我的头脑。一个愉悦了我的口舌欲,一个愉悦了我的求知欲。

    遇到我喜欢看的书,就像我喜欢吃的零食一样,津津有味。遇到我不喜欢看的书,那也味同嚼蜡难以下咽。遇到艰涩难懂的书,那也跟啃硬骨头一个道理。

    有的书读进去,就跟吃了生冷难以消化的食物一样,胃疼头大,恶心呕吐。

    所以我认为学习的过程,应该更像吃饭。

    宋明说,如果学生的学习更像吃饭的话,那我们就像厨师了。我们应该把知识进行加工,煎炒烹炸,煮炖焖调,做得营养丰富,色香味全,让学生喜欢吃,吃得好,易吸收。

    方晴瞅了一眼宋明说,某些人说起来倒是一套一套的,至今也没见你炒的哪个菜能拿得出手。

    宋明说,你看你,咱们这就是在讲个道理,别动不动扯上我行不行?我还真怕你了呢。

    华铮说,得了吧你,别得了便宜卖乖了。我想找个人儿欺负我,还找不到呢。

    崔滢滢看看她们,低下头呵呵的笑着。

    方晴说,你们看,平常我们总是说,我们要让好学生吃的好,中等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可见,我们的集体意识中,确实把学习跟吃联系到了一块儿。

    宋明说,如果真是如此,那么我们就按用吃饭的逻辑来构建课堂教学,大体上应是正确的。

    崔莹莹说,如果学生的学习真的像吃饭,那么我们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就完全是一种错误的教学方式了。

    哪个人吃饭,会愿意让别人扒开嘴往里面灌呢?

    华铮说,那不是吃饭,那是吃药。我小时候生了病,不愿吃那药,我妈就捏着我的鼻子,撬开我的嘴,用小汤匙往我嘴里灌药。

    嘿嘿,谁小时候不是这样的?方晴说,有时候给我灌到喉咙里,那药苦得滋喉咙,我又咕噜噜咳咳咳地吐了。现在想起来还是很呛,可恶的很呢。

    崔滢滢说,那我们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课时,学生会不会也觉得是我们在捏着鼻子给他灌药呢?要是那样他们会不会觉得我们也很可恶呢?

    华铮说,或者他们被捏着鼻子时也很无奈,很无助,逐渐麻木了呢。

    崔滢滢说,如果真是这样,我的天哪,我们天天在干什么呀?罪过,罪过。

    宋明说,我们现在就面临一个问题。怎么按照吃饭的逻辑来重新构建我们的课堂。

    方晴说,我觉得吃有两种,一种是像我们人这样的动物吃。一种像树那样的植物吃。

    有区别吗?华铮问。

    方晴说,应该有吧。我觉得像语文英语这些语言类的学习,它更像是植物的生长,就像刚才滢滢说的那样,需要我们提供肥沃的土壤,适宜的温度,充兄的阳光空气水等,引导他们在适宜的环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华铮说,有点儿道理。我觉得语言们学习更多是在环境中习得的,而不是我们完全教出来的。比如语法,不管是汉语的语法,还是英语的语法,它们并不是先有了语法才有了语言,而是人们先有了交流沟通的需要,有了语言,人们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定语法。所以语法应该只是语言使用的一种习惯,所以语法的学习,更应该是在语言环境中,在不断交流中习得的。它的本质不是知识性,而是习得性。

    宋明说,所以,语言的学习,应该注重营造语言学习的环境,提供沟通交流的生活情景,这比分解字句段篇章,讲解各种知识点各种语法更为重要。

    方晴对宋明说,我认为你这个思路是正确的,可以试一试。

    华锋又问方晴说,如果我们语言类的学习像树的生长,那么哪些学科的学习像动物的生长呢?

    方行看了一眼宋明笑了笑说,我觉得。宋明教的那个数学更像动物的生长。

    宋明问,为什么呢?你不是在说我像什么动物吧?

    方情说,呵呵,你何止是像动物,你本来就是动物。

    我只是说。植物的生长。更多依赖于。适宜的环境。所以我们语言类的教学要注重营造。是以学生学习的。生活情境。

    但像数学这类学科,虽然它们也离不生活情境,不过,它们对生活的依赖程度比较低。他们更注重知识之间的逻辑推理,猜想验证,注重知识体系的整体构建。我觉得这是数学为代表的理科跟我们文科教学的一些区别。所以如果我们。,把文科学习比作植物的生长。那么我们暂且把理科的教学比作是动物的生长吧。

    宋明说,这个比喻倒也未尝不可。站在学生的角度,不管哪种学习,其实都是吃。先吃进去,在慢慢消化吸收,这个过程都应该是一样的。植物的吃,动物的吃,没有本质区别。

    不过,我倒觉得数学的学习,更像盖房子的,需要夯实基础,搭建框架,然后一层一层修建。

    方晴说,那按你的意思,我们英语不应该满堂灌,你的数学倒可以满堂灌。

    那倒不是,我是说数学知识的逻辑结构像盖房子。但数学的学习过程仍像吃饭,需要结合学生的基础,学生的个人经验,引导学生一口一口的吃,一步一步的走。

    满堂灌最大的问题,不是我们应该让学生像盖房子那样学习,或者像植物那样生长,或者动物那样生长。满堂灌主要问是学生的学习完全被动的,机𢬿接受的。所以我们要做的,更多的是怎样让学生主动的学习。结合自己的经验和能力,以更适合学生的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自主的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也就是说,不是我们要在学生的头脑中建房子,而是要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在自己的头脑中建房子。这座房子的一砖一瓦应该由学生自己亲手搭建。

    所以,现在问题就比较明确了,我们课堂存在最大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被动性。问题清楚了,我们的方向也就明确了,那就是怎样增强学习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