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娱乐圈整活大师
繁体版

第七十六章:开机前的医院体验

    如果是脑癌的话,光光只是凭借文字,或许观众从理智上会明白你的处境,但很难产生直观的情绪。

    而年轻演员单凭演技,也不足以打动观众。

    那么这时候,就需要用到一点辅助道具和身体语言,让观众来切身的感受到疾病对生活带来的不便。

    原作《星运里的错》中假肢的设定就非常的巧妙。

    不仅在日常生活上会存在困难,比如上下楼梯会产生不便,甚至会把船戏变成有些心酸的搞笑场面。

    只是劳安平第一次拍摄这样的场景,最主要是对国内那一向魔幻的审核尺度没有信心。

    所以他打算拍摄两个版本的船戏,一个尺度很小,而另一个尺度则稍大一点。

    当然这部电影不是什么带颜色的小视频,所以哪怕是那个稍大一点尺度的版本也不会出现《色戒》那样的场面。

    除了男主人公外,女主人公鼻子上一直不能拿掉的插管和一直不能离身的氧气瓶和氧气袋也是这个作用。

    事实上,有关氧气瓶的知识,劳安平之前还是咨询了下医院里的医生。

    他不清楚此时普通的国内医院和国外医院的差距有多大。

    毕竟原时空《星运里的错》是要到2014年才会由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搬上舞台。

    而现在才刚刚2006年,这之间相差了整整八年。

    其中还要考虑到国内外医疗条件的差距,劳安平不确定这个时候是否有这些医疗设备。

    那位劳安平咨询的医生表示氧气瓶早就在国内开始应用了。

    只不过此时的价格还相对比较昂贵,特别是小型氧气瓶的价格和日常的使用费用,普通家庭很难承担。

    关于这个问题,劳安平只能是选择性的无视了。

    此外,因为考虑到女生的体力比较小,所以剧组给刘师师准备的是便携式的小型氧气瓶,只有5L的容量。

    一般的医用氧气瓶有40L,但是重量达到了50公斤。

    而哪怕是小型的只有5L容量的氧气瓶重量也有大约7到8公斤。

    这点重量对一个普通的成年男子来说不算什么,但对刘师师这样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来说,劳安平担心会不会太重了?

    不过好在氧气瓶平时是放在一个小拖车里的,这样移动也相对比较方便。

    甚至有时其他工作人员看刘师师一个小姑娘拖着一个氧气瓶有些费力会出手帮助,也会被劳安平阻止。

    这主要是为了加深刘师师的体验感。

    当然劳安平也知道这姑娘一边在那咬着牙坚持,一边指不定在心里怎么骂他呢。

    不过劳安平一点不在乎,自己是导演,还是她老板,她还能反了天不成?

    或许是经历了之前大半个月的医院体验生活,刘师师和黄宣两人现在都能在表演的时候很自然的带入到癌症患者的角色当中。

    有关这方面的戏份拍摄的时候都很顺利。

    哪怕是因为某些细节没有做到位,一般NG个三五次,再调整下细节基本也就过了。

    劳安平毕竟不是墨镜王,不会让演员一个镜头一次拍上几十遍,有问题当场就指出。

    毕竟是看过两部原片的人,这就是照着答案在抄写试卷,速度自然很快。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镜头都拍摄的很顺利,比如拍摄主角韦一航在医院看到那对癌症父女时的场景就很不顺利。

    韦一航看到的这对父女,不是由李雪健老师和刘师师饰演的那对,而是一个老父亲和一个患病的年幼女儿。

    这个是原作《小红花》里的剧情。

    劳安平觉得这一情节的设定应该是为了和后面男主角的表现作对比,以体现男主角韦一航的成长。

    这个时候的韦一航因为病痛的折磨和生活的不便,对周遭事务漠不关心。

    但是当经历了马小远的病逝后,他又开始重新审视这个世界。

    在电影的最后,韦一航会给这位父亲送上一份红烧牛肉饭。

    虽然此时专门的外卖业务还没有出现,但一些饭店还是会给附近的客人提供这方面的服务。

    为了避免观众看了出戏,劳安平便把剧情改成了由韦一航拜托对面的饭店给这位父亲送上红烧牛肉饭。

    原版的《星运里的错》没有这个情节,这是根据国内一个真实事例改编的,据说还是导演韩延的真实见闻。

    这也是原片中最大的泪点。

    很多人看了电影称其他地方没觉得有什么,直到看到这个流着眼泪吃着牛肉饭的老父亲时终于绷不住眼中的泪水。

    所以,男主角韦一航第一次在医院见到这对父女的情节很重要,他将衬托后面主角的成长。

    这个演员戏份虽然不多,但非常重要。原本饰演父亲的那位演员李晓川现在还不满三十,明显不合适。

    劳安平最终选择了演员杨新鸣。

    提起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会觉得陌生,但你要提起电影《我不是药神》里的那位牧师,估计就会有印象了。

    此外他还出演过《外科风云》里的钟医生,以及《鬼吹灯之精绝古城》里的陈教授,戏路可以说非常的广。

    杨新鸣出生于西安,是西安话剧院的一名演员,同时还是国家一级演员。

    此时的他正在和石国庆、郭达合作,主演一部四十集的情景喜剧《西安虎家》。

    最终劳安平还是通过中戏联系上了杨老师,向他提出了邀约。

    听到有电影请他客串,他自然要先看一下剧本。

    在看过剧本之后杨老师便立即答应出演,他非常喜欢这个角色。

    和《西安虎家》的导演协商后修改了下自己的拍摄计划,挤出了三天时间来岛城参加《小红花》的拍摄。

    而在电影中饰演杨老师女儿的那位小演员则是一位童星,不过劳安平对她没印象,可能后来没有在影视圈发展。

    至此就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演员之间开始了这一场戏。

    但几次拍摄下来效果都不尽如人意。劳安平想想还是喊了暂停,先让大家休息下,他要和黄宣聊一聊。

    “你怎么看这段剧情?”劳安平问黄宣

    “这应该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场景吧,就是韦一航在这等着。”

    “你再好好想想。”

    黄宣想了想摇了摇头表示自己没明白。

    其实这里也有劳安平的责任,因为他忽略了一件对演员来说很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