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之开元盛世
繁体版

第23回“李隆基承继太子,太平公主势滔天”

    七月二十六日,李旦在太极殿中早朝:

    李旦道:“如今天下皆已安定,当立太子,废长立幼乃取乱之道,应立宋王李成器为太子,而平王李隆基平乱大功,众爱钦意下如何?”

    李成器推辞道:“国泰民安则应当先立嫡长子,如今国家多难,当先立有功之人;如若不然,天下百姓定会大失所望,臣万死不敢位居于平王之上。”

    李旦道:“此事朕还需略加斟酌。

    平王府中。

    楚临风道:“公子可曾听闻铲除祸患之人应享有天下的福分。公子使大唐社稷免遭倾覆,拯救君亲于危难之中,讲功劳最大,论德行又最为贤良,将公子立为太子,无不妥之处。”

    李隆基道:“先生所言有理,可废长立幼,如今民心未稳,不知民心所向如何”。

    楚临风道:“公子难道忘了他日潞州之志”?你们兄弟自小和气,如今宋王几经推辞,你又不受,我有一计可使民心之向皆附公子,承应太子”。

    李隆基道:“何计”?

    楚临风道:“公子可还记得当年建德风亭之时所言?”

    李隆基道“当然记得,终生难忘”!

    楚临风道:“百姓痴迂,谁能让百姓吃饱饭,百姓就听谁的,老百姓最容易受人蛊惑。”

    公子只需安排数人在长安城内,煽动百姓,言“公子平乱首功,为人仁义,救我等百姓于水火,当立太子”。

    李旦欲立太子一事,百姓间早已有了耳闻,如今万民上书,请立平王为太子。

    “李旦应百姓万民请立,将平王李隆基立为太子”。

    李隆基道:“儿臣不才难担此任,父皇应立王兄”。

    李旦道:“因我欲立你王兄为太子,他日日哭泣,坚决要立你为太子,如今民意皆向于你,孩儿不可在推辞。”

    李旦下诏立李隆基为太子后,恢复则天大圣皇后的旧号为天后,追谥雍王李贤为章怀太子,当日死谏韦后的燕钦及燕兆追赠为谏议大夫。

    又命宋王李成器为雍州牧、扬州大都督、太子太师,衡阳王李成义立为申王,将巴陵王李隆范立为岐王,将彭城王李隆业立为薛王;太平公主的封户增至万户。

    楚临风道:“公子,当下太子之事已定,只是韦党等乱国之人谥号也应当削去,否则难以服众,打击天下才子进士取道之志。”

    听完楚临风的建议,李隆基奏请道:“父皇,当下朝局渐稳,父皇应该大开入仕之道,以纳贤臣入仕,应先废除先前乱党所封谥号,避免阻塞仕子之道”。

    随即下令削去武三思、武崇训父子的爵位和谥号。越州长史宋之问和饶州刺史冉祖雍因趋附韦、武集团而获罪,被流放至岭南。

    李隆基获太子之位,原潞州随行,宫中故交,信任大臣,皆来拜见,以示庆贺,唯独不曾见太平公主府中来贺。

    楚临风道:“太平公主遇事沉着机敏,富有权变的谋略,时常参预军国机密要事的谋画。屡立大功后,权势地位更甚”。

    皇上常与她商量朝廷的大政方针,每次她入朝奏事,都与皇帝平坐,如若未上朝谒见,皇上便让宰相到她的家中征求意见。

    宰相们奏事时,皇上就要询问:“这件事曾经与太平公主商量过吗?”接下来还要问道:“与太子商量过吗?”在得到宰相们肯定的答复之后,皇上才会对宰相们的意见表示同意”。

    朝中皆言:“凡是太平公主想干的事情,就没有干不成的,朝中文武百官自宰相以下,或升迁或降免,全在她的一语之间,其余经过她的举荐而平步青云担任要职的士人更是不可胜数”。

    只怕太平公主的权势已经超过皇上了,对她趋炎附势的人数不胜数。

    几个儿子也都受封为王。田产园林更是遍布于长安城郊外各地,日常衣食住行,也处处模仿宫廷。

    李隆基道:“姑母自小得武皇喜欢,从武皇身上学得了不少权略,为李唐江山履立大功,且由了她吧。”

    楚临风道:“公子,此事还需谨慎,早有先例,公子需拿用有度,方保无虞”。

    李隆基道:“谨记先生之言,先生随我来长安数日,不知先生当许以何官职”?

    楚临风道:“公子无需谦礼,我一生不喜束缚,当日先师送我入仕,得遇公子赏识,如今公子大势已成,我只愿再背后为公子谋划,助公子开创一番基业,无需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