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红土地上的春天
繁体版

第17章 砍的不是你

    仲夏时节,艳阳高照,暑气逼人。

    忙乎了一个早上,还没开始走动,爷爷的额头上就已经浸出了一颗颗黄豆大小的汗珠。

    他拿起毛巾擦了一把汗,然后,又把它放在扁担上,方便在行走时用来擦汗。

    爷爷挑起他的货郎担子,离开家里,朝着东边方向出发了。

    走到房子东边的封山头,爷爷朝着那两蓬长势茂盛的竹子看了许久。

    这是许多年以前,父亲种下的撑篙竹。

    这些撑篙竹的生命力很强,父亲当时种下两根竹种子,现在已经繁殖得有一个小房间那么大蓬了。

    父亲种这些竹子,是想着方便留着自己使用。

    平时得空的时候,就砍下竹子晾干,做几张竹子凳子来坐,或送几张给亲朋好友。

    这些竹子自家是用不了那么多的,也有本生产队的人偷偷去砍来晾晒衣服,或到了年关挂几块腊肉、腊肠。

    看到自己辛辛苦苦种下的竹子被人砍伐,父亲心里肯定不高兴了:

    “你要砍竹子来用,干嘛不做声,搞得像贼一样,偷偷摸摸的。你如果开口要砍竹子,有谁不给你砍呀。”

    没有办法,哪里都有贪小便宜的人。

    父亲明明知道是谁把自家的竹子砍了,他自然不会当面去点破人家。

    都是一个生产队的,人肯定是认识的。

    因为在整个生产队里,唯独就是杨辰的父亲种有这种竹子。

    谁家把这种竹子拿来晒东西,自然能一目了然。

    吃点亏没算什么,父亲不愿为了几条竹子伤了和气。

    再往前走五十米,那里长有几棵饭碗粗细的枇杷果树。

    枇杷果树是杨辰的父亲在1977年种植下去的,一共种植有二十多棵。

    种植枇杷果树的地方,就是杨辰他们家原先居住的房子。

    这里是生产队原来的食堂,始建于1956年,全都是用自己打的泥砖建造。

    房屋的跨度很大,宽度有十二、十三米,房子的三角骨架主梁是用直径三十多厘米的大条杉树木来做。

    可是,这种房龄不算很长的建筑,却在1976年遇到大洪水时,在水中两天两夜的浸泡中倒塌了。

    洪水过后,这一栋泥砖房子也变成了废墟。

    当人们慢慢地把大梁和木板搬走之后,杨辰的父亲就开始着手清理废墟,并在那里种下了二十多株枇杷果树苗。

    那时候,杨辰的父亲还在工作岗位上。他是利用星期天和其他业余时间,花费了很多人力,才把废墟的砖头和瓦砾清理走。

    接着,他就到街上去买来果树苗种植在这片土地上面。

    别看种植这几十棵树苗,也是经过一番艰难和曲折。

    杨辰听父亲说过,他在清理这片废墟时,就被上一任的队长老婆巫盛殷泼了一大瓢冷水。

    那天,队长老婆刚好经过这里。

    当时,她的肩上扛着一把锄头。

    看样子,她是去做工或者看田水路过。

    或许,她是出于内心的好奇。

    或许,是不能容忍别人以后过得比她好。

    总之,这件与她毫无相干的事情,还是让她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

    她停下来后,并不是以关切的口气说:“老杨啊,你那么勤快呀,种上果树,以后我们就有得来吃了哦!”

    没想到,队长老婆却是抱着另一种想法和态度来说话。

    巫盛殷说道:“老杨啊,你种这些果树干嘛,还不够小孩子拿来吃呢。”

    杨辰的父亲答道:“我种这么多的果树,小孩子能拿得了多少?剩下的,留给我的孙子吃不行吗?”

    没想到,队长老婆听到这句话就发火了!

    “老杨,不是我说你,你四个儿子一个女儿。你们家那么穷,你儿子能娶得到老婆吗?你有当爷爷的命吗!”

