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那些事儿:昭宣中兴
繁体版

霍光的反击

    上官桀、桑弘羊、鄂邑长公主、刘旦等人为首,结成联盟,只有一个目的:搬倒霍光。

    就在事情,朝着他们预想那样发展。然,一个人打破了四人原本计划。他就是年仅十四岁的少年天子刘弗陵。

    按照原本的计划,上官桀指使一人告密霍光,他趁着霍光休假处理政务时,交给刘弗陵。为了避嫌,上官桀将这件事,故意交给下级官吏办理。一旦,刘弗陵看到霍光做的那些事,定会召集辅政大臣、列侯、两千石高官商议。

    他们就能趁势,搬倒霍光,赢得胜利。

    怎知,刘弗陵没有按套路出牌,如他们所愿。当刘弗陵看到诏书后,第一反应:陪自己六年的托孤老臣,会谋反?

    有了疑惑,就要想办法解答。

    良久之后,刘弗陵不相信霍光会谋反。

    他是皇帝,霍光是执政大臣,君臣共同治理天下。

    刘弗陵年幼,不能主事,选择垂拱而治。他能够坐稳天下,霍光功不可没,又怎会谋自己的反?

    是霍光有野心?还是先帝看错了人?

    刘弗陵想了很久,有了一个明确答案:霍光不会谋反。

    霍光不会谋反,那上书的人,是什么心思呢?

    答案:搬倒霍光。

    霍光休假,告密书就送到他手中,这是巧合,还是精于算计后的实际行动。

    此时,年仅十四岁的刘弗陵,展现出了超高的智慧。

    冷静,冷静,再冷静。

    思考,思考,再思考。

    最后,他给出了一个方案:支持霍光,扣押文书。

    刘弗陵这一举动,打了上官桀等人一个措手不及。本想着,刘弗陵年轻,好忽悠。当看到这份密信,第一反应是来自年轻帝王的愤怒。

    只要皇帝愤怒,就会下令严查。

    上官桀、桑弘羊等人,就能以皇帝的名义,处置霍光。且,不会给霍光翻身的机会。谁也没想到,年纪轻轻的刘弗陵,竟然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扣留密信。

    此事一出,上官桀、桑弘羊和霍光彻底决裂。

    不是对方死,就是他们亡。

    皇帝扣留密信不发,也不下旨查办。那么,他们要继续拱火,且在早朝的时候公布于众。

    如此,刘弗陵没有退路。

    然,刘弗陵又打了众人一个措手不及。

    翌日,早朝。

    刘弗陵见除了霍光,该来的大臣,都来了。看着朝廷上的暗流涌动,大有逼宫之意。刘弗陵是皇帝,要第一个发言。而,他很冷静。看着朝堂霍光缺席,问:怎么不见大将军?(古人为了尊敬,一般不会直呼其名,会称呼他的官职)

    上官桀就等小皇帝这句话,第一个站了出来,高声回话:因燕王控告他有不轨之心,他不敢上殿。

    此言一出,一片哗然。

    以上官桀之口,又以燕王之名,推波助澜,坐实了霍光的罪行。只要刘弗陵开口,说了不利于霍光的话。霍光倒台,只是顷刻之间。

    此时此刻,众人都等着刘弗陵开口。然,刘弗陵没有顺着上官桀的话,给霍光定罪。而是,下旨召霍光进殿。

    上官桀与霍光是儿女亲家,今儿,太过反常。不仅如此,朝臣的风向也不对。哪怕,霍光有罪,刘弗陵也要给他开口的机会。

    刘弗陵用了帝王权术经常用的一招:对质。

    这样,既可以看出朝臣对霍光的态度,也能看霍光本人的态度。进而,刘弗陵能够争取到足够多的时间,进一步分析,再做出最后的决断。

    此时,朝廷发生了倒霍风波,身为当事人的霍光,又在做什么呢?

    霍光为了国事,辅佐皇帝,呕心沥血。为了秉公办理,得罪了很多人。可,他没想到自己休了一个假,竟然会有这么多人反对自己。令他没想到,做为儿女亲家的上官桀,也掺和进来,想要置他于死地。

    当霍光得知,很多朝臣联合起来,给他定罪。

    眼前,这个局势,应该如何解呢?

    现在的局面,因事发突然,霍光无解。顿时间,他觉得。难啊!太难了。

    霍光虽无解,但,也是聪明人。他没有火急火燎,进入朝廷争辩。而是,去了一个地方反思:侧殿。

    这里悬挂了一幅画,是汉武帝赏赐给霍光的,叫周公负成王会诸侯。

    霍光来到这里,看着这幅画,陷入了沉思。

    他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只是双眼看着这幅画。

    他似乎又说了,也做了。

    这个举动,表达了两个信号。

    其一,他执政大臣的地位,是汉武帝亲自定下,有此图为证。

    其二,这么多人反对他,令他辜负了先帝之名。

    进而,又向外界传达了一个信号:这个辅政大臣不好当啊!

