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请上朝
繁体版

第117章:吟诗一首

    李易心里有点刘佬佬进大观园的感觉。脸上却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

    值得一说的是,整座央都已经通上电。而未央宫跟上把暖气系统都用上了。

    一入大殿,众人就感觉到了不同。

    此刻还是春季,凉意未退。但大殿内却暖洋洋的。

    舒适的环境,终于让饱受庆典折磨的一众人,暗松了口气。

    李易在正中的龙椅上坐下,萧青霜与王漓分坐左右。

    他很鸡贼的将龙椅做成了沙发。终于就此告别了冰冷的宝座。

    两位皇后也很满意。之前她们坐在木凳子上,跟现在的小沙发完全没法比。

    在接受完百官山呼万岁后,庆典终于告一段落。众人移步宴会厅。

    宴会厅的奢华又上次刷新群臣的认知,等一众歌姬舞女上场,音乐响起来后。众臣突然有点在与某位商王一起饮宴作乐的即视感。

    好在这次,他们只在心里嘀咕,没有人不识趣的跑出来败兴致。

    宴会进行到夜幕来临,李易喝得兴起,拉着所有人一起上天星楼观景。

    天星楼是央都最高楼,有上百米之高,为此,它还安装了配套的电梯。

    当然这个电梯跟现代电梯没法比,纯粹就是个起重机加华丽的吊篮。

    就算是如此,它也惊艳了群臣。

    伴随着巨大的响声,众人分批上了天星楼。

    本来,李易是想将此楼命名为摘星楼,可惜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

    他们想不通那么晦气的一个名字,他是怎么想到要用的。他本人的作风跟那位差不多也就罢了。还要处处向那位看齐。

    他是嫌大唐不早点灭国不成?

    李易是个乐子人,他当然知道摘星楼意味着什么。可它好听啊,而且,他觉得恶搞一下很有意思。

    可惜了一个向古人致敬的好机会。

    天黑下来后,整个央都的电灯都打开了。

    远处一片灯火通明,已经启用的地区则是点缀着无数有如花灯一般的路灯。

    百姓们在大街的灯花下舞龙、舞狮、观赏着各种杂耍表演。

    无数的小吃摊位上人流如织。

    随着官员们上到楼来,宫中点燃了烟花。朵朵火花之下,举城欢腾。

    自下往下看,此刻的夜幕下的央都有如仙境。

    王漓忍不住赞美道:“此景美矣。”

    萧青霜挽着李易的手臂,看着灯火璀璨。她不由得轻声说道:“如此美景,夫君不如吟诗一首。”

    王漓也甜蜜一笑:“姐姐所言极是,还请夫君吟诗一首。”

    “呃?”李易一脸为难。

    他看着身旁两位美人,又看了一眼一脸古怪加好奇的群臣。

    妻子们知道他能抄得一手的好诗。大臣们可就不知道了。

    在他们的印象里,李易就是个粗俗至极的人。

    就他,还吟诗?哈哈,拉条狗来都比他强!

    可能是由于酒宴上喝大了,许多大臣的表情管理失控。

    门缝里看人的意思很明显。

    李易可就不干了:我读了几十年的书,你们竟然看文盲一样看我。

    这能忍?当然不能!

    他略一沉吟,很快在记忆中找到一首应景的诗。在气动作用下,他的记忆开始逐渐清晰。

    “好吧,此情此景,我就吟诗一首。”

    李易装腔作势道: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是宋代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描写了元宵节的繁华热闹场景,通过描绘车马、鼓乐、灯月交辉的人间仙境和民间艺人们的载歌载舞,展现了元宵节的欢乐气氛。

    其中“一夜鱼龙舞”形象地描绘了元宵夜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如同鱼龙闹海一般的壮观景象。

    现在不是元宵,但场景却也正好合适。

    为了庆祝央都的启用,此刻的大街上百姓们在烟花灯火下载歌载舞,旧都赶来参加盛典的有钱人车马穿行其中的场景也一如诗上所说。

    最重要的是,他还趁机拍了两位皇后的马屁。

    此诗不只写景还写情,陛下文才竟然恐怖如斯?大臣们都惊呆了。

    他们饱读读书,自然知道这首诗词还没人写出来过。

    但他们真的接受不能啊。陛下他那么粗鄙,怎么能写诗写得比我还好?这不科学!

    萧青霜与王漓一听这首诗,特别是最后一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她们眼中的爱意直接泛滥了。两人如同没了骨头一般依偎在李易身边。美如画的表白,没有比这更让她们满意的了。

    “此诗实在惊为天人。敢问陛下,此诗是何人所作?”

    两位皇后正甜蜜蜜,心花怒放。

    没想到,竟然有人不识趣。径直上前发问。

    原来,竟是邹国相怎么也不敢相信这诗是李易所做。

    他素爱诗词,心中一存疑就像有只猫在他心里在抓一般,让他很不自在。

    偏偏今日他又多喝了几杯。冲动之下,他就跑上前去问了。

    一问完,他就后悔了。

    李易还没说话,王漓就很不满的说道:“邹相,你醉了。退下!”

    萧青霜也冷声质问道:“邹相此话的意思是陛下在抄袭?本宫倒要问了,邹相觉得此诗不是陛下所作,那该是何人所作?”

    李易本想承认是辛弃疾所作。但一听她的话,他就赶紧把嘴闭上了。

    萧青霜用了本宫自称,说明她在生气。

    她与李易一样,觉得用贵人的自称,多少有点羞耻,一般不常用。

    一用就说明,她不高兴,想找人麻烦。

    王漓生气,李易还无谓。但不知道为什么,他有点怕温柔大方的萧青霜生气。

    李易觉得这可能跟一个人的气场有关。有些人天生自带威慑光环。

    邹启明显被镇住,他心下一惊,醉意去了几分。

    “请娘娘恕罪,臣实在是喝迷糊了。突然闻听如此佳作,一时惊艳过度才口中失言。臣并无质疑陛下文采的意思。”邹启连忙请罪。

    萧青霜道:“念在你醉酒的份上,不与你计较。陛下的文采,你等不知,本宫与漓妹妹可是知之甚深。”

    她打了个眼色,王漓会意,连忙接口,傲然说道:“姐姐所言极是。陛下还亲自给本宫与姐姐各写了一首诗,也皆是上佳之选。夫君不妨念与众爱卿听听。”

    两人一唱一和,打的什么主意,都快写到脸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