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红土地上的春天
繁体版

第80章 战前准备

    现在,对于承包生产队的那四张鱼塘,杨辰经过一番摸底调查后,可以讲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从鱼塘有没有鱼,到活鱼的销售以及价格行情等都进行了全面的了解。

    这对于下一步与生产队和章佑为签订承包协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现在,他缺的是一到两个得力的帮手。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就是这个道理。

    目前,放眼整个生产队和周边村庄的亲戚朋友,很难找得到一、两个合适的搭档和助手。

    就说远一点的,人家也不一定会愿意来。就是来了,工钱你也付不起。要说近一点的,也不知道别人愿不愿意做?

    杨辰从全队适合做自己搭档的人从头到尾梳理了一遍。

    最后,他认为,只有目前报名与自己参与竞标的张兰和汤原了。

    杨辰为什么会选择这两个人呢?

    首先是,这两个人从小到大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喜欢钓鱼。

    张兰不仅喜欢钓鱼,而且还喜欢网鱼。

    汤原除了喜欢钓鱼之外,还爱打牌下棋。

    就拿玩牌的种类来说,从扑克到麻将,什么牌九,三公,开船,锄大地之类的,没有一样牌是他不知道玩的。

    而棋类也是兴趣广泛:有象棋,围棋,军棋,跳棋,飞行棋等,同样,没有一样棋类是他不会下的……

    可是,这两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喜欢自由。还有就是爱吃喝玩乐,游手好闲。

    他们两人既然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类似爱好,如果能将两人收编到自己旗下做事,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当然,不是现在,而是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

    说白了,就是在这两个人走投无路的时候才出手拉他们一把。

    当一个人在饥寒交迫的时候,你只要给他一杯白开水来喝,他也会感恩戴德,觉得你比他们的父母还亲。

    要说他们这两个人,报名要与杨辰参加鱼塘承包竞标的事,完全是生产队里会计胡依裁的意思。

    而胡会计的意思,自然也是副队长钱永信和郝队长的意思。

    就在郝队长还没有回家探亲前,他就已经跟钱永信说过了。我们生产队的鱼塘承包工作进展缓慢,拖了整个农场的后腿。

    所以,必须要尽快落实好,并做好材料上报工作。

    这次,钱永信想偷懒也不行了。再就是自己的女儿刚上岗,担任队部的出纳,着实让自己捡了一个大便宜。

    钱永信这次下去出面布置一下工作,顺便做个样子给别人看看。

    就连他也这么认为,这几张鱼塘里压根儿就没有什么鱼!

    你杨辰一心一意去承包鱼塘,那不是自寻死路嘛。

    但是,你若是不给杨辰去承包那几张鱼塘的话,恐怕对自己更加不妙。

    原来生产队里面的郝队长和中学的林校长都一直向上面推荐杨辰去当出纳的。

    谁知道,最后是自己的女儿雀占鸠巢。

    所以,这次能让杨辰顺利中标,对钱永信来讲,就是最好的一步棋。

    他要亲眼目睹杨辰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傻冒,是如何负债累累,最终落得一个贫困潦倒的下场。

    汤原是汤盛伐的儿子,作为远近闻名的“三剑客”的成员之一,胡依裁找到了汤盛伐说:

    “汤保管员,关于你的公子汤原参与承包鱼塘竞标的事,你值当报名做个样就好了。别当真去参与,那几张鱼塘里根本就没有鱼!”

    “老胡,都在这里这么久了,这个我是知道的。多谢你提醒我,再怎么说,你肯定是为我好的。”

    汤盛伐也是聪明的人,你以为他不知道塘里面有没有鱼呀!

    胡依裁找到了张兰的父亲后,也一样炮制了他对汤盛伐一样的说辞:“老张,我想跟你说一下你儿子张兰报名去竞争承包鱼塘这件事。”

    “这个我知道。”

    “你要劝住儿子,千万别陷进去了,承包期可是十年啊!到时他负了一身债,你们两个老骨头要帮他还债,不知道要还到何时才是尽头呢?”

    钱永信和胡依裁他们想要的结果,就是亲眼看到杨辰这个傻子往自己设计好的火坑里面跳。

    ……

    临近下午,杨辰跟着爷爷和父亲各要了五块钱,说要到山梨上街上去办点事。

    儿子也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抱负。

    要出门办事,肯定要花钱的。

    杨辰找到了张兰和汤原,两人一听说有吃有喝的,很快就答应了杨辰的邀请。

    杨辰骑着父亲那辆二十八寸的自行车,张兰和汤原两个人则共一辆车。

    三人来到了菜市场的一个粉摊上。

    年轻漂亮的老板娘走了过来:“三位小兄弟,你们要吃点什么菜呀?”

    杨辰开口道:“一碟烧鸭,三碟炒粉,一盘花生,一个三鲜青菜汤,再加上一斤米酒。”

    “那好的,你们稍等一下就得啦,先喝两口凉茶吧。”

    不到二十分钟,他们要的菜就端上了桌面。

    于是,三人就放开肚皮吃喝起来了。

    杨辰请这两个人吃饭喝酒的目的,他们心里面也懂,其意就是以后能够和平共处,互相关照之类的。

    三人边吃边聊,杨辰明确表示了自己的态度,不论哪个中标与落选,都不要记恨对方,大家以后还是好朋友!

    张澜说道:“杨辰哥,你说这个话的意思我们也知道,来,举杯,我们俩个敬你一杯!”

    三个人都是刚学喝酒不久,第一杯就喝进肚子了,立马感觉到一阵又辣又苦的感觉。

    人生何尝不是这样,总是充满着酸甜苦辣。

    汤原接着说道:“昨晚,我爸也和我说了鱼塘承包这个事情。昨天下午,队部的会计胡依裁伯伯到过家里找过我爸,希望我能够参与报名,后面就算了。”

    “有这回事?”

    “胡会计说,根据有关的承包条款规定,报名承包的事情,必须要有三个以上的人报名才符合规定,否则,这个承包就是‘无效’的,他说话的大概意思就是这样。”

    “后来,我爸还说,他不会让我们家汤原去做‘亏本’生意的,平时在家里面玩,得空出去钓几条鱼回来吃就算了,总好过贴钱出去做工。”

    “胡会计最后还说,盛伐,你能够这样想那是最好的了。我们能够平安地度过每一天,那是最好的了。要是背着一身债呀,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睡不安宁!”

    张澜说道:“我爸说的大概意思也跟汤原刚才说的差不多。万一是你杨辰哥中标了,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就尽管说一声,我不会找理由推辞的。”

    张澜说完,又往自己的嘴里灌了一口酒。

    杨辰说道:“也不一定是我中标。后面开标面试时,不知道队部的人还要附加什么条件没有。”

    “有谁会知道?”

    杨辰说道:

    “要是条件太苛刻了,一年辛苦下来,赚不到一分钱,恐怕也没有人愿意去承包。至于鱼塘包不包得出去,队干受到上面的批评,那也是他们的事。与我们无关,你们说对不对啊。”

    “对。”

    两个人异口同声地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