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红土地上的春天
繁体版

第37章 外公找菜

    姑姑帮着爷爷拿着担子和行李拿进房屋里。

    杨辰也跟在姑姑后面一起走了进去。

    进到屋子里,杨辰才看到昏暗的屋内,凳子上坐着一个40来岁的男子在那里抽旱烟。

    姑姑放下行李后,她扭着头对着这名男子说:“是我爸和外甥杨辰来了。”

    这时,杨辰才突然意识到,眼前这个坐在凳子上独自抽着旱烟,连自己的岳父来到了家里,也不出来迎接和打一个招呼的男人,可能就是姑丈了!

    刚才在门口的谜团还没有解开,现在进了门口后,又遇到了一团更加浓重的迷雾。

    眼前的一切,让杨辰这个涉世未深的小青年顿时懵比了!

    正当杨辰一头雾水的时候,姑姑转过身来,对着杨辰说道:“这个是姑丈。”

    杨辰面向这个坐在凳子上无动于衷的男人不咸不淡地叫了一声:

    “姑丈”。

    明明听到杨辰的声音了,可是并不见他回应着。

    他只是抬起头来看了一眼,表示听到杨辰的叫唤。

    随后,姑姑招呼着爷爷和杨辰到厨房吃一碗米粥,先垫一下肚子。

    姑姑知道他俩走了五个小时的山路,肚子早就饿坏了……

    走这条路,又上高山又下陡坡,期间所消耗的体力,姑姑自然是深有体会。

    近几年来,几乎每年的春节,她都独自一人回去看望自己的父亲。

    看见两人吃了粥以后,姑姑让自己的父亲休息一下。

    稍后,姑姑对着爷爷说:“爸你今天突然到来,家里也没有什么菜。今晚只能吃青菜,将就一点就是了。”

    爷爷说道:“没事,我又不是来做客的。杨辰读书毕业了,我只是带着他来这里打一个转,明天就要离开了。”

    “爸,你也知道我们家里穷,连一只鸡都没养有,也没有鸡蛋来吃。今年我养了几只鸭子是准备留到农历七月十四才吃的。鸭子现在也长大了,本来今天晚上可以吃一只的。可是,现在这些鸭子还在小河里游水,找东西吃。白天要想抓它,也是很难抓得到。”

    姑姑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招待好眼前这个一把屎一把尿养大自己的父亲。

    可是,自己现在的状况,简直是家徒四壁啊!

    姑姑一脸无奈地叹息道。

    “现在都下午六点多钟了,就是抓到鸭子,也要一个多小时,才能把一只鸭子完全处理好。而且,天很快就要黑了,处理鸭子,又要拔毛。从时间上说,肯定是来不及了。

    爷爷边说边安慰着姑姑。

    “凤玲,你不要自责,也不要难过。我知道你养了这么多的小孩子,已经倾尽所有了,哪里还会有多余的钱来买菜?家里面有什么就吃什么吧,都是自家人,用不着这么客气!”

    知女莫如父!

    父亲知道女儿的家底,能够养活这一大家子的人就已经很艰难了。

    爷爷用宽心的话,安慰着自己的女儿。

    看到自己一手养大的女儿过得那么艰难,老实说,作为一名父亲,他的心里面也很难过。

    想到这里,他感到心里面有一种无尽的酸楚。

    要不是他强忍着内心的情绪,说不定,自己眼中的泪水早就会夺眶而出……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爸,等下我马上就去安排晚饭了,自己家的菜地里面,还种有一些青菜。今晚,只能是吃饭填饱肚子。明天早上,再关好一只鸭子不放出去,到中午就可以处理来做菜了。家里面的确实很困难,也只能这样安排了。”

    姑姑对自己的父亲全盘托出了她的想法。

    “凤玲,等下我和杨辰到下面的小河去网鱼。刚才我们经过河边时,看到有不少的鱼在那里游动、觅食。我拿渔网去网个把小时的鱼,今晚就会有肉来吃了。”

    爷爷胸有成竹地对着女儿说着自己的想法。

    说完,爷孙两人就拿着渔网和装鱼用的鱼篓,直接朝着小河的方向走去……

    走到小河边,爷爷选好了下网的地点后停了下来。

    他拿出了渔网,稍作检查后便准备下水网鱼。

    “杨辰,这次你不用下水。这里的小河水面不宽,河水也不深。你呀,就在岸上等着就可以啦。”

