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一切皆可鉴定
繁体版

第61章 无极甄氏(求追读)

    鲁达第二天回到真定县,刘备一眼就看到队伍里面的赵云。

    顿时双眼一亮,好奇问道:“子顺,这便是你寻觅的那个大才?”

    看到赵云的第一眼,他就有些不能自已。

    以他识人的能力,不难看出这是个大才。

    真就没想到,那种道听途说,而且没什么可信度的消息,居然真找到了!

    以后自己是不是也应该留意一下,说不定能物色到几个优秀的人才?

    还真别说,就算十个里面有八九个滥竽充数,还是会有一两个是真正的人才。

    只要舍得投入时间,别说专门跑去哪里找,就在本县里面找一圈,都能找到三五个人才的。

    倒是经过这一次,鲁达觉得还是没必要刻意去找谁。

    要么人不在,要么不知道住处,若因为身份不高被拒绝那更尴尬。

    现阶段中高端人才,就算是当州牧,都完全够用,没必要主动去招揽谁。

    就算非要招揽,就招揽那些在身边的,或者设置招贤台定点招揽人才。

    倒是无极甄氏得去,概念不同,这可是钱袋子。

    “接下来,我们去中山无极一趟……”鲁达宣布。

    “子顺,这无极莫非也有大才?”刘备忍不住过来询问。

    “大才不知道算不算,但冀州最大的粮商就在那里。”鲁达回道,“辽东那边苦寒,说不得要先准备一批粮食,否则过去再买,价格可能太贵。”

    这一路过来鲁达打探过,甄氏乃冀州最大的粮商,不过更值得注意的还是她的妻子。

    张氏出自常山张氏,这一脉是专门出仕为官的。

    在中山国有个旁系,专门走关外经商,有姻亲苏氏。

    听着是不是很耳熟,那便是义助刘备的商人,张世平和苏双所在的家族。

    甄氏提供粮食和丝绸,经中山张氏运输到关外,兑换成马匹和牛羊返回,以此牟利。

    否则单纯依靠粮食,就算恶意操控粮价,然后靠高利贷兼并土地,也没那么高的利润。

    主要还是甄氏没落,谁让先祖甄邯给王莽当了大司马,承新公。

    在今汉之后,甄家基本就没什么人出仕。

    据说甄逸之前买了上蔡令,因为黄巾之乱丢官。

    买官上位还丢了官,甄逸这辈子都难再出仕,两年后郁郁而终的可能性更大。

    若是这样那好说,给他一个出仕的机会,是否甄逸就不会死了?

    而自己得到一个大钱袋子,起家的累积速度就快了许多。

    刘备倒也听说过甄氏的名头,闻言如有所思。

    就是有些疑惑,今年才闹黄巾,冀州这边春耕秋收都给错过,哪有什么粮食可以购买?

    说不得这里的粮食还要从中原,甚至并州,乃至于幽州采购。

    幽州虽然也动乱,可还没有造成大破坏,已经被邹靖联合刘备剿灭。

    这大半年下来,春种秋收都能正常进行,倒不必担心粮食的问题。

    甚至有条件的,还能卖一批倒冀州大赚一笔。

    “再说也不是今年这样,以后说不定都会这样。”见刘备还是疑惑,鲁达补充了句。

    “那倒是。”刘备这才释怀,长期交易的话倒不奇怪。

    可有了赵云这个例子,他还是觉得鲁达有什么瞒着自己,之后到无极,自己也要过去拜访。

    要说这真定到无极才多远,前后也就五十多里路。

    说是六月下旬三伏天,可这边的天气还算凉爽。

    受小冰河时期的影响,这气候变得很不正常。

    总而言之,阴雨天最高温二十三四度,晴天最高温三十度上下。

    是以阻碍行军最大的因素还是下雨,否则一天五十里并不困难。

    “按照这个气候,过两个月辽东怕是要下雪。”注意到这点后,鲁达在路上感慨起来。

    “自信点,下个月可能都要下雪了。”刘备那涿县的天气比对一下,开口说道。

    “那么快?怕是刚中秋前后!”陈登有些不敢置信。

    主要是下邳那边,基本也是九月中旬才开始降温,之后是雨夹雪,有时候十月才开始下雪。

    “苦寒之地,正常。”刘备叹了口气,最近十年这天气越来越不对劲。

    最惨的还是百姓,二月中旬才能开始春耕,可收成如何,还要看七八月的气候。

    运气不好下一场雪或者冰雹,又或者旱几个月,那基本减产。

    若一股脑都过来,那绝收无法避免。

    冀州的环境还好,是以粮食不够的部分,还能从冀州采购。

    倒是今年,可能幽州还会反哺冀州。

    这也是有代价的,毕竟那些粮商都是用存粮来贸易,这意味着幽州的粮价,必然会进一步提升,方便粮商二次收割。

    对于世家豪族,甚至他们背后的官员来说,那可是一场饕餮盛宴。

    可对于广大贫苦百姓来说,却是天灾人祸。

    刘备很不忍心,却也知道自己改变不了什么。

    不,以前做不了什么,现在去安喜县,怎么都要为百姓做点什么。

    鲁达神色也有些凝重,如何在这样的气候环境下把辽东治理好,可是重中之重。

    或许也就这天气的因素,辽东这种苦寒之地,就没什么人愿意上任,否则也便宜不到他。

    现在他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缺人是否要全力发展辽东。

    若以后要调走,那发展起来的辽东,就便宜了下一任。

    若自己不走,就要想方设法留在辽东。

    想找人帮忙参谋参谋,可真正的意图也不能暴露,苦也!

    “家主,前面便是甄家的庄子!”文稷回来汇报。

    和之前不同,提前打听到甄氏的详细地址,不如说人家那么出名,要打听实在太容易。

    “安排点人手,随我过去。”鲁达宣布,“玄德兄,可要一起前往?”

    “无极距离安喜也不远,可能以后会有交流,去拜访一番也不错。”刘备找了个蹩脚的理由。

    鲁达无所谓,刘备要跟就跟过来。

    一行人前进两三里路,来到甄氏庄子附近。

    这边远远就有义勇在巡视,看到那么一群人过来,自然上前询问。

    还是那句话,别看黄巾已经被剿灭,可汉帝允许良家子招募义勇的旨意可没撤掉。

    以甄氏的家业,明面上豢养几百义勇自保。

    必要的时候,鲁达觉得就算他拉起一万家兵,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和甄逸或者朱儁那么一比,鲁达才知道鲁家真不富裕。

    自己拉起两千家兵,都消耗四成家底。

    人家直接拉起五千,甚至上万家兵。

    当然不排除,名义上是五千,实际只有两三千的情况。

    问题梁龙拥兵十数万,朱儁就带两三千人过去没问题?

    又不是陆康,上任庐江太守,只身前往依靠赏罚分明,就平定江夏蛮十万众……

    鲁达和刘备亮明身份,这些乡勇态度立刻恭顺起来,还派人回去通禀家主。

    到底是有涉猎商贾,庄子出入的人不少,当然这商业的事情按说不在甄逸名下。

    “稀客前来,有失远迎!”一行人刚到,甄逸倒是匆匆出来,上前见礼。

    看着笑得亲切,眼神深处透露出来深深的疑惑和忌惮。

    难说对方过来干什么,怕是过来打秋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