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
繁体版

第五百二十七章 清明时节雨纷纷

    因为村里的其他人家经常会上门来讨要些种子,对此王芳早就已经习惯了。

    “有的有的,去年收上来的花生除了自家吃了一些,其他的都还在呢,莫说瓜子花生了,就算是谷子苞米张安也不让我们卖出去一粒呢。”

    庄稼人卖粮食换钱那是常有的事,毕竟常年在土地里刨食的大伙儿,粮食就是家里的主要来源。

    以前张安家里每年都收上来新粮食以后,就会把往年留下来那陈上一年的粮食卖掉。

    这样一来,可以保证家里的经常有存粮,而且还不会积陈。

    但是这两年来,张安已经不让家里把粮食卖给那些收粮食的贩子。

    这是因为条件比原来要好很多,收入靠的不再是收上来的庄稼,所以卖不卖粮食已经没那么重要。

    当然了,这里面也有张安自己的小心思作怪。

    毕竟现在他们家种下去的作物,从种子催芽开始,就是他自己用空间泉水催芽育苗,种出来的粮食自然跟普通的不大一样。

    而这会儿收粮的贩子虽然会觉得这种粮食要好吃一些,但是粮价也就是普通粮食的价格,所以张安觉得有些划不来。

    于是张安干脆就不卖出去了,反正现在陈泽丁一包括李宏斌家每年吃的粮食都是从家里买过去的。

    而且村里现在那么多住户,很多人知道张安家种出来的血米好吃,专门过来出高价购买,他们这些人是真的舍得花钱。

    这样一来二去,张安家的粮食就卖了个大概,跟以前一样不太会积陈。

    别看张安家每次卖给大家的都是前一年的陈粮,但是没有人会介意。

    因为每一年新收上来的新粮口感其实要差一些,最好的还得是前一年收上来,陈上一年的粮食。

    “有德准备要多少,我让张安去给你拿。”

    “今年要的比较多,估计得要个五六十斤的样子。”

    林有德没有丝毫犹豫,张口就说出了一个大概,因为在家里的时候,他们家就已经合计好今年要种多少花生。

    “今年要种这么多啊,你们家今年是不打算种苞谷了吗?”

    王芳一听林有德要这么多花生种,小惊讶了一下。

    这年头虽然家家都会种些花生,但是主要的庄稼还是谷子跟苞谷。

    而一亩地大概也就需要个十来斤左右的花生米,林有德要了五六十斤,尽管都是带壳的,剥出来也有四十来斤,所以王芳才觉得他们家这是打算把种苞谷的地拿来种花生。

    “是的婶儿,今年我们家就不打算种苞谷了,毕竟我跟娟子两经常开摊,干脆把土地都拿来种花生算了。”

    林有德倒是直言不讳的说着自己的打算,反正他们家不喂猪,杀的猪都是收来的,种包谷也是拿去卖的,倒不如全种了花生。

    毕竟苞谷长高了以后,薅草或者撒肥料都不如花生地来的舒服。

    随后张安上楼倒了半口袋花生拎了下来,然后再林有德面前拿着秤码了码,不多不少正好六十斤。

    “要说花生,还得是婶儿你们家这个才叫花生,我们以前种的那个都是两颗米的,而且还没你们家这个大呢。”

    林有德抓起一把花生过了过手,嘴里不禁赞叹道。

    毕竟在没有科技的影响,三颗米的花生本就很难量产,四颗米的就更加稀少了。

    而张安家这个几乎都是三颗米的个头,四颗米的也有不少,换了谁来都会非常喜欢。

    “说起这花生,我就想起去年娟子去街上买花生种,她看到人家摆的都是三颗米的花生,以为是什么好的品种,虽然卖的有些贵,但最后还是买了一些回来种,可最后扯花生的时候,基本都是两颗米的普通花生,三颗米的都很难见到,最后娟子才发现自己被人家骗了,这就是咱们本地的普通花生,那人卖的都是挑出来的,到现在想起这事她还非常来气。”