    爷爷对杨辰吩咐了一下。

    “好的,爷爷,我知道了。”

    杨辰在一旁回应着。

    此时,爷爷手里正在拿着渔网,在他认为是最合适的地方下网。

    以他多年网鱼的经验和独到的眼光,今晚网鱼一定收获不菲。

    看到爷爷一步一步地在手中移动着自己的身影,他的动作是那么娴熟,又是那么洒脱自如。

    不得不说,他对周边环境的洞察力和应对措施,真的是让杨辰佩服得五体投地。

    时间再回到两天前,他就已经做到了未雨绸缪。

    从昨天的在“翁屋寨”村旁的小河边下网,网到鱼之后晚上进表姐家煎鱼吃饭、住宿。

    那种思路,那种考虑问题的成熟和稳重程度,简直就是一气呵成。

    进到主家,并没有从实质上给家主增加太多接待上的麻烦。

    自己找得一些鱼进去煮来吃,相当于借下锅头来煮菜,家主也落得一个顺水人情的好名声。

    今天爷爷来到自己的女儿家,他又将故伎重演,复制着他屡试屡爽的老套路,老做法。

    在杨辰沉浸在漫无边际的遐想中,爷爷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杨辰,看来今晚的收获还是不错的,你看,我才放第一网,就得到了一斤多的鱼。等下再放两次网,看来也会有三到四斤的鱼来做晚餐的菜哦。”

    爷爷有点兴奋地向孙子报告着他的好消息!

    杨辰一眼看过去,果然像爷爷说的那样。

    此刻,他正在水里忙得不可开交。

    “爷爷,用得着我下水去帮忙解下鱼来吗?”

    怕爷爷听不见,于是,杨辰大声地对着他喊着话。

    “不用啦,这些多是‘蓝刀鱼’,它们卡网后比较容易解开。不想把渔网放过夜,虽然得到的鱼多,但是,被渔网卡住的螃蟹、泥蛇、水蛇之类的动物多了,解开它们身上的渔网线就要花费很多的时间了。”

    爷爷不愧为网鱼“老手”,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有条有理,节奏明快的。

    很快,爷爷又拿着渔网,转移到另外一个适合放网的水域。

    也可以这么说,他是在选择有“行情”的水域下网。

    第二网只放了十多分钟,也得了一斤多的鱼。

    爷爷继续说道:“我们再放一网,就回去了。现在,天色也已经快黑了,要抓紧时间。等回去处理好鱼并清理内脏,还要花一点时间呢。”

    不得不说,爷爷的头脑简直就像是一台计算机一样。

    不论做什么事情,都好像是事先编有他既定的程序,几乎达到分秒不差的“精准”地步!

    通过这两天与爷爷的接触,更是让杨辰深刻地认识到,社会真的是一个“大课堂”。

    在这个“大课堂”里,有很多东西,是你在学校里无论如何也所学不到的。

    晚餐正像刚才姑姑说的那样,家里没有什么肉菜。

    爷孙两人网得到的鱼看上去有三斤多。

    这些鱼,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今晚餐桌上的“主角”!

    就算把这些鱼全部摆上桌,也是不够吃的。

    今晚吃饭的人也多,姑姑、姑丈,表弟表妹,四男三女,再加上爷爷和杨辰,一共是十一个人。

    鱼煎好后,配上炒黄豆,酸笋,辣椒和蒜苗。

    最后,把它们混合在一起焖煮。然后,起锅。

    这样搭配,就可以煮成满满几个大海碗的酸笋黄豆鱼。

    桌子上,除了鱼之外,还有一大盆的苦麦菜与韭菜煮的汤,再就是甜笋炖清汤。

    甜笋炖汤,本来是这里的一道特色菜。

    甜笋是这里的特产,烹饪的方法和种类很多。

    像甜笋配肉类来炖汤,多用于年关或遇到有客人来时,家里才会烹饪。

    这道菜,是配上肉类或骨头在一起小火久炖,才算是绝配。

    眼下,这道菜没有任何肉类来搭配,自然就缺少了它的“灵魂”。

    没办法,人穷能填饱肚子就已经不错了。

    有谁闲来无事,去空谈什么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