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怀旧,你把乐坛倒退几十年
繁体版

第34章 一个时代的落幕

    当人们还沉浸在苏云再次被淘汰的震惊中时。

    在音乐圈内久负盛名的乐评人粱明诚,突然就朝《小芳》开炮了!

    他在自己的微博上,发了这么个视频:

    “我之所以很不喜欢小芳这首歌,就是因为它讲述了一个知青在一个陌生的天地,为了满足心理和生理的双重空虚,最后做出始乱终弃的事。”

    “正如某些人说的那样,歌曲的主人公在被背上了良心债的时候,又假惺惺地挤出几滴鳄鱼式的眼泪。”

    “直到久远的岁月之后,又对当年自己所做的缺德事来进行反省。”

    “像这种负能量的歌,被淘汰了是对的,免得教坏了小朋友!”

    “再说既然那个沉重的时代早已过去,那么就不该再来消费那时候独有纯粹和美好……”

    前有杨咪和娜影指责《小芳》是首渣男歌,后有粱明诚跟进补刀。

    正因为他们说的东西,都是建立在事实之上。

    所以一下就带动了许多网友的情绪,让他们也开始抵触这首民谣。

    但当这种非议冒出来的时候,也有相应的辩驳声与之抗衡。

    先是从它好不好听,逐渐转移到了歌曲的立意和内涵上。

    双方吵来吵去,让越来越多没听过《小芳》的人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要一睹为快。

    于是人们越骂这首歌越火,越火遭受批评质疑声就越多。

    由此所造成的后果,就是《小芳》以病毒式的速度传播开来。

    尤其是在年轻人较少的乡镇和山村,你几乎可以在每条街道,每个商店里听到这首歌。

    哪怕是再偏远的山区,也能从年仅几岁的孩童口中,听到“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

    从前的姑娘。

    扎着两个麻花辫,穿一身简朴的衣裳。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还没那么多的花花心肠。

    现在的小芳。

    又染头发又烫大波浪,脸上的脂粉抹了一层又一层,拍照还要美颜修图。

    已经看不到真正的模样,卸妆后甚至判若两人。

    只是认真想想,也怪不得“小芳”。

    不是“小芳”们变了,而是这个世界变了,大家再也不是以前的那个样子了……

    一夜爆红后。

    这首引发了人们强烈共鸣的歌,就这么循环往复地回荡在大江南北,很快演变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

    它悄悄飘入进人们的耳朵,牵出一位又一位已经被人们淡忘的小芳。

    于是不论大街小巷,还是田间地头。

    不论工人农民,还是高管白领。

    闲来无事的时候,人们嘴里总会哼上几句。

    甚至在魔音,也能看到网红和美女在唱《小芳》

    对于这首怀旧民谣的突然火爆,很多人都倍感意外!

    但其实,它的火爆还真不是没有来由……

    当年插队的村里有个纯真善良的小芳姑娘,对城里来的下乡男知青,从不了解到一往情深,最后遭到了无情的背弃。

    这样的故事并非虚构,简直不要太多!

    大返城的浪潮席卷中华大地之时,演绎过无数类似的悲剧。

    但当年还有什么能比回去更重要呢?

    重要的让许多男人不惜留下一笔笔孽债,也要毅然离去,从此远走高飞。

    小芳的故事,打动了无数曾经返城的知青。

    时隔多年,又勾起了他们掩埋在心底,那段难忘的回忆。

    粱明诚不知道这些被感动的人里面,是否也有当年那些让人不齿的负心汉?

    假如那些当事人在命运又一次召唤时,为了心爱姑娘能够坚守誓言,而不是义无反顾地远走高飞。

    还会有这样的故事吗?

    也许有人会辩解说,他们曾经真心相爱过,只怪现实太无情,才不得不做出艰难的选择。

    这些心理活动也许都是真的,都是出于无奈。

    反正种种解释都有千般理由,万种借口。

    但在亲历了那个荒唐年代,见证过诸多悲欢离合场面的粱明诚看来。

    既然他们当年选择了放弃,那么现在再来谈缅怀和愧疚,无疑虚伪到了极点。

    一切解释更是屁话,根本就是在亵渎“爱情”二个字!

    ……

    鉴于《小芳》的持续火爆,大量公众号和媒体的风评开始悄然转变。

    从一开始的不待见和嫌弃,逐渐变成了感慨和赞赏。

    “任何的艺术作品,但凡与生活和时代的背景相联,都会有它的艺术魅力。”

    “好像每个村里都有值得想念的小芳姑娘,有份懵懂美好的感情值得怀念。”

    “听到这首歌,仿佛让人一下回到了以前那个纯真年代。”

    “它在某种程度上击中了上山下乡青年的心怀,一句‘谢谢你给我的爱’在那个压抑的年代,释放了年轻人的情怀。”

    “很多人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他们生命中的苦难,在我们的感受中,也就成了纯真质朴也凄美的爱情故事。”

    “这就是岁月的力量,让一切痛苦都在回忆中变成甜甜的忧伤。”

    “虽然听着有些土,但不否认它是一代人的记忆,给人以很深的触动。”

    ……

    这些报道基本上都是在夸《小芳》,也都认可了这首歌的“江湖地位”。

    因为口碑两极分化,就使得有人怀疑苏云买了水军在为他洗地。

    这种说法很快就遭到了歌迷的嘲讽,觉得这些人就是为了黑而黑,什么谣言都能编造出来。

    不管如何争论。

    这首歌至少提醒人们曾经走过的路,那些挥之不去的记忆,还有永远回不去了的日子……

    听着电视里播放的《小芳》,一位身形有些单薄的老妇,出神地望着窗外的车水马龙。

    那双有些浑浊的双眸,隐隐有思念浮现。

    但若仔细瞧去,就会从中察觉到一缕淡淡的恨意。

    这首歌让她那冻结成冰的回忆,突然有了解冻的迹象。

    使得老妇人有点小忧伤,也有点小温暖。

    良久后,她才缓缓收回了视线。

    情绪起伏中,老妇人牢牢记住了电视里那个年轻人的名字……苏云!

    而记住这个名字的,绝不止这位老妇人一个。

    看到苏云就这么遭到淘汰,无数人捶胸顿足,大呼可惜。

    在无数歌迷看来,这不仅是一位天才的陨落,同时也是一个时代的落幕。

    从今往后。

    那个属于他们的时代,就将彻底埋葬在过去,再也没有了怀旧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