    林有德一想起自家媳妇干了这么一件事以后,一整年都没气的过来,每次一想到他自己都不知道该不该笑。

    “哈哈哈,娟子这娃也是有些老实,不过你们放心,我们家这花生你们放心拿回去种,到时候花生收上来三颗米的少了一半,婶儿把钱退给你。”

    王芳对自家这花生非常有自信,因为家里已经连续种了两三年了,这三颗米的花生一年比一年还要多。

    “那不能够,婶儿你们家的花生我可是放一百个心,去年扯花生的时候,我还在你们地里吃了不少嘞。”

    林有德本来只想说个自己的笑话,可没想到王芳有些误会了,连忙开口解释。

    去年张安家在花生地里收花生的时候,他正好路过,看到张安家扯出来的花生几乎都是三颗米的大花生,他哪里忍得住,当场就在地里吃了一把生花生。

    “对了婶儿,你们家这样的花生我以前也没见过,你瞧瞧要多少钱一斤。”

    出来的时间已经不短,林有德还得把花生带回家里去剥花生米,于是问了下王芳的价格,准备给了钱就回家。

    “有德你就按照街上的价给就是了,反正也不是什么其他人。”

    如果是其他不认识的人,王芳可能会多要要价,但是都是一个村子的,多点少的对于她来说倒不是那么重要。

    “那怎么行,婶儿你们家的花生这么好,跟普通花生一个价我都觉得对不起它,就按照两块钱一斤吧,婶儿你也不要嫌低。”

    普通花生也就一块多钱一斤,虽然王芳说了按照普通花生的价钱来算,但林有德自己心里还是有杆秤的。

    张安家这么好的花生,卖普通价那真就是贱卖,说出去他都不好意思。

    所以他自己稍微给高了一些,拿出一百二十块钱来,不管王芳收不收,都塞到小思齐的衣服里。

    王芳见他坚持要给,便不再多说其他的。

    而小思齐对自己身上的那几张钱好像很感兴趣的一样,拿着一直翻来翻去的看,这毕竟是他第一次拿到钱,以前的压岁钱都是被封着的。

    王芳怕自家孙子一个不注意把钱撕了,赶紧收回来装着,这毕竟能卖好几十斤猪肉呢。

    “对了有德哥,你先别急着回去,我找你还有事情呢。”

    见到林有德拎着半口袋花生就要回家,张安赶紧开口喊道。

    “怎么了小安,有啥子事你尽管说。”

    林有德一听张安找自己有事,原地就停下来了。

    “有德哥你们现在的生意怎么样啊,大概几天能卖掉一头猪,收猪容易吗?”

    张安找林有德,就是想要给圈里那两只豹子把吃的给解决了。

    去镇上买也是花钱,所以这钱不如就花在村里人身上,肥水不流外人田。

    “现在生意还可以,因为我们是镇上跟村里一起开摊,所以比其他人卖的要多一些,两天就能卖掉一条。”

    说到这个,林有德就高兴起来了,因为镇上的其他人一条猪怎么都要卖上三天,哪怕生意再好,也会剩余一些。

    而他们家,镇上和村里两开花,第一天就能卖掉大半,剩下一些第二天也能卖完。

    其他人知道以后就有些眼红,但这又是羡慕不来的。

    因为林有德比他们多卖出去的,就是长箐村里的出货量。

    毕竟有东篱院子那些租户在,还有村里那几家饭馆,再加上村里人现在也会自己买些肉吃吃,一天下来只是在村里就能卖掉不少。

    要是换在其他村子的话,就没这个命了,因为那些人跟以前村里的人一样,半个月都舍不得割上一斤肉自己吃,能省则省。

    “至于收猪的话也不难的,因为我一直都是收完直接给钱,所以大家都乐意把猪卖给我。”

    镇上总共就那么几个卖猪肉的屠夫,一直都是他们那些人走村窜寨去收猪,所以大家都熟识了。

    但是他们这些人收猪往往都是把猪收走以后,只会给一部分定钱,四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的总价,剩下的要等到猪卖掉了再把钱送过来。

