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红土地上的春天
繁体版

第33章 十八排

    在不知不觉中,爷孙俩来到了这段路程的最高处——“十八排”。

    “十八排”,只是以前的一个说法和地标。

    按照老一辈人的说法,人走到这里,体力会消耗很大。路人会选择在这里稍作短暂停留,以补充一下体力。

    有人在这里休息时,闲来无事,就数起了前面的崇山峻岭。

    结果,一共数出了纵横交错,长短大小不一的山脉,一共有十八条。

    这就是“十八排”的由来。

    当地的人走过这条路时,叫做“过界”。

    从山脚走到这里,意味着已经走到了一半路的路程,也就是有七公里多了。

    这里也是“过界”人行道路的最高点了,海拔高度有六、七百米。

    走在这段路上面,一点也不觉得是走在山顶上。

    相反,倒是感觉走在平地一样。

    这段相对平坦的地段有几百米长。

    站在这里,人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看云海,观松涛,闻鸟鸣,听风吟,可谓是别有一番情趣。

    走上“十八排”没多久,行人就会看到路边有一块三十多厘米见方的石头,上面刻有“十八排”三个字。

    杨辰看着石头上的字,让他感到很奇怪:

    “爷爷,是谁闲来没事干,来到这么远的地方,而且还在这里刻上几个字啊?”

    “不是别人闲来没事,而是人家在这里做的一个‘记号’。以前这里是荒山野岭,是我们这边山脚下的一对夫妻上山开荒种林。后来,他们才叫人在这里刻上石碑的。”

    爷爷说出了这块石碑的“前世今生”。

    “那你的意思是,这块石碑也是有故事来讲的咯?”

    “没错,本来是没有故事的,后来就变成有故事了!”

    “此话怎讲?”

    “这事说起来话久长了,这得要从十多年前说起。在七十年代初期,灯影村旁边的蒙屋村有两个蒙姓兄弟,因为房屋的宅基地问题发生了纠纷。两兄弟刚开始只是斗嘴、吵架,后面就发展到动起手来了。他们的父亲见状便冲上去想拉架,父亲和哥哥以为这个弟弟这下会停住手了。没想到,这个弟弟对父亲和哥哥照打不误,导致了他的父亲和哥哥都受了伤。”

    “那后来怎样了?”

    “后来嘛,他们父子三人争吵和打架的声音越来越大。左邻右舍得知情况后,赶紧跑来拉开这个弟弟,一场父子间的打架才得以停顿下来。如果没有人来劝阻,那么,被打的人会伤得更重!”

    “说起来,父子之间怎么会打起架来?”

    “平时是不会打的,但是当时两兄弟都正在气头上,哪个还会去考虑后果如何?”

    “那么,后来结局怎样?”

    “又能怎么样?一家人对打架这件事商量不下去。后来,他们又找到了村干。这种家事,村干的人也不好怎样去协调、处理,没有谁愿意去趟这趟浑水。村干的人说,你们去找大队的人说看吧。”

    爷爷说,其实村干的人是哪个都不想得罪。都是乡里乡村的,低头不见抬头见。若是处理得不好的话,以后会麻烦不断……

    “看来村干的人做事不是胆子小,而是在推诿,在踢皮球啊。”

    “没错,他们到了大队,调解结果嘛也跟去村干找调解时差不多。大队干说,家和万事兴,你们这件事属于家务事,我们也不好处理,你们还是先回家吧!”

    大队干的一句话,就把这件事推得一干二净。

    “这个本来就是不大不小的一件事情,可是这一家人没有谁愿意让步。要是谁让步了,以后还怎样在村里面见人啊。”

    “说到底,还是放不下面子。”

    后来,一个女队干最后说了一句话:“你们还是回去冷静一下,等过几天大家气消了,就没事啦。”

    这也是给这一家人一个台阶下。

    大队干都这样说了,他们也只能打道回府。

    “几个人回到家里后,可是,事情并没有完。父亲说,若是不‘收拾’一下这个浑小子,我这个做父亲的,以后还有什么颜面,在村里面和族人面前抬起头来?”

    爷爷对当时的情况也还算是比较了解的。

    “真的是针尖对麦芒,两不相让!”

    “到后来,族长也来了。可是,也没用。”

    他们的父亲一再坚持把这个不孝子赶出家门才解气。

    听见老头子要赶自己出家门,谁知道,这个有着犟牛脾气的小儿子也并没有向父亲求饶。

    “走就走!我有手有脚,你以为把我赶出去,就能够饿死我吗?”

    第二天,这个弟弟就带着老婆,卷起包袱,来到了“十八排”这个地方“定居”了。

    “这个做父亲的,还真是狠心。”

    杨辰听了,有点像在打抱不平。

    “如果这个儿子肯祈求父亲原谅的话,也不会走到这个地步。”

    爷爷平淡地说道。

    “后来,公社和大队的人也知道了这件事。他们的意思是,这样也好,那里本来就是‘三不管’地带。自古以来,我们和周边的县域地界就没有明显的标记。他们去那里居住和开荒种树,对我们县来说还是好事情。”

    十多年来,他们起早贪黑,成功开荒种植了几百亩林地。

    对外也有人简单称为“十八排林场。”

    “那么说,这个蒙家小子不就成了‘功臣’了?”

    “想得美,可谓树大招风!自从这对夫妻在这里居住生子、开荒造林之后,他们的所作所为慢慢地引起了邻近县份的重视。人家的财力雄厚,再加上地方负责人的重视。很快,人家邻近县就在这里成立了一个林场,叫‘锦钿林场’。这也相当于别人对外‘宣誓主权’一样。”

    “也就是说,久而久之,这个林场的归属权就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实了。”

    “大概是这样。”

    “说来说去,到头来,土地都是国家的,个人只是有经营和管理权。”

    “这种地方,给多少钱我都不愿意待在这里一辈子,还真是难为了蒙姓一家人。”

    杨辰有点不屑一顾地说道。

    “如果不是被逼得走投无路,你以为他又愿意来这种地方吗?上山一次都要将近三个小时。就像《水浒传》里讲的一样,若不是被逼上绝路,有谁想上梁山的道理一样,人生从来就没有回头路。”

    爷爷口若悬河地说道。

    “爷爷,真想不到。简简单单的‘十八排’三个字,竟然有那么多的传说和故事在里面。”

    “人生本来就是一部字典,就看你留不留去翻阅它。就像这山顶一样,你以旅行家的眼光来看它,它就处处是风景。如果你以居家的角度来看,它就是穷山恶水或悲凉世界。评判它的好与不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对生活的态度。”

    “爷爷,我的天呀,难不成你已经成为了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了。本来很简单的东西,却给你悟出了那么多的大道理来,佩服,佩服!”

    “算不上什么大道理,我只是随口说说而已。”

    一阵清凉的山风袭来,杨辰身上的汗水被吹干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