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真的有皇位要继承
繁体版

第五章 悔婚是不存在的

    可是很快,王安便从前身的记忆中找到了答案。

    蓟州虽然面积辽阔但却因其险恶,自二百年前神宗北伐占下此地之后,皇室没有任何藩王愿意在蓟州就藩。

    大梁帝国的藩王类似于前世春秋战国的诸侯,拥有封地内的所有军政大权。

    除了向大梁天子表示臣服,并每年上交一定的赋税之外简直跟皇帝没区别。

    但有权利就有义务,那便是需要保卫自己的封地免受外敌侵略,保护自己的臣民免受天灾人祸的荼毒。

    而蓟州在此之前因为从未有过藩王,边疆的军赀供应都是由朝廷负责。

    而当王安就藩之后,蓟州的安宁就要担在他的肩上了。

    王安一个先皇遗腹子,如何能和能供应的起边疆大军的开销?

    如果蓟州繁荣富裕便也罢了,可以通过赋税支撑军费开支,但偏偏蓟州是出了名的穷困。

    不跟王安伸手要银子赈济就不错了,指望从那些半乞丐化的子民身上收税,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明白了蓟州的处境,王安再看向身前正据理力争的沈韶竹,一股暖流顿时充斥全身。

    母亲,在尽自己最后的能力,为自己的儿子寻找助力。

    曹猛身为五军都督府大都督,统领天下卫所及镇守边军。

    如果能成为他的女婿,即便蓟州被寇,危难之时相信曹猛绝不会坐视自己的女儿女婿死于蛮族屠刀之下,必定会派出大军援救。

    不过,沈韶竹有些想当然了。

    大军调动,费资何止百万!

    曹猛虽有军权,却也不是想怎样就怎样的。

    然而,沈韶竹已经尽了自己身为母亲最大的努力了。

    而沈韶竹旧事重提,显然勾起了部分老臣的回忆。

    譬如高进便出奏道:“启禀陛下,皇太后所言确有其事!”

    “当时还是先皇出征漠北的誓师大会上,先皇在点将台上与大都督约定,若是将来大都督有女,便嫁入天家为太子妃,而大都督也是答应了的。”

    高进的话就像是打来了某个尘封的记忆封条,一些老臣纷纷出列作证,证明先皇的确与大都督有过如此约定。

    正所谓君无戏言,不论先皇是笑谈也好、随口也罢,即便真的只是个开个玩笑,随着先皇驾崩无法站出来澄清,那这件事便等同先皇遗旨。

    没人提这件事还好,一旦有人提出便由不得曹猛不认账!

    曹猛面色阴沉的盯着高进,简直恨不得将这老东西直接剁了。

    曹猛对这桩婚事如此反对,一来是舍不得唯一的女儿,二来也是慑于王宏远的淫威。

    身为大都督可以说是位极人臣,自然是极能体察圣意的,耍起阴谋诡计自然也是行家里手,如何能猜不出王宏远对自己这个侄子的态度?

    甚至初闻王安暴毙,就心中笃定绝对是王宏远下的黑手!

    试问,皇帝要杀的人,自己还把女儿嫁过去,那还有好吗?

    天家的浑水,即便是大都督也蹚不得。

    至于沈韶竹的用意,曹猛不信王宏远看不出来,甚至这朝堂之中除了少数愣头青之外,几乎就没人看不出的。

    然而王宏远只是坐在龙椅上,一言不发。

    曹猛心中暗骂了一句老狐狸,只得竭力抵赖道:“高大人此言差矣,刚才你也亲口说了,先皇与本督约定的是假若有女便为太子妃!”

    “敢问,太子在何处?”

    “这……”高进顿时哑口。

    曹猛不给高进思考的时间,直接出奏道:“启禀陛下,当年臣的确与先皇有过此笑谈,却也只是笑谈。既然皇太后非要较真,那便一字一字论起来!”

    王宏远心中极为满意,虽然自己这个皇侄自请就藩且严词拒绝了禅让之约,但只要王安还活得好好的,那便是天下臣民的一个念想。

    在天下人的眼中,他王宏远就始终是窃据大位者,这大梁天子的位子就始终坐的名不正言不顺。

    皇位的正统,就始终还是王安!

    这也是他示意方秉谦提出让王安到蓟州就藩的唯一原因,那等兵荒马乱之地要是没有朝廷的财政军事支持,王宏远几乎可以笃定,不用几年就可以听到信王殿下死于乱军或乱民之类的消息。

    所以王宏远自然是不愿五军大都督曹猛,跟王安结成姻亲。

    王宏远点点头,假做思考道:“如此说来,爱卿所言也不无道理。”

    王宏远之前并没有支持曹猛,只是因为不占大义。

    如今曹猛自己想到了借口,王宏远当然乐于支持。

    然而话音刚落,便见王安横眉冷对,指着曹猛道:“母后常与本王说起先皇往事,提到大都督的时候都说大都督与父皇乃是管鲍之交、情深义重有如兄弟一般!”

    “如今看来,却也不过是虚情假意罢了!哈哈,若先皇没有驾崩,本王如今便是太子!敢问大都督,还会如今日一般反对婚约吗?”

    话音落下,一些刚正的朝臣不禁点头,对着曹猛指指点点起来。

    曹猛则是脸色铁青,王安话里话外的意思无外乎指责曹猛,当年与先皇的交情全是为了谋取进身之阶的虚情假意,先皇驾崩便立马翻脸不认。

    这等指责要是坐实了,那他曹猛在天下人的眼中,将不再是统领天下兵马战功赫赫的大元帅,反而是个趋炎附势、现实市侩的势力小人!

    甚至一个弄不好,还有欺君之嫌。

    当然,这个“君”十六年前就已经驾崩了,不会有人来治他欺君之罪。

    但这等“不忠不义不诚”的骂名,就将死死的烙印在他身上,即便百年之后也无法洗清。

    曹猛死死盯着王安,想不通印象中谦和温软的跟个懦夫般的信王,今日怎么像是变了个人一样。

    不但在朝堂之上与王宏远对答如流条理清晰,如今更是敢直接指着自己的鼻子斥骂了!

    然而王安却像是没有看见曹猛想杀人的眼神,仍旧慷慨激昂、滔滔不绝的诘问不断。

    “请大都督回答,若是先皇还在,本王亦是太子你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