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不惊
繁体版

第二十五章 陈旧的军队

    德雷克站在车门旁,双手插在风衣口袋里。

    自己要来视察的消息昨天已经通过电报提前告知了布列斯特驻军,驻守在布列斯特的是新整编的第三军,下辖三个步兵师,其中一个师的师长就是自己和克里斯汀提拔的贝尔贝克准将。

    “奏乐!”车门打开的瞬间,军乐队适时地吹奏起了波兰的国歌《波兰没有灭亡》,在国歌的奏乐声中,所有迎接的军人们都向德雷克行起军礼,以示欢迎。

    “欢迎您,王子殿下,”贝尔贝克站在月台上,他的肩章已经换成一颗将星了,“军区司令阁下让我来迎接您。”

    “好久不见,将军,”德雷克摆了摆手,示意大家放下手,“如您所见,我今天连个仆人都没有带,就是想多待一阵子,仔细看看军队的情况。”

    “请殿下放心,我们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第三军将是守护波兰的最坚固的盾牌!”说完场面话,贝尔贝克凑到德雷克的耳边,压低了声音说,“事实上,注定要让您失望了。”

    “我来之前就知道了,”德雷克低声回应,“否则我就不用来了。”

    波兰军队继承的是沙俄时期的边防军,从军事理念到武器装备都要远落后于西方的德国和法国,德雷克对此心知肚明,因此波兰建国后他就把军队改制放在了计划表里的第一位。

    因为俄国政府的原因,这个计划推迟了片刻,但现在自己总算有时间来处理这个最麻烦的问题了。

    “请允许我为您介绍一下,”贝尔贝克陪同德雷克走到欢迎的队伍旁边,“这位是特里斯·库特洛维奇·门捷列夫上尉。”

    “门捷列夫,您祖上是门捷列夫博士吗?”德雷克和特里斯握了握手。

    “他是我们家的远亲,我爷爷曾经受过门捷列夫博士的照顾,”特里斯拉住自己身边人的手,把他介绍给德雷克认识,“这位是保尔·安德烈耶维奇·福米奇中尉。”

    “按照您的要求,这两位都是军校的优秀毕业生,在检阅期间会辅助和保护您。”贝尔贝克补充道。

    德雷克对两人很满意。他一直希望能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年轻人——这两位英气逼人的青年军官看上去就很符合自己的要求。

    军营在布列斯特的东城郊,是一座沙俄时期留下来的坚固要塞。在十年战争期间,沙俄的军队曾在这里阻拦了法国军队长达三个月。波兰独立之后,贝尔贝克的第三十步兵师就把这里作为了营地。

    “殿下,今天下午的安排是参观布列斯特方面军的炮兵团阵地和参谋部,”特里斯跟在德雷克身边,拿着行程表汇报道,“晚上军司令部将在布列斯特城内为您接风。”

    “传达下去,心意我领了,但是接风就免了,”德雷克站在要塞旁边,蹲下摸了摸地上的土,“我晚上想看看后厨和巡逻哨,不会影响你们工作吧?”

    “瞧您说的,协助您视察就是我们最要紧的工作。”特里斯说,“我现在去和师长汇报一下,通知司令部今晚的宴会取消。”

    得到德雷克首肯后,特里斯跑步离开了,现场便只剩下了保尔和德雷克。

    “你是今年才从军校毕业的?”眼下无事,德雷克又没有保持尴尬的习惯,只好和保尔闲聊起来。

    “不,是去年,殿下,”保尔听到德雷克和自己说话,下意识地绷直了背,“今年我被分配到边防团担任排长,第三十师建立之后,我奉命来这里担任警卫排排长。”

    “贝尔贝克就这么把你调给我了,他自己的警卫排怎么办?”德雷克打趣道。

    “由我的副排长暂时代理,殿下。”

    看出保尔紧张的德雷克拍了拍中尉的肩膀,示意他不必太过拘礼,随后问起了特里斯的情况。

    “你和特里斯熟吗?”

    “我们在军校里是同舍,殿下,”保尔说,“他就睡在我的上铺,现在在团部做参谋。”

    “他的军衔比你高一阶,因为他在学校受过什么表彰吗?”

    “不,殿下,因为他是贵族,按照俄国军校的规定,贵族授衔比平民高一阶,”保尔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头,“但是这并不代表他没有承担责任的能力。”

    德雷克点点头,对于一个军校毕业的年轻军官来说,初次授衔是上尉还是中尉其实区别并不大——毕竟刚开始都得在连排级的部队中任职。至于以后他们是在战场上大放异彩,还是中途陨落在某个战役中,又或者是默默无闻的退役,其实也没人说得准。

    “你对波兰现在军队......嗯,”德雷克刚说出口,就意识到保尔应该还只见过自己所在的部队,“你对你的部队,第三军的现状还满意吗?”

