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
繁体版

第五百零六章 给租户们拜个早年

    第二天早上,天上依旧下着雪。

    不过已经没有前几日下的那么大,只是飘落着如绒毛般的小雪。

    每年都能见到下雪的人,一看这种情况,便知道今年这已经下了讲究一个星期的雪,就快要结束了。

    “哎呦,思齐这么早就起来了,快来让大爷爷抱一下。”

    张安抱着儿子在炉子边玩儿的时候,张建文找上门来了。

    说罢,张建文笑眯眯的朝着小思齐伸手过来。

    因为张建文经常来张安家里,所以小思齐对他这个大爷爷还算是认识。

    所以也没有什么抗拒的意思,非常乖巧的让张建文抱了过去。

    别看这小家伙非常乖巧,但他可有意思的很,如果是不认识的,基本不会让你抱他逗他。

    即便被强行抱过去,也会很抗拒的一直扭着,虽然不会哭闹,但是脸上的表情会很委屈。

    张建文很喜欢小思齐的,一方面是因为小思齐算是他本家的孙子。

    另外一方面是年纪大了,对于抱孙子的想法越来越强烈。

    只是张平和白雪都还没结婚,就更别提孙子的事情了。

    尽管现在未婚先育的例子多了去,但白雪这种家庭出生的女孩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

    所以每次遇到小思齐的时候,张建文都会把他自己对孙子的渴望之情,寄托在小家伙的身上。

    “小安,一会儿有什么要忙的吗?”

    已经五十多岁的张建文像个老小孩儿一样逗着小思齐玩了一会儿,才开口跟张安问道。

    “好像没什么要忙的,老叔是有什么事情吗?”

    如今才将近腊月中旬,连小年都没到,所以过年需要忙活的事情还没有开始。

    张安家里如今也就圈里那些鸡鸭鹅、猪马羊鹿需要照料。

    不过喂牲口的草料张安早已准备充足,所以倒也没有太忙的事情。

    “既然你没什么事的话,一会儿跟我们去给租户们送些东西。”

    听到张安没什么事情,张建文才把来意给说出来。

    如今腊月已经过去了快一半时间,等再过几天,东篱院子那些住户肯定是要回到自己城里的家过年的。

    所以趁着这段时间,人家还没回去之前,张建文打算把已经决定好要送的东西给送过去,顺便也问一下他们这一年来,对村子里的看法,还有一些建议。

    “成啊,什么时候去啊。”

    张安当然不会拒绝,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现在就去我那里准备吧,早点把这事了了算了,往后几天还得忙着杀猪,肯定是没时间的。”

    如今腊八已经过去好几天了,村里人也要开始忙着杀猪。

    因为再不杀的话,就来不及准备熏腊肉的事情了。

    毕竟熏腊肉对村里人来说,一直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大伙儿还等着把今年的新肉熏好来过年呢。

