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红土地上的春天
繁体版

第78章 未雨绸缪

    没到上午的十点钟,爷爷和杨辰就来到了山梨公社饭店。

    以前,这里不仅仅是整个公社两万多民众向往的地方,也给杨辰的童年时代留下了难忘而美好的记忆。

    数年前,整个公社,唯独就是这里有一个集体所有制的粉店。

    那时的热闹程度,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一粉难求。

    你若是想要吃粉,除非你从家里面带上几两大米,再带上五分或八分钱,才能吃上一碗素粉或者是肉粉。

    卖粉的时间,从早上天刚亮的时候就开始卖粉了。

    如果是街圩日,粉店的米粉在上午的十一到十二点这样就卖完了。

    不是街圩日的话,最多是到了下午的三、四点钟基本上就收摊啦。

    即使饭店还开门,来这里吃晚饭的人一般都很少。

    进入到八十年代以来,饮食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允许个人经营一些小买卖了。

    现在,街上已经有三、四家粉店了。

    林亚德承包的这间饭店最为“老牌”,应该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

    这两年在集市最热闹的老街中心地段开有两家粉店。

    在街尾下坡处的一棵大松树脚下,也开有一家。

    就这样,原来一家独大的粉店,市场份额被三波人分走了原来的“蛋糕”。

    可想而知,生意要比以前减少了很多。

    虽然他们新开的粉店比不上老牌的“山梨饭店”。

    但是,普通民众一两个月才到街上吃一次粉,基本上无法鉴别出哪家粉店味道的差异在哪里。

    他们吃粉,主要还是以填饱肚子为主。

    如果是为了图口味好一点的,当然就会首选到“山梨饭店”那里去吃粉了。

    林亚德看到爷爷来到了自己承包的饭店。

    他很热情地招呼着两人,先坐下来休息一阵子,然后,再去指导他的工人如何炸油豆腐。

    爷爷说,最多是跟着学几十分钟就学会了,关键是磨黄豆得出生豆浆之后,你加入石膏的量来决定的。

    如果你是做水豆腐的,用的就是熟石膏。如果是用作炸豆腐的,加入的就是生石膏水。

    做这两样豆腐的区别就在于加入石膏作为凝固剂,一个是要烧过的,一个是不需要烧的。

    再就是,用于做炸油豆腐的,就要把豆腐的水分压得干一些。

    最为重要的一个技术环节就是掌握油锅的温度和炸油豆腐的时间了,开始一两次,也许会做不好。做多几次就会好了,所谓的工多艺熟,就是这个道理。

    爷爷喝完茶水之后,他就跟着工人到豆腐制作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工作去了。

    茶桌上只留下了林亚德和杨辰两个人。

    “亚德叔,现在饭店的生意好做吗,还可以赚得到一些钱吧?”

    “现在看来还是基本上过得下去,一个月辛苦下来,也能有一两百块钱的收入。现在的粉店也越来越多了,往后要想像现在一样能够赚得那么多钱,恐怕就会很难了。”

    “两百块一个月,不少了,我爸他们一天也做十几个小时的工,一个月也才四十块钱这样。”

    “你做农工和做生意的不同,做农工的人,是身体累脑不累,做生意的人,是两样都累。每一天,不论是刮风还是下雨,天还没亮就要起来买猪骨头熬汤,而且赚的都是血汗钱。”

    “无论做哪一样,要想赚点钱真的是不容易。”

    “哪怕是很累,现在还不是很多人在做。所以,我就琢磨着如何增加一点花色品种,要不然,饭店迟早得关门。”

    说到这,林亚德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亚德叔,那你下一步还有什么其他的打算吗?”

    杨辰想通过他了解一下外面的市场行情,毕竟,他做饭店的,从各种渠道获得的信息,要比自己待着山角落强得多。

    “做饭店太单一了,我也想搞一些商品流通,如猪肉、活鸡鸭、新鲜鱼等。特别是一些品质高的鱼,可不那么容易找得到货源啊。”

    杨亚德抽了一口烟,摇了摇头说道。

    “亚德叔,你时常在山梨公社这里呆着,对这里的鲜活鱼市场的销售情况了解多少?”

    “杨辰,你也想销售鲜活鱼呀,要不然怎么会问起这件事情呢?”

    “我是想了解一下。”

    “以前可是听到我姐,也就是你的舅娘说过。你们家里没有鱼塘的呀,你怎么会有鱼来卖呢?”

    “我是没有鱼塘,我是帮一个朋友了解一下现在的市场行情如何,想帮他提供一些信息。”

    林亚德也相信杨辰说的话是真的,他的家里面也不可能有鱼塘。

    “我老实对你讲,如果你自己有鱼来卖的话,还是可以赚得到一些钱的。如果你是从别人的手里要来转卖,恐怕赚的不会多,甚至还会有一定的风险。”

    “亚德叔,这话怎讲?”

    “做任何活口生意都是有风险才有回报,就像养鸡,你也怕有鸡瘟。你转手活鱼,也怕天气热鱼缺氧死亡,搞得不好会血本无归。”

    “那你认为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办法是有,你得自己有鱼,然后自己有车,就是手扶拖拉机也可以。”

    “你说的拖拉机他们有。”

    “还有一点,就是得有增氧设备,最好就是别人到你的鱼塘去要鱼。这样,你的风险才是最低的。”

    “听你这么一讲,我就明白了。亚德叔,现在我也想问一下你,你想做活鱼买卖吗?”

    “赚钱的事情哪个不想做?我刚才不是和你讲了嘛,现在货源难找,你有的话,有多少我要多少。”

    “对鱼的重量方面有要求吗?”

    “那当然有了,草鱼得有三斤以上,鲢鱼一斤半以上,鳙鱼要两斤半以上,至于鲤鱼嘛,最小也要半斤以上的。”

    “也就是说,小鱼刚才你讲的规格基本上不收,或不好卖,是吗。”

    “对,是这样的。”

    “那如果我从朋友手上要过来,然后转给你,你能够给什么价钱呢?”

    “就按市场上的最高价,这样可以了吧。”

    “这样,你还有钱来赚吗?”

    “那是我自己的事情,这个方面你不用操心。杨辰,你忘了吗?我还有饭店要用到鱼咧。”

    “那我们如果谈得成,用不用签署一个协议呢?有了协议对大家都是一种约束。”

    “你想签协议也是可以的,但是市场价格随时都在变,这个恐怕也不是人为能够掌控的。”

    “那我们的协议就加上一条,叫做随行就市,你看好不好?如果不想合作了,就提前一个月告知对方。”

    “完全没有问题。”

    “那我们什么时候签署协议比较合适?”

    “等你看到鱼先再说吧,你在这里开空头支票也没有意义,你说是吗?”

    “亚德叔,你还真是一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老板啊!”

    今天,杨辰跟着爷爷出来这一趟,可谓收获不小。

    塘鱼有了销售渠道,杨辰承包队里的鱼塘和管理章佑为的两张鱼塘就信心大增了。

    至少,自己没有了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