    “请允许我说实话,殿下。”

    “当然,我就是来听实话的。”

    “非常不满意,殿下,”保尔的眼睛并没有看向德雷克,而是直直地看向前方,就像在军校时那样,“编制陈旧、装备落后、缺乏训练、人员不齐。大量军需官和上级长官中饱私囊,连队中也鲜有合格的基层军官。总的来说,这绝不是一支合格的现代军队。”

    “很有趣的见解,”德雷克很乐意听到这样的批评,这侧面证明了自己要军改的决定是正确的,“那么,你有什么建议吗?”

    德雷克坐在要塞坚固的混凝土墙下,保尔则笔直地站在王子的身边。他深褐色的眼睛中带着一丝不安和一丝兴奋,不安来源于常年对自己的不自信,兴奋则是因为自己终于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

    倘若在军校里,自己这般口无遮拦,换来的必定是教官的训斥乃至责罚。教官们从不同意他们的想法,只会要求他们做到服从命令。

    “殿下,我的建议是效仿德国和法国的军队建设方式实行军事改革,”保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不因为矛盾的情感而变样,“同时加强军事工业和科技研发,量产更先进的武器。”

    “这些建议太笼统了,我八岁的妹妹也会说,”德雷克对保尔这种绝对正确的废话并不满意,“能找一个具体的细节说说吗?”

    “是,殿下,”听到自己的话被驳斥,保尔又慌张了起来,声音也变得微小,“我想,我觉得应该从炮兵……”

    “抱歉,中尉,”德雷克自认为听力很好,但是保尔的声音已经比风吹过草地的声音还细微了,自己实在一个字也听不清了,“能不能大点声?”、

    “是,殿下,请允许我从炮兵入手,”保尔稳定了情绪,开始阐述,“您一定知道,军队从上到下分为军、师、旅、团、营等编制,富勒将军的《协同指导》中提出,在未来的战争中,各兵种间的协同作战将会进一步下沉到各级战术单位中。”

    “怎么说?”

    “现在的波兰军队和俄国军队一样,各兵种的协同配合只能在军一级或以上的战略编制中实现。也就是说,我们的最大的战术单位编制,步兵师,在执行战术任务的时候,只有其下属的各支步兵部队能够进行作战上配合,而缺乏装甲车、炮兵、骑兵、的配合,”保尔解释道,“但是德国和法国的军队已经把炮兵和骑兵编制进行拆分,并下放到了师一级单位。”

    “也就是说,德国人的步兵师中就已经有相应的炮兵部队了?”

    “正是如此,以驻扎在波德边境的德国步兵师为例,一个步兵师下辖四个步兵团和两个炮兵团,还有一个骑兵侦察营,”保尔捡起一个树枝,在地上画出了德军的编制,“而我军现在一个师只包含六个步兵团,侦察部队也只不过是训练更加有素的猎兵。而我们的骑兵则完全集中在骑兵旅中。炮兵部队也以步炮旅和骑炮旅的编制集中在各军区中。”

    “我记得我军的一个步兵团要比德军一个团多两个营,我们在师级的人数的优势不能抵消德军这两个炮兵团的优势吗?

    “殿下,火炮的杀伤力不是步兵可以比拟的,”保尔拿着树枝,在地上花了一个大方框,“您请看,一个炮兵团的火力范围大概可以覆盖三个展开的步兵团,如果在战场上步兵迎着敌军的炮火进攻,损伤将是不可估量的。”

    “如果我军一个师和敌军一个师在野战中碰面,且我方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友军援助的情况下,德军可以凭借两个炮兵团的优势火力完全压制我军,甚至歼灭我军。”保尔继续说着,同时在地上模拟两军的战斗。

    “也就是说,即便我军和德军在军一级的编制上火炮数量相近,但因为我军的师一级编制并没有火炮力量,也会在野战中处于劣势地位。”德雷克看着地上有些凌乱的图形,基本明白了保尔的意思。

    “是的,殿下,”保尔站了起来,“所以我的建议是在师一级编制中添加炮兵力量,甚至,我希望在团一级中添加。”

    德雷克看着地上的编制图,认真思考着保尔的建议。

    他看过很多理论上的知识,也读过普鲁士兵圣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可他对战争的了解终究只局限于书本,不像亚历山大那样参加过真正的战争。

    这使得保尔的图形在他眼里很难具象化成真正的部队和战场形势。他知道火炮的力量很强大,但不知道究竟能大到什么程度;他知道先进的枪械可以提高部队的战斗力,但无法对这种战斗力的提升做出具体的感知。

    对于自己的情况,德雷克很清楚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

    所以他必须来到部队认识真正的部队、真正的武器和真正的战争。没有对军队实际情况的完整把握,任何针对军队的改革都有可能适得其反。

    “殿下,我回来了,”思考间,特里斯已经递完话回来了,“军部请您观摩炮兵操练,您现在就过去吗?”

    “走吧,”德雷克撑着腿站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土,“让我们看看第三军的大炮威力到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