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何雨柱重生后逆天改命
繁体版

第7章 去派出所上户口

    第二天鸡叫头遍的时候,大概四五点的样子,老何听到鸡叫,就麻利的起来了,他看了一眼旁边正在熟睡的何雨柱,轻手轻脚的下了床。

    简单的洗了把脸,他就去羊圈接羊奶去了,刚到羊圈,那些羊看到他来了,就“咩咩……”的叫着,老何给牛羊添上草料,今天回来都后半天了,这些牲口可不能饿着。

    这次他接了一大碗,因为一会他要留一些拿到老村长家,等到中午了热给何雨柱喝,老村长的孙子都大了,没有婴儿可以吃的东西。

    煮好了羊奶,何雨柱还在睡觉,老何摇了摇,轻声喊道:“铁牛,铁牛,醒醒,喝奶了!”

    何雨柱睁开眼睛,一看外面都还黑着呢,还没睡醒,马上就不乐意的哭了,慌得老何赶紧抱起来,在屋子里游来游去,游了一会儿,他看何雨柱不哭了,就把羊奶放到了何雨柱的嘴边。

    何雨柱睡了一晚上了,也确实是饿了,闻到奶香味,马上来了胃口,大口大口的喝着,看的老何不停的说:“慢点喝,慢点喝!多着呢,多着呢!”

    喝了半碗羊奶,老何知道铁牛喝完就要尿,赶紧把尿布扯开,蹲着抱着何雨柱,扯开两条腿,嘴里喊着“嘘嘘……嘘嘘……铁牛乖,尿尿了,免得一会儿尿裤子。”

    在老何的指引下,小鸡鸡很快就打开了水龙头,尿了一大堆,老何满意的点点头,尿的多,说明这娃身体好,老何摸了摸他的小鸡鸡,以后可就靠它传宗接代了,然后,裹好尿布,准备出发了。

    老何怀里抱着何雨柱,一只手拿着尿布,一只手端着煮好的羊奶,带上门就向老村长家走去了,也不用锁,家里又没啥值钱的东西,锁着干嘛呢!

    到了老村长家,东方已经微微泛白,马上天亮了,老村长刚起来,正准备去厕所倒尿壶,看到老何来了,让他坐着等等,老何哄着何雨柱,他刚才吃饱了,也尿了,这会儿又睡着了。

    老何看到老村长回来了,站起来说:“老村长,这是铁牛中午喝的羊奶,我都煮好了,到时候,热一下就行咧!”

    “好,问题不大!”

    “我刚才抱着他也尿了,等他醒了,再抱一次,就不会尿裤子咧!”

    “嗯,晓得。”

    “还有我把尿布也拿来了,要是尿裤子了,换了就是,我回来再洗!”

    “好,你把铁牛给我吧,早去早回!”

    “好咧。”

    说完,老何把已经睡熟了的何雨柱递给老村长,动作不敢太大,生怕把他惊醒了。

    “你东西都拿了吧?”

    “昨晚上都弄好了,在这里呢!”

    老何拍了拍里面的衣服兜儿。

    “天也亮了,那你赶紧走,铁牛给我看着,你放心就是了。”

    “那我走了。”

    老何说完,拿出别在腰间的旱烟袋,装上旱烟叶,点着后,“砸吧……砸吧……”抽着向去镇上的土路走去。

    去镇上的土路是沿着河修的,宽大约有两米的样子,平时村民拉动东西去镇上或者去镇上往回拉,走的都是这条路,算不上多么平整,不过,用骡子套个架子车在上面走,还是没有问题的。

    月亮湾村的小河流到尽头,就汇入了长江的最大支流汉江,汇入口的旁边就是小镇,名字叫河口镇,河口镇的历史就比较悠久了,是一座百年老镇。

    以前人们在汉江河上跑船的时候,这里有个码头,走到这里,都会歇息一段时间补充足物资才会继续出发,只是现在没人跑船了,不过,码头还仍然在的,只是用的不多了。

    河口镇位于蜀汉两水交汇之处,地处两省三县交通枢纽,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西达川汉、北上关中、南下鄂西、东进中原,是汉江上游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商贸重镇,素有“小汉口”之美称。

    在那个跑船的年代,河口镇是很繁盛的,周边省区客商纷纷来此定居经商,建立商号,开当铺、建茶社、开饭馆。

    仅开设的钱庄就有上百家之多,可谓是客户云集、物流繁忙、生意兴隆,形成了商贸流通与建筑文化相互交融的情景。

    在河口镇的建筑中,黄州会馆、江西会馆,陕帮的三义庙、回帮的清真寺和船帮杨泗庙等古代建筑,无论是设计风格还是建筑规模,在周围都十分抢眼,显得豪华、庄重和气派。

    随着历史的演变,过去那种繁荣的景象早已时过境迁,尤其是陆地运输条件的改善,原来唯一的水运通道逐步淡出,过去兴盛的古镇也逐渐衰落,有的古老建筑年久失修损毁严重。

    然而,在杨泗庙院内墙壁上至今保留的古镇建筑全貌图,似乎还在向人们展示着这里往日的繁荣与兴旺。

    等到老何走到镇上的时候,太阳已经冉冉升起来了,小镇上的人们开始忙碌了起来,附近的村民挑着自家种的瓜果蔬菜摆在路边,吆喝着卖给镇上的居民,卖的钱可以换取家里的生活用品。

    河口镇的派出所位于小镇靠后面的位置,是一个小小的四合院,老何进去的时候,都还没有上班,老何蹲在大门口,抽着旱烟袋,看着小楼的门口,等开门了就赶紧过去给何雨柱上户口。

    一锅烟的功夫,门开了,老何磕掉剩余的烟渣,别好旱烟袋,走了进去。

    “同志,办什么事情?”

    派出所的工作人员热情的问。

    “给我娃娃上户口!”

    “好的,把村里开的证明和户口本给我!”非常的客气。

    “好咧,你等一哈子!”

    老何说完从里面贴身的衣服,拿出昨晚用纸包着的那些东西递给了工作人员。

    “同志,你这孩子是捡的呀?”

    工作人员看完以后问。

    “是咧,我们老村长说是知青走的时候,留下的,我看娃娃多可怜的,就想养着嘛!”

    “嗯,我看到知青留了纸条的,你是一个人,是吧?”

    “是的,年轻的时候讨了个老婆,死了。”

    老何的户口本上都写着呢。

    “哦,原来是这样啊,根据法律规定,你是可以收养这个孩子的,你稍等,我马上给你办,那边有椅子,坐那边等就是了。”

    那时候办这些都是手写,慢得很。

    “好咧,多谢警察同志!”

    “不客气,这是我的工作。”

    老何坐到旁边的椅子上,他摸了摸腰间的旱烟袋,又想抽一口了,可是,一想到这在派出所呢,弄的烟雾缭绕的怕是不好,还是忍一会吧。

    等了十多分钟的时间,工作人员弄好了,把老何喊了过去,说:“同志,孩子的名字叫何雨柱,没有错吧?”工作人员最后一次确认。

    “对着咧,没有错。”

    “那好,孩子的户口上好了!”

    “好咧,没得问题吧。”

    老何翻着户口本,其实他就不识字。

    “你放心,不会有问题的,还有这个他母亲留给他的纸条,你收好,没准儿以后孩子长大了还用的上。”

    工作人员没忘记提醒老何。

    “好咧,谢谢你呐!”

    “不客气!”

    老何把户口本和纸条用原来那张纸包好,又放进贴身的衣服里,他要去镇政府一趟,走的时候,老村长交代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