    每年的这一段时间,都是村里的杀猪的日子,这在村里已经形成了一个不成文但大家都知道的传统。

    别看他们家里只会杀一头猪,张安家里最多也就三头,这事基本上花一天时间就可以搞定。

    但其实到了这段时间,大部分人可不只是忙活一天,把自家的猪杀完就能完事。

    村里其他关系好的人家杀猪的时候,也都会上门来请去吃杀猪饭。

    尤其是张安家这种在村里人缘比较好的,自己杀猪的那天,就跟摆席一样,要请上半个村子的人。

    而等到其他人家杀猪的时候,肯定也会过来请他。

    这一请可就不是一天两天就行了,少说也是个把星期十来天的事情。

    所以往后一段时间,他们这几家就跟吃席一样,天天都在外面跑。

    王芳听到张建文要找张安出去,所以便过来把小思齐背在背上。

    来到张建文家里,除了黄为民赵有财以外,还有周洋他们这些年轻人,足足有十几个之多。

    这会儿正在黄赵两老头的带领下,给准备送去的东西都拴在红布绺子。

    毕竟是新年礼物,这样做代表喜庆。

    除了前几天大家带回来的猎物之外,还有一些干菇之类的山货,这些都已经用袋子分成一份一份的装好。

    看来为了这事,张建文他们几人是做了不少准备的。

    其实张安不知道,原本张建文还打算给配上鱼的,毕竟要过年了,送鱼代表年年有余。

    只是现在这个季节大河里都不准人去钓鱼了,他们自然不能监守自盗,还要去河里抓鱼。

    而张安家养的那些鱼,张建文是一点想法都没有的。

    因为他知道张安家那一个塘子里的鱼卖给卢胖子的价格是多少。

    基本一条鱼都是几十块,对村里来说可是有些超标了。

    “行了,既然都已经准备好了,那咱们就出发吧。”

    张安刚来没多久,他们就已经把所有的东西都拴上了红布绺子。

    张建文见状,就吆喝着大家准备出发。

    于是黄为民和赵有财便从墙边把那一排靠着墙壁的扁担一根一根的递给张安他们这群年轻人。

    这些扁担也是跟要送出去的山货一样,两头都系着红绳,待会儿是要用来挑准备送出去的东西。

    这算是村里的一个传统,在村里长大的孩子基本都知道。

    每个人一根扁担,挑的东西也不多,基本上一个人挑的东西都是一整套,是要送给一个租户的。

    听到张建文发号施令,张平带头用扁担把一整套要送出去的礼物给挂着挑在肩上,走出院子里等着。

    其他人也跟在张平后面,一个个的上前去让张建文给把东西挂上。

    没一会儿,他们家院子里就排上了长长的扁担队伍。

    大家都是扁担左边挑着山鸡,右边挂着其他山货。

    送给租户们的山鸡都是活的,可能是昨晚给吃饱了,所以这会儿挂在扁担上,反而有些蹦跶。

    不过张建文找来的年轻人都是挑习惯扁担的人,稍微用手一拽,它们就蹦跶不起来了。

    等所有人都把东西挑上之后,张建文他们三儿老头走在前面带头,领着大家往村口走去。

    就这样,一支将近二十人的扁担队伍挑着东西在村里***起来。

    每走到一户人家门口,都会有人跑出来看。

    尽管之前张建文就跟大家说过,要给那些租户送去新年礼物。

    但是看热闹的喜好是国人刻在骨子里不可磨灭的基因,所以几乎老小都跑出来围观。

    甚至有些闲着没事的人,即便没有在队伍里,也都自己跟在后面,一同跟着过去。

    来到桥上,东篱院子那些租户不知道事情原委,但见到村里如此浩大的阵仗,一个个都跑出来看热闹。

    “哎呦,大伙儿都在这儿啊,那正好,虽然现在还没过年,不过我们今天过来代表村里的大伙儿来给大家拜个早年,也省得过几天耽搁大家过年的安排。”

    张建文领着大伙儿来到东篱院子的路口,见到租户们基本都在,便上前朝着大家拱手说道。

    而赵有财也拆开一串土鞭炮,就在旁边就点了起来。

    “啊,是来找我们的啊。”

    这时候东篱院子里的老爷子老太太们变得非常惊愕,原本他们以为是村里有什么喜事,都是出来围观看热闹的。

    结果没想到,人家这么大的阵仗,就是奔着他们来的。

    一时间看热闹的人,突然转变身份,变成了被看热闹的对象。

    “对的,就是来给大伙儿拜个早年,感谢大家一年来对村里的支持。”

    这一年里,这些租户们可不是单单只是出钱租了房子。

    他们住在村里,平时间吃的用的都是在村里原地采买,给村里的村民们带来了新的收入来源。

    “哎呀,你这张村长真是,这么大的事情也不提早给我们吱一声,搞的我们现在都没个准备。”

    在这里养老的老爷子老太太们反应过来以后,语气中有些责怪的跟张建文说道,这是在说张建文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不过一个个脸上的都笑的非常高兴,毕竟这种被人放在心上的感觉谁会不喜欢。

