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之开元盛世
繁体版

第43回:“姚崇被迫辞相职,宋璟再入长安城”

    青丝何故先行去,白发悲无语。阴阳两界路茫茫,忍看孤坟荒草立斜阳。

    梦中常见娇儿面,醒后空留恋。泪眸望断夜阑珊,唯叹此生缘浅月光寒。

    姚崇在李隆基的支持下,大展手脚,老而弥坚。偏偏命运多舛,世事难料,白发人送黑发人,姚崇丧子回了家中料理后事。

    姚崇走后,朝中公文堆积如山,卢怀慎作为副相看着满桌的公文竟也不知所措,只要致信姚崇。

    安慰道:“恩相,我深知你之痛,但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还望节哀顺变,人死不可复生,但活着的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切勿一时沉沦。”

    姚崇料理完了后事,回了长安,短短半日便处理完了十数日的公文,还自诩道:“我为宰相,千古以来可与谁比?比那管仲,宴婴如何?

    卢怀慎道:“恩相乃救世之相”

    姚崇大笑:“千古良相也好,救世之相也罢!我曾几次拜相,从武皇到当今陛下,终于能真正的一展才华,大施手脚,为天下苍生谋福。”

    姚崇尚有三子,三子亡其一,唯有两个纨绔留在洛阳为官。

    这日,楚临风游于洛阳,在洛阳城中呆了数日,闻了不少事儿。

    第一件便是这姚子瑜,仰仗父亲乃当朝宰相,在洛阳为非作歹,却是与姚崇截然相反。

    洛阳选拔仕子,主考乃魏知古,姚崇曾与魏知古有知遇之恩,姚子瑜便以此立了明目,干起了那买卖官职的事儿来,收受了贿赂,列了一串名单,交于魏知古。

    第二件便是魏知古早因宋璟一事生了嫌隙,明着答应了姚子瑜的无理请求,回了长安暗地里却把此事谈谈告诉了李隆基。

    楚临风心想,如此一来,姚大人定会有难,需早日赶往了长安。

    一别长安两年,长安比以往风华更甚,梨园子弟无数,长安遍地皆是戏乐,心想,公子不愧是风流之人。

    楚临风到了长安,并未先去寻李隆基,而是直接到了相府。

    相府之中。

    姚崇道:“与先生洛阳一别这才数月,怎又辗转入了长安?”

    楚临风道:“姚大人有难,故来施法相救”!

    姚崇大笑道:“我已年过半百,在朝中又无行逾越之事,做的尽是利国为民的好事,先生莫要打趣我了,怎会有难”?

    楚临风道:“我在洛阳呆了些时日,洛阳选仕考官乃魏知古,姚大人与魏大人有知遇之恩,只是这洛阳选仕主考,考试名额并未直接予姚大人审核,却要交予宋璟大人,宋璟官职尚小竟有如此权利,魏大人心中定会不服”。

    姚崇道:“哪又如何,此时无伤大碍”。

    楚临风道:“可是姚大人你的儿子,姚子瑜在洛阳买卖官员,竟收了胡人贿赂,保送为官,竟分了些财物把保送名单送到魏大人手中,如果此事到了陛下哪里又当如何?”

    姚崇一脸痛苦的表情道:“逆子啊,定不能轻饶,当下如何?”

    楚临风道:“惩子辞官,以保大人节气”。

    姚崇道:“我辞官以后,当荐何人为相?”

    楚临风道:“宋璟宋大人最佳,近日陛下定会诏你入宫,入宫后陛下定不会直接治罪,只会旁敲侧击提示你,你只需要抓住这个机会,自行认罪,责罚姚子瑜,便可全身而退。”

    姚崇道:“先生此次回长安,陛下可曾知道?”

