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红土地上的春天
繁体版

第31章 吃马肉

    为了提振杨辰的精神,爷爷还讲起了三十多年前,自己一个人独自走过这条山路和吃马肉的故事……

    那是1945年初,当时有三十多个侵略华夏的萎国士兵经过这条崎岖的道路。

    他们的战马,因为长时间的奔袭而疲惫不堪。走在这陡峭不平的山路上,失蹄掉下了山崖后摔死了……

    后来,人们才从官方的信息中得知,这是一伙从粤省上来增援柳市的士兵。

    据说,这些人马已经连续行军了好几天。

    经过长途跋涉和忍饥受饿,他们早已人困马乏。

    战马的马蹄一般都钉有铁掌,目的是为了让战马的蹄子,也就是它的甲壳免受磨损。

    一旦损坏后,马匹就不能走路了。

    这种钉有马掌的战马,若是走在泥土或砂石的道路上,就能显得出它的优势。

    而一旦走在光滑的石头上,就会变成它的劣势。

    那天,一名士兵用手牵着马匹走在这又圆又滑的石头路面时,其中的一匹高头大马就因脚下打滑,跌下山崖。

    随着“咕噜”的一声响起,这匹战马很快就消失在这一伙人的视野中。

    当时,全靠牵着马的士兵反应快,及时扔掉了缰绳。要不然,他也就会跟着连马带人一起摔到悬崖下面。

    从这么高的悬崖掉下去,不说是马,就是猴子恐怕也是凶多吉少!

    这队萎国鬼子知道,一旦有人或者动物从这里滚下去,都不可能会有奇迹发生。

    他们除了本能地往悬崖深处看了一眼之外,已别无他法。

    回应他们的,只有深谷下哗啦啦的流水声。

    当时,有不少人知道了萎国士兵有一匹战马失蹄,在双龙峡谷的悬崖处掉下去,最后被摔死的消息。

    可是,知道这个消息的人,却没有一个人有胆量敢前去把马肉割回来食用。

    杨辰的爷爷得知这个消息后,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带上了一把锋利的砍柴刀。一个人独自前往萎国士兵战马摔下的山谷,寻找那匹从半山腰摔下来的战马。

    从玛村的家里出发,一个多小时以后,他来到了战马出事的地点附近。

    战马出事的具体位置?他根本就不知道!

    他只能估计战马出事的大概位置,一时间,连自己也无法判断准确的地点会在哪里。

    他停顿了一下,然后用眼睛扫了一下高处的山势和地形地貌。

    没多久,他就看出了倪端。

    他认为,既然士兵的战马会出事,一定会是在这条路的险峻之处。

    再就是,战马这么一个庞大的物体滚落下山崖,道路下方的树枝或植被肯定会被刮断,地面上会留下碰撞、刮扯的痕迹。

    根据这样的分析和判断,寻找战马摔下的地点和范围就会缩小。

    有了这样的思路之后,他边找边看。

    他自信地认为,凭着自己的判断和分析,一定能够找得到战马出事的确切地点,以及落下的具体位置。

    功夫不负有心人。

    几经周折,他终于在一个植被茂密的山谷下找到了这匹已摔死的战马。

    不远处,就是奔流不息的双龙河。

    看到了费尽周折后找到的战马,他如同一个猎人看见猎物掉进陷阱那样兴奋不已。

    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割下这匹战马的肉,挑回去给全家充饥,饱吃一顿!

    这是一匹枣红色的高头战马,它的身高将近有两米高。

    不用说,这匹马少说也有六、七百斤重。

    由于山高路陡,最终,爷爷只是选择了这匹马身上肉最多的地方下手。

    只见他从竹篓里拿出了砍柴刀,三下五除二就割下了四条硕大的马腿。

    他把割下的马腿分为两组,然后用绳子将其绑好。

    接着,他弯下腰,这些捡便宜得到的“战利品”就被他用自己带来的扁担挑回了家里。

    回到家中,他找来秤杆一称,好家伙,这四条腿的马肉足足有八十多斤重。

    看着家里有这么多的马肉,爷爷的心里盘算着,这些肉够全家人吃上好几个月了……

    爷爷说,士兵的这些战马,平时作为长官的“座驾”,它的伙食比一般人吃的还要好,马肉的味道自然很鲜甜。

    也许是穷怕了,还是家里面太长的时间没有闻到肉腥味了。

    现在,家里有了不用钱买的肉,就算是胡吃海喝几天也没有必要吝啬。

    当晚,特别是爷爷,从马肉一上桌,就放开肚皮大吃一顿……

    没想到,第二天早上天还没亮,他就觉得鼻子痒痒的,五脏六腑感觉特别难受。

    他拿起毛巾,走到水缸边舀了一勺水来擦脸,没想到,自己的鼻子竟然出血了!

    看到眼前的情形,这个时候,爷爷才真的慌张了起来……

    他扔下毛巾,一转身,便赶紧跑去问郎中。

    郎中说,马肉本身就属于“燥热”类的食物。还有一个最致命的原因,就是你吃得太多了!

    郎中的话,像一声炸雷,瞬间将他震醒了……

    听到郎中这么一说,他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没多久,他拿着郎中开的几幅“泻火”凉药之后便离开了药铺。

    回到家里,他自然不会把自己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挑回来的马肉扔掉。

    再后来,他把所有的马肉切好,然后再放入了足够的食盐来腌制,留着以后慢慢吃。

    “饱死,总好过饿死!”

    说起当年吃马肉的事,爷爷有些自豪而又无奈地说道……

    几天过后,本村和周边的村民,不知从哪里知道了杨辰爷爷从双龙山沟挑回了几十斤马肉的事情。

    看到别人锅里面有肉来吃,而自己的家里还是萝卜干和头菜送粥,一些人心里开始不平衡了。

    以其说是羡慕别人,不如说更多的是嫉妒。

    于是,便有村民自发组织了几个身强力壮的人,他们也要像杨辰的爷爷一样。

    这些人发誓,要亲自到双龙沟里去一趟,一定能够把马肉挑回来,也让全家吃个够!

    只可惜,这些一心想着把马肉吃个够的人。当他们费尽周折找到死马的时候,看到的是,那里只剩下了一堆发臭的内脏和骨架。

    仅几天的时间,这匹摔下悬崖的死马早就成为鬣狗、野猫和山鹰们的美餐了。

    看到无数的绿头苍蝇爬在战马的骨头和内脏上,这些人只得失望地离开了。

    回到村子里,这些人再一次成为了人们嘲笑的话题;

    “你们看到玛村的杨开明挑回了几十斤马肉,一个个像输红了眼的赌徒。没想到你们走得腰酸腿疼,还被刺蓬刮花了手脚。到头来,只是看见一堆臭肉和一大群绿头苍蝇!”

    隔壁花落村村民覃阿六,把本村那几个也想吃马肉的人狠狠地取笑了一番!

    “人家有吃肉的命,你们只是有闻腐臭的份。还是认命吧,乖乖地在家里耕田种地!”

    在场的油榨村村民银日广也在跟着附和一番。

    杨辰爷爷说,那些后面想去割马肉回来吃的人。如同死马现场的绿头苍蝇一样,被知道原委的村民们数落得乱飞乱窜,无地从容。

    不得不说,那次割马肉的事情,杨辰爷爷算是幸运的了。

    他的幸运得益于信息准,胆量大,行动快。

    而在爷爷后面才行动的那些人,基本上就是属于“马后炮”了。

    有关爷爷吃马肉的事情,一时间,在老家村庄周边的人群中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和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