    而且这种感觉也就只有在山里的村子才能体验的到,在城里都是各家待各家的,下楼遇到聊聊天就已经不得了了。

    “老嫂子,这又不是什么大事情,没什么需要准备的。”

    张建文笑呵呵的说道,心想,要的就是你们不知道,如果被你们知道了,那还有什么效果。

    “那我们回家准备准备。”

    这么大的阵仗,肯定是要进家里的,所以刚才还围在这里的老头老太太们,一下子就全部散了去。

    他们都回到家里稍微收拾一下,准备把人给迎进门,别的不说,至少要把大门打开吧。

    来到第一家,进门以后,张建文从张平肩上接过扁担。

    一边跟主家说着一些祝福的吉利话,同时也对他们表示了感谢,最后再把准备的礼物给送出。

    随后便是询问他们今年在村里住下来的感受,以及征求一些需要改进的建议。

    老头老太太们倒是直接,说什么意见倒是没有,只是村里这租金太低了,住着有点不踏实。

    张建文解释道,今年是第一年,算是对大家的福利,明年开始就不会这么只有这么点。

    虽然之前来租院子的时候,张建文跟来人把这事给说过一遍。

    但住在这里的很多人都不是自己来租的院子,而是家里的孩子过来给租的,所以不知道这事。

    而老头老太太听到明年的租金,并没有嫌贵,反而觉得这才正常。

    “那我们就不做打扰了,还要去下一家呢,明年也请大家多多关照。”

    平时一口土话的张建文,今天也算是洋气了一回,客套话一句接着一句。

    “那是肯定的,在村里住着可比在我们家住着舒服多了,这院子那么宽敞,可以自己种点花花草草,养点***鸭鸭,别提有多舒心了,以前在城里,根本想都不敢想,所以今年我们家都不准备回去,就在村里过年,到时候家里的孩子们都会过来,村里这房子修的宽敞,家里的儿孙来了都住的开,要是回去,得一家老小挤着呢。”

    老太太不厌其烦的说着自己在村里住着的感受,还有今年准备留在村里过年的想法。

    这一户应该是老太太管家,所以老爷子不怎么说话,不过看的出来,他也挺高兴的。

    作为主家,这户的老爷子老太太本来打算泡个茶招待一下大家的。

    但是知道大家马上要去下一家,也只能作罢。

    听到这话,张建文算是放心了,毕竟做了这么多,不就是为了明年所做的准备嘛。

    接下来去到每一家都是如此,祝福、感谢、征求意见。

    而大家出乎意料的都对村子里的印象很好,不管是老爷子还是老太太们,都很喜欢这个地方。

    尤其是习惯了跟大家凑到一起摆龙门阵的大爷们,感觉跟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一样离不开这里。

    用一句话来说,在这里住着比家里面感觉好多了,这边的老伙伴们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超喜欢住在这里的。

    全部走了一遍以后,张建文已经知道了大部分人的意向。

    大多数的租户跟第一家的老头老太太们是一样的打算,都不准备回到城里,而是留在村里年。

    原因有很多,但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大家对租到这么宽敞的房子很满意,一家老小,儿子儿孙全都过来也有地方住下。

    这时候张建文才觉得,幸好当初听了张安和李宏斌的劝。

    因为当初盖院子的时候,他觉得不用盖多大的房子。

    最后听劝以后,还是决定听年轻人的,咬咬牙全部都盖成了二层的大房子,比村里很多人家住的老房都要宽。

    而不少人当场就跟张建文表示,明年肯定还会继续住在这里。

    甚至有几个老爷子还主动开口询问,看看村里还会不会继续再盖院子,说是有城里的老朋友也想过来跟他们一样,租一套住在这里。

    张建文一听,非常高兴的就把村里明年的扩建计划说了出来。

    表示过完年就会着手,如果还有想来租院子的人,村里非常欢迎。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