    听到队长老婆这么说,杨辰的父亲并没有生气。

    而是这样回答了她:“有没有爷爷来当,是由老天爷来决定的。天底下每一棵草的生长,都自然会有一滴露水来滋润它。”

    听到杨辰的父亲这样一说,队长老婆顿时被怼得哑口无言。

    她扛起锄头,闷着一肚子气,头也不回就走了。

    其实,要说队长家境也不见得好到哪里去!

    他育有两男两女,六口人吃饭。

    杨辰家里是四男一女,再加上爷爷和父母,八口人吃饭。

    队长家两个人领工资养四个小孩。

    杨辰家是两个人领工资养五个小孩,加上爷爷一个家属。

    队长工资四十五元一个月,他老婆三十五元一个月。

    队长家是八十元养六口人。

    杨辰父亲工资四十一元五角一个月,母亲三十一元五角一个月

    而杨家总收入是七十三元,却要养活八口人。

    这就是队长老婆诋毁并挖苦杨辰父亲家里穷的原因。

    这也是他老婆在别人面前,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的底气。

    杨辰父亲种下的枇杷果树,到了第四年就开始挂果。

    虽然枇杷果树已经挂果,但是,辛辛苦苦栽种的果树并没有给杨辰父亲带来喜悦。

    相反,居住在距离果树约一百多米的秦姓人家,因为他家一个读小学的儿子爬到树上摘果子来吃,一不小心就从树上摔了下来。

    这下麻烦来啦。

    小孩的母亲收工回来后,得知自己的小孩爬树摘果子吃,从树上摔了下来。

    这位母亲不是在第一时间去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要去随便摘别人种植的果来吃。

    看了看孩子并没有什么大碍后,她就捞起衣袖,怒气冲冲地跑到杨辰家,对着他父亲就大骂一通。

    她站在杨家厨房门外大声骂道:

    “老杨头,你给我听着。如果不是你种这些果树,我家的孩子会从树上掉下来吗?你种的这些果,是在害人呢!”

    杨辰的父亲听到这位生产队里有名的“泼妇”,竟然跑到自己的家里来“骂街”“告状”,并不理会她,任由她耍泼。

    他父亲知道,公理站在自己这边,这种“状”,她要告到哪里,自己都不怕!

    这可是整个生产队出了名的泼妇,“吵架王”!

    一般人都不敢招惹她。

    她的名字叫做骆瑰靖。

    她,要么不吵架;一吵架,可以不知疲倦地骂上几个小时,也不觉得累。

    她生着一副天然的卷发,眼睛细小,粗嗓门,嘴唇又大又厚。

    一说起话来,就像放连珠炮一样,根本不会给别人插嘴还口的机会。

    那天,她在门口骂了足足有十多分钟的时间。

    这时,不知道她是骂够了,还是骂累了,或者是口干了什么的。

    突然,她的声音也静止了……

    原来,是有好奇的小孩子,跑到杨辰家厨房门口去看个究竟。

    “为什么外面的人骂了这么久,骂人的话又那么难听,里面的人竟然一点反应都没有?”

    刚好,这两个到厨房门口“打探”消息的孩子,看到了可怕的一幕。

    杨辰的父亲在磨刀石上面磨刀……

    “不得了啦,杨伯伯在里面磨刀!”

    听到那两个孩子的叫喊声,顿时,其他看热闹的孩子,也被吓得赶紧跑走了。

    就在这时,她看见杨辰的父亲从厨房里拿起一把明晃晃的柴刀,冲出了门口。

    没等到他父亲走出门口外,这位骂街的“泼妇”溜得比兔子还快……

    “尼玛,我家小孩子就拿你的几个果子来吃,我也就骂你几句而已!用得着拿刀来拼命吗?”

    骆瑰靖跑得气喘吁吁的,她边跑边骂。

    只一会功夫,她就溜得不见了踪影。

    不到一分钟的时间,杨辰父亲手里拿着柴刀来到了果树林。

    他一咬牙,厚重锋利的柴刀就向着自己亲手种下的枇杷果树砍了下去。

    一棵、两棵、三棵……

    转眼间,这些果树就被他放倒了十多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