    霍光利用这个间隙,无声无息向天下人传达了这样的信息:我治理的天下,天下人有目共睹。我授先帝遗命,辅佐小皇帝,忠烈之心,苍天可鉴。

    然,这里最终不是他的战场。

    现在,他要去面对皇帝,面对那些想要搬倒他的大臣。

    霍光跟随使者,进入大殿。

    殿内发生的事情,霍光已然知晓。于是,他做了第一个动作:脱帽。

    霍光没有与人争辩,直接摘掉自己的官帽,认罪。

    这一行为,打了上官桀等人一个措手不及。

    霍光辩驳,他们加大力度攻击,就可以顺势揭露霍光的罪行。可,霍光什么也不说,就会给人一种感觉:朝臣威逼霍光。

    事后,他们若扶持刘旦,罢黜小皇帝。那么,他们就会被冠上乱臣的称谓,留下欺压小皇帝的千古骂名。他们从忠臣,就会变成祸害天下的奸臣。

    这个举动,更加令刘弗陵对霍光的信任,无可动摇。

    刘弗陵看着朝臣,又看着霍光,说了一句:起来吧!霍大将军,将帽子带好。朕知道,你没罪。

    随后,刘弗陵拿出状告霍光的信件:朕知道,这封奏书是假的。

    刘弗陵当庭宣判:霍大将军没有罪。

    刘弗陵的举动,不仅上官桀、桑弘羊等反对者没想到,就连霍光本人也没想到。年仅十四岁的小皇帝,竟然会说出这番话来。

    闻此语,霍光心中涌现出一股暖意。他的付出,等到了小皇帝的认可。

    有了小皇帝的支持,霍光扭转了不利局面。但,霍光没有急着反攻,而是在想,小皇帝为什么会帮自己澄清冤屈。

    霍光露出惊讶的表情,问:陛下是如何得知。

    刘弗陵从容镇定地说了两句话。

    第一句:你去广明练兵是近日的事,选拔校尉,没有十天,远在万里之外的燕王,又是如何得知这些消息。

    其意是说有人和燕王勾结针对你。同时,也是针对我。毕竟,朝臣与藩王勾结,罪同谋反。

    第二句:霍大将军若有不臣之心,也不需要增加校尉。

    这句话,既表达了对霍光的信任。同时,也对他进行威慑。

    朕,年龄虽小。但,明事理。

    刘弗陵为了将真相公布天下,找到了一个突破口:告密人。

    于是,刘弗陵亲自下令,将告密的人,缉拿归案,严加审讯。

    这下,轮到上官桀等人慌了。一旦,送告密信的人被抓捕。那么,他们做的那些事情隐藏不住。

    上官桀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一边安排告密者逃亡,躲过官府抓捕。另一边上书劝阻皇帝,这只是一件小事,不值得穷追究竟。

    刘弗陵闻言,不仅没有听从,还让廷尉开始紧急搜捕。告密者逃了,虽证明了霍光的清白。但,上官桀等人也没有落下陷害霍光的把柄。

    然,这场风波,没有结束,反而,越演越烈。

    上官桀、桑弘羊等人精心策划搬倒霍光的计谋,竟然被小皇帝三言两语,顷刻间毁灭。此时,无疑彰显了小皇帝的高超智慧。一场宫廷风波,被他轻易粉碎。

    霍光没有因为这场突发变故影响他的执政大臣地位,相反,他的地位更加坚固,稳如磐石。

    眼见没能搬倒霍光,上官桀等人又想了一招:谗言。

    刘弗陵身边的人,都说霍光的坏话,以此达到三人成虎的效果。

    刘弗陵从这个现象,发现了一个针对霍光的巨大阴谋。为了再次申明立场,自己对霍光的信任,直接以官方的形势下诏:霍大将军是忠臣,先帝所属,以辅朕身,敢有毁者坐之。

    刘弗陵用霸气的言论,总算镇住了那些进谗言,毁霍光的人。然,上官桀等人见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没有回缓余地。此时,他们只剩下最后一条路:用武力解决问题。

    上官桀、桑弘羊、鄂邑长公主等人商议出了一个方案:杀霍光,废皇帝,拥立燕王为新帝。

    这个计划细节,是这样的。

    由鄂邑长公主发出宴请,等到霍光前来参加宴会,袭杀霍光。杀了霍光之后,再废皇帝,迎立燕王为新帝。

    史料还记载了这样一段话。

    上官安的门客,问了一句:家主废掉小皇帝,拥立燕王为帝。皇后,怎么办?

