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红土地上的春天
繁体版

第53章 品茗聊天

    杨辰回来后,下午也基本上没有什么事情来做了。

    他索性躺在藤椅上,看了一下杨高送给他的那本《四大家鱼养殖技术》。

    看着,看着。然而,没过多久,他就感到一阵睡意袭上头脑。

    只是一下子,他的头一歪,就靠在藤椅子上睡着了。

    原来手上拿着的书本,也跟着滑落到地下……

    他一觉醒来时,家里的挂钟已经指向了下午的五点多钟。

    他伸手把掉在地上的书本捡了起来。

    今晚就吃个早饭吧。

    吃饭过后,他打算再去找队长聊一下看。

    自己好几天都不在家了,也不知道生产队里的情况有了什么新的变化没有。

    饭菜也是和平时煮的一样,一菜一汤。

    虽然简单了点,只要能够吃饱就行。

    寻常百姓人家,讲的是细水长流。

    就是以自己家里目前的经济状况,你要是想吃得跟前两天在老祖居那里一样好的话,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才下午七点半钟这样,全家人就已经吃饱晚饭了。

    杨辰抬头看了一下西面,太阳还没有完全落山。它的余晖,映红了天边的云彩。

    这个时候,可能有的人还在外面做工,有的还没有煮饭呢。

    他到爷爷的住所那里聊了几句话后,就独自地朝着两边都种有防风林的大路走去……

    刚吃饱,去散步,放松一下筋骨也好。

    一些树叶茂密的树木上,鸟雀们已经开始返回巢穴。

    它们一边观赏着西面美丽的晚霞,一边在树顶上交头接耳。

    巨大的树冠上,传来了叽叽喳喳的鸣啾声。

    它们在分享着一天的快乐。

    与小鸟们不同的是,此时人们可能还在地里挥汗如雨呢。

    傍晚的气温相对于中午和下午来说,温度下降了不少。

    此时,时间虽然已近黄昏,但是对于做农活的人来说,也还是做工的好时机。

    时间就算不长,做得一点算一点。

    与土地打交道之人心中的苦,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杨辰沿着林带走了两公里多就转头了。

    天黑后,特别是将要全部黑下来的那个时间段,野外的蚊子显得特别的凶狠。

    它们也知道,一旦有机会,一定要把它们进攻的对象狠狠地咬上一口。似乎只有这样,它们才不至于晚上被“饿”醒。

    此时,在这条大路上,有两、三个做工的人肩上扛着农具,收工回来了。

    忽然,杨辰的身后传来了隐隐约约的声音:

    “前面走着的那个人,不是老杨头家的杨辰吗?我看他走路的动作有点像。”

    “不是吧,我听说这对爷孙俩不知道跑到哪里去‘闷骚’了!外面那么好玩,他们哪里会舍得回来那么快?一定是你看走眼了吧。”

    “虽然我看不清是谁,但是除了像杨辰这种身高的人,全队也没有几个,不是他是谁?你说外面好玩,没有钱呀,连白开水都喝不上!更不用说又要吃,又要住的。就算是你开银行啊,也要被用光。”

    走在杨辰后面的那几个长舌女人,她们在谈论别人的是非时似乎毫无顾忌,甚至还怕别人听不到呢!

    杨辰才不会去理会她们。

    若是扯是非的口水能够淹死人,遇到跟自己有意见的人,他们就不用捞起手臂来干架了。

    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事情。

    最好,就是连她们要走的路也一起走了。

    最后,让她们无路可走!

    ……

    回到家里,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被太阳烤晒了一整天的大地,此时,地表依然还没有释放完温度。人走在上面,还有一股热气扑上人的脸颊。

    不过,它的温度要比下午的时候低了不少。

    当他经过郝队长的门口时,杨辰下意识地朝着里面看了一眼。

    郝队长一个人在家!

    几乎同时,郝队长也看到了杨辰。

    他犹豫了两秒钟。

    是迈步走开,还是原地不动留下?

    “杨辰,干嘛不进来坐一下啊,我也想和你聊一下呢。”

    这下,就是想走也走不了啦。

    人家队长都先开口了,你还能走到哪里去?

    再说,自己本来不就是打算今晚找队长了解一下近段情况的吗?

    “郝队长,你吃过晚饭了吗?”

    杨辰一边向着队长的家里走去,一边与他问候。

    “吃过一阵子了,你就进来家里坐一下吧。”

    杨辰用眼睛“扫描”了一下。

    队长面带笑容地回答杨辰的问候。

    他说话时,一双眼睛几乎眯成了一条缝。

    杨辰刚在他的对面坐下来,他就起身为杨辰倒了一杯原先已经泡好了的茶水。

    看来,郝队长还是有饭后喝茶的习惯。

    至于有的人说,饭后喝茶不好。

    到底好不好,自古以来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总之,自己喜欢就好。

    “杨辰,喝茶水习惯吗?”

    “郝队长,喝得惯,喝得惯……”

    没想到,此时,杨辰不知何故,说起话来,竟然有了一点“口吃”。

    “只是还没有辨别出好,还是不好的茶叶来!”

    杨辰赶紧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没有好与不好之分,合适自己的口味就好。我也就一个普通的人,也没有机会和经济能力,去购买更好、更高级的茶叶来喝。所以呢,也就无法得出权威的定论。”

    郝队长毫无保留地阐述自己对喝茶的观点。

    杨辰虽然没经常喝茶,但是前两天跟国励二伯父在茶楼里喝的茶,和现在郝队长家里喝的茶,两者的差异不是那么一丁点。

    此时,在郝队长的家里,他当然不够“透露”出自己喝过“好茶”的事情。

    “喜欢就好。”

    没想到,郝队长的观点与杨辰的基本上一致。

    “杨辰,这两天都不见到你,是去了哪里游玩啊?”

    “郝队长,你也知道我们家里面的情况,我家哪里有什么经济能力供给我出去游玩啊?我只是和爷爷回老家玩了几天。”

    “哦,原来是这样的。”

    在郝队长的心里面,估计他也会认为杨辰回的是桐响玛村的那个老家。

    回这个老家,才二十多公里,而且有一半的路程是走路的。

    回一趟老家,当然不用花什么钱,也符合杨家的日常开支范畴和承受得起的消费能力。

    从队长拐弯抹角的询问中,杨辰隐隐的感觉到。今晚,他一定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跟自己讲。

    从队长说话的眼神和打探他外出的情况来看,只是队长觉得和杨辰讲这个事情的时机和火候还没有到。

    所以,他说话的进程是不急,慢慢来。

    先走完这步,再到另一步。

    队长本人呢,他也从杨辰说话时吞吞吐吐的表情中猜测到,今晚,杨辰是有意来找他了解或是打探某些方面情况的。

    他走上社会这么多年,大小事情也经历了不少。就像看了一辈子牛的人所说:“当牛的尾巴一翘,我就知道,它拉的是硬屎还是烂屎一样!”

    这就是人家对事物的洞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