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红土地上的春天
繁体版

第75章 一锤定音

    “杨辰,我知道你有不畏艰难险阻的决心,这也是我们生活在社会底层劳动群众应该有的朴实品质。你只要努力地去做了,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队长,你说得很对,勤奋和努力对一个人的成功与否确实很重要,所以,我就想趁着还年轻的时候,做出一点成绩来。”

    “杨辰,你能有这样的理想和抱负很让我欣赏。俗话说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看好你。”

    “郝队长,我也想提前了解一些情况,如果是我能承包到生产队里的这几张鱼塘,具体的承包事项和该得到的优惠政策有哪些呢?”

    “我知道你的想法。”

    “郝队长,你也知道,整个队部的人,我要是问别人,人家也不一定会告诉我。”

    “那些人,我知道他们心里面在想什么。在这里,我也不方便说什么。”

    “是的。”

    “在优惠政策方面嘛,我还是可以向你透露一些的,比如:你每一年要缴纳管理费两百元,到年底的话,每一家按人头计算,每人能够分到一斤鱼。”

    “全队的人头有多少?”

    “大人和小孩一共也就一百二十个这样。”

    “那我的待遇呢?”

    “你还是按队里面的职工参加工作的待遇来算,从下个月开始,就算你工作的工龄了。也就是说,到了年满六十岁的时候,也是有退休政策来享受的。”

    “这么说我也算正式工了?”

    “那当然,就是你每个月也有二十一块五毛钱的工资来领。今年,鱼塘里面的水底鱼也全是你的,包括鱼苗。到明年,就没有这个政策了。”

    “也就是说,从明年开始,鱼苗钱都是自己出了,对吗?”

    “是这样子,还有鱼塘周边的那几亩地就留给你种一些玉米或象草之类的。”

    “明白了。”

    “如果你想用手扶拖拉机,也可以给一辆你用,考虑到有时候要拉一些玉米或象草到鱼塘边喂鱼,或者拉一些鱼到街上去买。”

    “手扶拖拉机的开支和费用又怎样算呢?”

    “是这样的,手扶拖拉机加油算你的,维修费算生产队里的。”

    “怎样?这样说得够明白了吧。哦,还有一条,如果你需要资金来做投入,可以打一个请示到队部,先预支资金给你,到年底再扣回来。”

    “这些政策看来都不是问题,关键是这几张鱼塘里面到底有多少鱼,谁人也说不清楚。万一要是鱼塘里面没有鱼的话,我可就要贴钱做工了。”

    杨辰说出了自己心里面的担忧。

    “这三、四张鱼塘,按照每张塘有四百斤鱼来算,也应该有一千多斤。”

    “有那么多的鱼吗?”

    “这么多年不干塘了,应该会有。按照三毛钱一斤来算,你也有三百多块,已经足够交当年的上缴费用了。今年还剩下四个月,你只需要交七十块钱。”

    “郝队长,是每年上缴二百块钱,就要六百多斤鱼,每人一斤鱼就是一百二十斤,一共是七百多斤鱼,才能拿回我的一年工资两百五十八块的工资,对吧。”

    郝队长暗想,眼前这个家伙别看他年纪不大,还是有一定的经济头脑的。

    “我刚说出队里面的一些规定和要求,他就立即算出了效益比,真不简单。”

    “杨辰,你想想看,如果都没有一点责任和风险,这几张鱼塘的承包还轮到你来做吗?”

    “你说的也有道理。”

    “正是有了一定的责任和风险,才会让一些人望而生畏,不敢参与进来。这样,你才会有机会,知道吗?”

    “郝队长,这个方面为什么我就没有想到呢?所谓的利益与风险同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不愧为年轻人,头脑接受新事物就是快。”

    杨辰在心里明显感受得到,原来,郝队长为了自己能顺利地承包到鱼塘,也是费了一番苦心啊。

    “多谢郝队长的点拨,让我受益匪浅,也增强了我的工作信心。”

    “杨辰,你别看这几张鱼塘赚不了什么钱,只要你肯动脑筋,它的产值就会增加一倍以上。在这个方面,我这次回家探亲也了解到不少关于养殖方面的信息。”

    “还没听说过呢。”

    “人家搞的可是立体养殖,增加品种,在提高品质上下功夫。你做得好的话一个月两百块钱的收入也不是没有可能。到时你的月收入比起我这个队长一个月五十多块要强多了。”

    “郝队长,有这种可能吗?不过,你刚才说的话还是很鼓舞信心的。”

    “好了,由于时间关系,我一下子也讲不完,以后我们再慢慢地聊。不过,我还是真心希望你能够顺利地承包那几张鱼塘。”

    “那队部里的其他人会不会从中作梗或是提高标的价格啊?”

    郝队长当然知道杨辰想说的是哪些人。

    “他们是不敢从中作梗的,这点,你尽管放心好啦,今晚,我们就先谈到这里吧。”

    “那好的,郝队长你坐了两天的车也累了,还是早一点休息吧。”

    ……

    早上,胡会计一来到队部,就看到了郝队长已经在办公室里面了。

    “郝队长,不说回去过十几天的探亲假啊,这么早就回来了,是不是不放心队部里面的事情啊?”

    这个胡会计不愧是一个“老狐狸”,一大早就开始试探自己的顶头上司。

    “家里也没有什么事,在家里住了三个晚上,每天无所事事的,所以就提前回来了。再讲,人家各个队的鱼塘转为个人承包的事都基本上搞清楚了,我们生产队算是拖了后腿,要尽快落实好这个事情才行。免得到时,我们又要被上面点名批评了。”

    郝队长知道,有点事情还是先跟这个会计先通气还好一些。这个“老狐狸”,他是会把话传递到钱永信那里的。

    如果钱永信没有什么意见,他也会通过胡会计的说话和表情展现出来。

    因为填补出纳这件事情,钱永信已经占到了“便宜”,估计在承包败生产队鱼塘这件事情上,他是不会再干预和插手了的。

    毕竟,他是这个队的二把手。

    很快,鱼塘承包的海报就张贴了出去。

    几天的时间过去了,队里的反应平平,几乎没有人对这几张鱼塘感兴趣。特别是里面的条款规定,相当于是自己贴钱去管理鱼塘。这种“亏本”生意,没有哪个愿意去做!

    到了第五天,才有三个人报名。一个是张澜,一个是汤原,还有一个就是杨辰。

    面试由副队长钱永信,会计胡依裁,还有钱晓莉三个人负责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