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一切皆可鉴定
繁体版

第22章 硬骨头(求追读)

    孙坚本来就不是将门出身。

    到之前为止,都以他杀入敌军作为开始,斩杀敌军主将并击溃对方士卒作为结束。

    说难听点,就纯粹是野路子。

    “既然文台那么说,那你来当先锋。”朱儁当即下令,“沮司马,做好掩护!”

    “唯!”两人回应,当即开始调兵遣将。

    这一路过来,朱儁也大概熟悉大家的能力。

    陈登是个儒将,不适合冲锋陷阵。

    鲁达倒允文允武,不过显然是近期才接触武事。

    不过他麾下的家将文稷,却是颇为悍勇,就连朱儁都有招揽的想法。

    作为亲卫的那个杨傻,性格有很大的缺陷,问题人高马大的,单以力气而论,当为众人之首。

    孙坚那边也有几个人才,无论是程普还是朱治,才能都很出色。

    正是有这些副手的帮助,鲁达和孙坚的成就不会低,很有培养的价值。

    此刻地平线上,一支超过五万人的军队,在朝着朱儁这边前进。

    远远的,他们就注意到前方列阵的官兵,却没有因此停下脚步。

    “头儿,前面似乎有官兵主力!”黄巾头目朝着将领喊了一声。

    “还说斥候和前部怎么都没消息,原来是遭了这群狗官的毒手!”黄巾将领气愤地说道。

    自汝南北上,作为波才部先锋,最初只数千人的他们,来到这里已超过六万人。

    主要还是没有对那些大豪族动手,也没有攻城,否则还能裹挟更多的人手。

    数千人到这里,战兵超过六万,分出一万作为前部,同时安排三股士卒作为斥候。

    黄巾序列有一点很舒服,那就升官很快。

    有不少人在汝南的时候还是士卒,到颍川就成了什长,甚至是队长。

    这将领原本只是个队长,如今混成黄巾将军,麾下五个大头目,各领一万大军。

    只是看现在的情况,有个大头目显然是凶多吉少。

    “列阵,物资留在原地!”黄巾将领高呼。

    随军的物资并不多,更多是士卒们抢掠到的财帛。

    抢劫的次数多了,东西也变得沉甸甸的。

    这样可不行,很容易影响战力,是以打仗之前,就必须要把物资都放下来。

    士卒们不情不愿的把物资都卸下来,统一堆放在后军。

    这样一来,战后他们很难分清楚那些是自己的,哪些是别人的。

    可吃过一两次亏之后,他们开始明白命都没了,这些财帛也得便宜别人。

    粮草到没多少,主要是大部分都得送回去给波才本部,那边的人太多,每天的消耗都不少。

    作为先锋军,他们只需要留下两天左右的干粮,也就够用了。

    不够的,再沿途劫掠便是。

    “要不,等本部来,我们再打?”下面有个头目,看到官兵那边的人多,新生怯意。

    别看这一路,那些郡兵县兵都不成气候,可人数多起来,还是会唤醒他们对官兵的畏惧。

    “我们的人数是他们的数倍,怕什么?再说看看那些甲胄和武备,真等渠帅过来,还轮得到我们?”将军训斥。

    傻子都清楚,这武器装备才是活命的关键。

    是以波才这一路也会攻城略地,不仅是为了补充兵源和解除后患,更多还是缴获更多的武备。

    但凡缴获到的武备,都被他优先武装本部士卒。

    先锋军这边想要武备,只能自己去缴获。

    可官兵都躲在城池里面,地方豪族的甲胄也不多,难得上万大军,那么多武备摆在面前。

    说到底也是飘了,这一路太顺利。

    不少郡县兵那是望风而逃,就连地方豪族也无法抵抗他们的全面进攻。

    甚至有些城池县令主动开门投降,归顺太平教的。

    自然而然的,他们对官兵的感觉也开始迟钝起来,甚至有人觉得,官兵也没什么大不了。

    “举盾,前进!”眼看大军列阵完毕,黄巾将领高呼,大军开始向前推进。

    起兵的时候就跟在渠帅身边,那段时间他从渠帅身边偷学了不少统兵的学问。

    据说渠帅以前当过边军,也有说是落魄的将门出身。

    反正基本可以肯定的是,渠帅知兵。

    若非大家被迫起兵,估计谁都没想到,波才还有这一手本事。

    神上使张曼成知道这事,就安心让波才统兵,自汝南走颍川北上,从虎牢关杀向洛阳。

    而张曼成本身,却是率军自南阳北上,经武关杀入河南尹,切断朝廷西面的退路。

    再加上天地人三公将军,自钜鹿起兵,自冀州杀向河内,最后自北面攻向洛阳。

    如此三面合围之下,这腐朽的朝廷必然覆没。

    “不对,对方看起来真的懂得统兵之法!”眼看对方举盾向前,后面一排的长兵器,鲁达皱眉。

    所谓的长兵器,可以是竹竿,可以是长枪,也可以是铁锹或者锄头。

    看着是参差不齐,却已经有战阵的雏形。

    至于那些乱七八糟的武器,也按照武器的长度和重量进行排序,安排好位置。

    若非大部分的士卒依然缺乏甲胄,鲁达都要怀疑这就是一支正规军。

    “列阵,弓箭手准备放箭!”朱儁却是很平淡的下达命令。

    别说对方看着像,就算真的是一支正规军,他也要把这硬骨头给啃下来。

    就如同当初平定梁龙叛乱一样,他能不知道这骨头难啃?

    问题从立场和个人利益的角度,他都必须要把这骨头给啃下来。

    当初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

    只能期待对方的弓弩手不多,否则的就对方那人数,打起来很难讨好。

    先锋都这样,很难想象本部会是怎么样,要都是这样的级别,朱儁觉得最好向皇甫嵩求援。

    双方越来越近,对方战阵之中没有出现弓箭手。

    很正常,就算有弓箭手,也优先放在波才本部那边。

    就黄巾军的普遍身体素质,就算给他们军弓也未必能使用,更别说转职为弓箭兵。

    “射!”眼看双方凑近二十米左右,沮儁当即下令。

    弓箭手纷纷射出箭矢,随即迅速退回后军。

    就这个距离,一箭已经是极限了。

    再射下去,对方靠近,反而会影响到友军的发挥。

    又不是游戏,前面安排一堆刀盾兵什么的,后面安排一批弓箭手。

    就这样居然还能伤害到敌军,而且还没有友伤。

    按照朱儁的吩咐,沮儁特别安排弓弩手朝着一片区域射箭。

    这意味着很多区域没有覆盖到,不过却能提升该区域的杀伤效果。

    一时间不少士卒中箭,看着就是大军的某一块区域,转眼空了一片。

    “文台!”朱儁高呼。

    孙坚得令,亲自率军冲入这个缺口,鲁达和陈登紧随其后。

    朱儁最后,主要还是帮忙牵制两侧的敌军,不让他们合围。

    这样就算推进受阻,好歹还有退路。

    只是谁都没想到的是,在进入敌军十米范围,对方却是掏出什么东西,朝着这边投掷过来。

    是石头!

    为首的那些刀盾兵,刀没有拔出来,却是拿出拳头大的石头朝官兵这边丢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