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龙江流
繁体版

燕侯问策

    教育大臣和燕城学院校长留了江流吃晚饭,吃饭期间,还有学生表演环节。

    吃完晚饭,时间已经不早了,江流和岩可回了迎宾馆,回到各自房间休息。

    一宿无话。

    等到第二天天一亮,王室的使者已经带着车队来接江流。

    江流坐上车,随着车队来到城外海边的一处血灵燕栖息地,和燕侯汇合后,来到了一处早已选定好的山洞。

    这个山洞是个天然溶洞,除了洞底有个一人多高的入口外,山洞洞顶,也有一个巨大的洞口。成群的血灵燕从山顶的洞口飞进飞出,一片热闹的景象。山洞面积很大,洞壁上,排布着一个个用海灵藻为原料,血灵燕唾液和气血为凝胶的燕巢。

    燕侯的手下已经悬空在洞壁上搭了一个高台。燕侯领着江流进洞,然后徐徐飞升到了高台之上。

    江流也紧随其后,飞到了高台之上。

    见到有人闯入领地,一直体型较大的血灵燕一声尖啸,瞬间,一群血灵燕往燕侯和江流飞冲过来。

    燕侯袖子轻甩,那群血灵燕立马被震退了出去。

    几只漏网的血灵燕则冲向江流,江流早已念动“防”字诀,那血灵燕到了江流一丈距离,就不能再进分毫。

    那燕侯不再看那血灵燕,转身面向洞壁,双手灵力化气,变成一把气刀,将一个体积较大的燕巢,从洞壁上完整的切下。

    江流也学着燕侯的样子,灵气化成气刀,切下一个完整的巢穴。

    “这燕巢材质肥厚,色泽靓丽,灵气浓郁,果然是滋补上佳之品。”江流夸赞道。

    两个随侍太监,立马飞上前来,接过了燕侯和江流手中的燕巢。

    这时,江流看到顶上洞口附近,长着一棵在海鲜楼吃过的燕巢果果树,于是飞身上前,采下数颗来。

    飞身回高台的时候,江流发现这个洞口和自己在红尘境住过的山洞有点相似,特别是江流移植的几棵灵果,也是被种到了山顶洞口。

    燕侯看已经完成了采巢,便请江流一起回到了地面。

    这时,江流见地面厚实的鸟粪上,有几颗翠绿的小草,于是隔空摄来,收进了药罐。

    燕侯带着江流来到洞外,那些燕侯手下,已搭好了休息的临时围帐,燕侯就邀请江流入内喝茶休息;而江流和燕侯采的燕巢,御厨已经拿下去处理了。

    燕侯给江流倒上茶水,叹了口气道:“我们燕国因燕巢而闻名,但无数岁月以来,燕巢资源却已经捉襟见肘,要不要继续开放采巢,是眼下朝野争论最大的焦点,处理不好,不仅动摇燕国经济基础,更可能引发民变,不知公子,可有何高策?”

    江流抿了一口茶道:“燕侯这么问,折煞学生了。这几日,学生也走了燕城一些地方,了解了燕国燕巢贸易的历史。关于燕巢之争,学生有以下几个观点,不知对错。”

    燕侯接口道:“但说无妨。”

    江流说道:“一是适量燕巢贸易要留。燕巢贸易是燕国第一特色,燕国之名也得自燕巢,燕国和燕巢,息息相关,燕巢甚至成了燕国代名词,所以适量燕巢贸易、燕巢采摘,还是要保留的。

    二是血灵燕和栖息地要加快保护。这几年随着燕巢贸易的增加,无节制的燕巢开采和人为破坏,导致血灵燕栖息地被破坏,血灵燕数量急剧减少。这样下去,血灵燕灭绝是早晚的事,到时没了血灵燕,燕巢就无从谈起。所以血灵燕的种群和栖息地的保护,势在必行,且要加快。