    上官安给出这样一个回答:追逐麋的猎狗,还顾得上小兔子?依靠皇后得到尊位,一旦陛下变了主意,那就想做平民都不可能了,无论什么朝代都是这样的。

    就在众人想以谋杀霍光,强行夺权时,一个人泄密,导致反霍联盟的计划破产。

    这人,叫燕仓。

    燕仓是鄂邑长公主府中的门客,还有一个官职:稻田使者。

    鄂邑长公主谋杀霍光,太过高调,保密工作没有做好,被燕仓得知。燕仓第一反应,是将这件事告诉了他的上级大司农杨敞。

    杨敞弘农华阴人,他有一个先祖,被称为抱大腿封侯的人。这人,叫杨喜。

    话说,韩信垓下之战击败项羽。刘邦为了鼓励下属追杀项羽,许下诺言,得项羽尸体任何一部分,都可以封侯。

    杨喜得到项羽一只腿,被封为赤泉侯,历经三代,被废。杨敞这一脉,属于支系,没有享受到先祖的荣光。

    杨敞谨言慎行,又是太史公司马迁的女婿。

    昭帝初立,霍光对杨敞充满赏识,提拔他为军司马。

    杨敞在这个岗位上干出了成绩,被霍光提拔为长史。不久后,又让他担任,搜粟都尉。

    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朝廷组织了一场盐铁会议。为了削弱桑弘羊的势力,霍光提拔杨敞为大司农,位列九卿。

    可以说,杨敞的升迁史,是霍光一手提拔起来的。

    当燕仓得知上官桀等人做局,想要刺杀霍光时。燕仓第一时间,告诉了杨敞。然,出现了一个令人耐人寻味的现象。杨敞因见惯了家族覆灭史和岳父司马迁的遭遇史,让他养成了谨小慎微的习惯。

    霍光和上官桀之间的那些事,天下人皆知。

    上报给霍光,就会得罪上官桀。而,上官桀的势力,比霍光大。不上报给霍光,一旦,上官桀输了,他就会被当做同党清算。

    身为小人物,命运是可怜的。无论帮谁,总会得罪一方。

    杨敞不想卷入霍光和上官桀之间的政治漩涡。他想了一个办法:卧床装病。

    燕仓见杨敞病了,只好将这件事告诉了另外一个人。

    这人,叫杜延年。

    杜延年因父亲蒙阴,又精通律法,得霍光赏识,候补军司空丞。又因以校尉身份,参与益州郡平叛,被提拔为谏大夫。

    一时间,杜延年成为能够向皇帝提供治理国政意见的人。

    杜延年得知此事,第一时间向小皇帝检举揭发。

    霍光也得知了上官桀、桑弘羊、鄂邑长公主等人联合燕王刘旦的造反阴谋。

    燕王上书揭发霍光不臣之心,令他陷入被动局面。幸运的是,他得到了小皇帝的支持。

    霍光暗中调查,得知有很多人联合起来反对他。

    现在,终于有明正言顺的理由,除掉反对者。

    这一刻,霍光毫不手软,展现出了雷霆手段。

    霍光用了一个字:杀。

    为了做好这件事,霍光先以小皇帝的名义发布命令,还要联合一个人,共同镇压叛乱。这人,就是田千秋。

    田千秋因为刘据平反,从高祖侍寝郎,走向巅峰,成为汉相。

    如果说霍光负责主内。那么,田千秋负责主外。两人分工合作,共同辅佐小皇帝。

    田千秋成为汉相后,选择无为而治。当霍光被指定为辅政大臣时,时常要求田千秋监督他。而,田千秋却这样回答:将军多辛苦。

    随着,田千秋年纪大了。为了他能够更好的工作,霍光不仅以小皇帝的名义,朝见的时候允许他坐小车进宫殿。还在祥瑞之际,对他奖赏不断。

    转眼间,霍光和田千秋二人,辅佐小皇帝六年多了,各自在岗位上,做好自己的工作,干出了一番成绩。

    当刘弗陵下诏,要他率军平叛。

    田千秋身为汉相,自然要拥护皇帝的诏令,火速平叛。

    就这样,主内的霍光和主外的田千秋,一起平定由上官桀等人引发的叛乱。

    上官桀,被上林尉任宫捕杀。

    上官安,被丞相长史王寿,诱入府邸,斩杀。

    鄂邑长公主见事情败露,选择自杀。

    七十多岁的桑弘羊被押附刑场被斩,其家族被灭。

    丁外人,被灭族。

    就这样,霍光以杀的方式,彻底清除了反霍联盟。这场宫廷内乱,被迅速平息。

    此次平定叛乱,有四人被封为侯。

    燕仓首告,被封为宜城侯。

    杜延年揭发叛乱,被封为建平侯。

    任宫,捕杀上官桀,被为戈阳侯。

    王寿,诱杀上官安,被封为商利侯。

    值得提的是有一人,叫许广汉,因抄上官桀的家,搜捕不力,犯罪判刑,送到掖庭听差。而,他在这里遇到了一个人,他就是未来的汉宣帝。

    霍光反击,成功剪出了反霍联盟的势力,这场权力争斗,他最终赢得了胜利。

    从此,霍光一家独大。

    天下,由霍光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