    而林有德不一样,因为他知道自己比镇上那几个晚收很多年,按照这样子来,别人对他不会太过信任,收猪的时候肯定不顺。

    于是他咬咬牙,直接把本钱垫上,每次收完猪都把钱悉数给了人家。

    一来二去的,他就在附近的寨子里打出了名头,很多人都愿意把猪卖给他,甚至有些人想卖猪的时候,还特地过来问他要不要。

    这样一来,他就不用担心收猪的问题,有时候坐在家里,卖猪的人就送上门来了。

    而且因为他是一次性数钱,所以在猪价上讲价的余地比其他几人要大一些。

    “那这样吧,有德哥你下次杀猪的时候,给我留上半扇,以后每隔四五天都帮我送这么多过来就行。”

    现在大家养的猪都是纯粮食猪,正常来说就二百多家,半扇猪肉估计也就一百斤出头。

    张安估计了一下,按照家里那两兄弟的食量,一百斤的猪肉最多够它们俩吃上四五天,于是就跟林有德约定好四五天送一次货。

    “成,那等我杀好了就先给你送过来,保证肉还是热的。”

    张安一开口就要半扇猪肉,简直把林有德高兴坏了。

    结果后面张安又说了,每隔四五天就要半扇,这让他差点激动的说不出话来。

    按照张安这样算下来,一个月他们家能多卖三条猪,换做其他人,估计睡着了都会笑醒来。

    “那现在的肉价是多少啊有德哥,我先给你一些定钱,你收猪的时候也方便一些。”

    这种提前订货的事情,一般都要先给些定钱的,表示自己确实会要不会中途反悔。

    尽管都是一个村子的人,但是规矩就是规矩,因为很多人往往就是被熟人坑的。

    而张安家里最近也没怎么去街上买肉,所以对现在的猪肉价格有些陌生。

    “现在猪肉几乎都是五块的样子,比去年高了一些,因为粮食涨价了嘛,也不知道过些时间会不会降下来,张安你一次要这么多,就按照四块二三的样子给就行。”

    就是不认识的人,一次性买那么多猪肉,林有德都肯定要让些利的,就更别说是张安了。

    所以林有德想都没想,就给张安让了七八毛的价格,这相当于让他在那半扇猪肉上只赚了个辛苦钱。

    “有德哥,这价你就不用给我让了,该多少就多少,因为这肉不是我们自家吃,是帮别人买的,不过以后送猪肉过来的时候,你要给我打个条子哦。”

    张安拒绝了林有德的让价,数了五百块钱递过去,毕竟这钱又不是他自己出。

    “那成,等明天我去赶猪回来的时候,顺便买一本回来,后天杀了猪就给你送过来。”

    林有德也大概知道张安买的这些肉不是给家里吃的,毕竟四五天就要一百来斤,这谁家能够吃的完,所以便不再多说。

    往后几天,这天上的雨一下就没有停下来过,一直来到清明时节。

    不过只有前两天是大雨,后面一直都是淅淅沥沥的绵绵小雨。

    这一次的雨量充足,直接将整个田间地头都给浸润得彻彻底底,把之前蒸发的水分都给补了回来。

    而且这场雨来的时间也很合适,不管是山上那果树还是地里的油菜籽,这两天都已经进入了谢花期,所以前面两天的大雨没有造成什么损失。

    张安不禁觉得,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话没说错,每年清明将至的时候,天气好像都不会太好。

    一般都会下雨,哪怕不下雨也都是阴蒙蒙的天气。

    今年的清明,村里人还是跟往年一样,大家大族得召集在一起挂纸祭祖。

    张安家今年就有些不一样了,因为今年他们家添了新丁,多了小思齐这个孩子。

    这一天的山里,在每个角落都响起了劈里啪啦的土炮声。

    原本在这之前,张建文还挺不放心的,因为天气一直炎热,他担心大家不管是放炮还是烧纸钱点蜡烛容易把引起山火。

    结果这段时间一直下雨,这个他担心了好几天的问题迎刃而解。

    唯一让大家不满意的地方,就是今年不能像以前一样,挑着锅碗瓢盆和各种吃食去山上挂纸,然后就山上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