    楚临风道:“并未及拜会陛下,姚大人之事紧急,便先来了姚大人府中”。

    姚崇道:“先生是神人,大恩无以为报,先是公子引荐我与宋大人与陛下,如今家中出了如此大事,先生又来救我,拜谢先生,若先生不便见陛下,可在我府中歇段时日”。

    果不其然,不出三日,李隆基将姚崇诏进了宫中。

    李隆基道:“朕今日诏你前来,不为公事,朕见你为国事操劳,近来老了不少,与你叙叙旧”。

    姚崇道:“谢陛下体恤老臣,这都是臣应该做的。”

    李隆基道:“前些日朕听闻你白发人送黑发人,忍着丧子之痛还为我大唐殚精竭虑,朕实在痛心,不知姚爱钦另外两个儿子如何?”

    姚崇心想,果不其然,若不是楚先生教我,今日定会失信于陛下。

    立马道:“另外两个儿子在洛阳为官,只是平日李他们娇惯了些,做人做事并不严谨,他们定是找了魏知古大人帮忙,行了方便之事。”

    李隆基道:“朕本以为你会为他们隐瞒,没想到姚爱钦竟是如此坦诚,你又如何得知是魏知古”?

    姚崇道:“魏大人原是小吏,经过提拔爱护有加,才有了今日,犬子愚钝,定是想着我与魏大人有知遇之恩,会感激于老臣,进而我放纵他们,因此给魏大人添了麻烦”。

    李隆基道:“既是如此,爱钦且回府去吧,回去好好教导儿子,别在让他们行下恶事”。

    姚崇道:“谢陛下提点,老臣回去定会重重责罚二子。”

    回了府中。

    楚临风道:“姚大人,今日陛下诏你进宫所谓何事”?

    姚崇道:“正如公子所言一般”

    楚临风道:“你如此坦诚,魏大人必会遭贬,你现在需严惩二子,提魏大人说情,在行辞官。”

    姚崇道:“先生何日进宫面圣?”

    楚临风道:“我此次来长安非为圣上而来,只为解姚大人之难,如今祸事已除,就不去面见圣上了,我有一师叔与师兄且在南山之上,这就别了大人,去往南山了,我来长安之事,万不可传至陛下耳中,还望保密!”

    果不其然,隔了几日,李隆基觉得魏知古乃忘恩负义之人,又感姚崇之真诚,便想流放魏知古,虽然魏知古忘义,但姚崇却不能不忍,立马跪下替魏知古求情,随后将魏知古贬至工部上书。

    姚崇心想,自己为相造福苍生,如此便辞了官,心有不甘,虽心中报负已现,但总觉自己还有用武之地,便将楚临风所言的辞官推迟了。

    偏偏屋漏偏逢连夜雨,卢怀慎因病重亡故,自己也因患疟疾身体不如从前,身边另有一亲信赵诲,因接受胡人贿赂,经李隆基亲自审问后,证据确凿,按律当斩。

    通敌之罪乃是大罪,赵诲被压入牢中,李隆基也并未因此事询问姚崇,姚崇心中自是恐惧。

    李隆基欲大赦天下,姚崇见了下发公文,长安之中所有罪犯皆已赦免,唯有赵诲,死罪虽免了,杖责一百,流放岭南。

    姚崇心知,陛下心意已明,心中不免悔恨,早早听了楚临风之言辞官,如今事态已然到了如此地步,立马向李隆基递交了辞书。

    陛下敬启:

    臣承蒙圣恩,忝居宰相之位,时光荏苒,已历数载。臣本欲竭忠尽智,以报君恩,然岁月无情,臣身渐衰,力有不逮。

    今臣身体违和,难以胜任宰相重责,恐有负陛下所托,误国家大事。故臣斗胆请辞宰相之位,望陛下恩准。

    臣在职期间,虽竭力为之,然亦有不足之处,深感愧疚。

    陛下英明神武,臣荐一人,广州刺史宋璟可继臣之位者,必能助陛下成就伟业。

    臣愿陛下福寿安康,社稷昌盛。

    臣叩谢陛下隆恩。

    姚崇几经辞官,李隆基并未回应,在这期间,李隆基又将宋璟诏入长安,任了刑部尚书,西京留守长官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