    三是养燕技术要发展。现在市场上出现血灵燕养殖的方法,血灵燕作为野生生灵,要完全通过人工养殖的技术还未完善,可能还需要继续攻克。现在的养殖,通过模拟野生环境,聚集一些野生血灵燕,通过投喂,人工照顾的方法来增加血灵燕繁殖和筑巢能力,应该是条推进产业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就好比,这一次,燕侯和我采了两个燕巢,凭这里血灵燕的数量,它们花两天就能补充回来;但如果今天来这的人都采一个燕巢,那这里估计得花十几年才能恢复;如果是所有人每人采两个,估计这里的血灵燕,就面临灭顶之灾了。

    之前我在海边的渔乐村,那里的村民平时以捕鱼为生,这几年因为捕鱼风险太大,他们有些进城务工,有些在家办民宿,只有每年孝子节,才会采一次燕巢,孝敬家中老人。我觉得这种孝子节挺好的,把燕巢敬老的意义发挥出来,又不会过多的破坏血灵燕的生存环境。。

    燕国以盐兴市,后又变成燕巢特色,如今燕国商者如云,做生意五花八门,已不止盐或燕巢;燕国西部山脉,如今探明有各种矿产,采矿者又络绎不绝。所以燕国经济,自然不会因燕巢资源匮乏而衰弱。”

    燕侯冲江流抱拳施礼道:“公子高见,寡人受教。”

    江流回了一礼,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罢了。”

    这时,随侍人员将煮好的燕巢羹端了上来。燕侯示意江流一起喝羹。

    “其味如何?”燕侯在江流喝完后问道。

    “色香味俱全,不愧是燕国的御厨。”江流夸赞道。

    “平常燕巢,做出来味道不显,而我燕国御厨钻研燕巢做法多年,对此烹饪之法已熟练之极。”燕侯说道。

    “凡事做到极致,自然成了大家。”江流附和道。

    “唉,不瞒公子,虽然燕国国富民强,但作为燕侯,却一直做得战战兢兢,生怕哪天被别人盯上位置,落得满门覆灭的下场。”燕侯突然话风一变,哀叹起来。

    “燕侯您看,海上那艘大船如何?”江流指着远处海上一艘装满货物的货船,问燕侯道。

    燕侯不明就里,只是简单答道:“这船能装万吨,是燕国出海远洋的船只。”

    江流说道:“这艘货船满载贵重货物,自然是一些不法分子眼中的香饽饽,如果有人想夺船,船上的人会奋力反抗,其他货船会过来帮忙抵御,还会有巡逻官船,打击强盗者。所以,被人盯上不可怕,关键要有击退敌人的能力。”

    “如何获得这能力?”燕侯继续问道。

    江流道:“这船身体庞大,既要靠掌舵者把方向,也要靠众水手齐心协力发力推进。如果方向正确,自然乘风破浪,一帆风顺;但如果方向不对,偏离航线,撞上礁石,自然会有沉没、颠覆的风险。”

    “公子的意思是,攘外必先安内?”燕侯问道。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稳定好域内,让上下同心,自然能共同抵御不怀好意者;但如果上下离心离德,人心向背,别人自然会趁虚而入。”江流说道。

    “听公子一席话,让寡人茅塞顿开,请公子受寡人一拜。”燕侯起身给江流行礼,江流赶紧扶住燕侯。

    “等公子将来历过雷劫,寡人愿以重礼,聘公子为国师,不知公子意下如何?”燕侯开口道。

    “燕侯谬爱了,学生不过是因百年资质赛,略有薄名,恐怕过个二三十年,名声早已沉寂,更不要说四五百年之后的事了。”江流推辞道。

    “恐怕公子将来,名声更显,看不上我燕国小地方吧?”燕侯笑着问道。

    “四五百年后,学生即便名声再显,也只不过是个刚历雷劫的成年人,怎么会嫌弃燕国这富庶之地呢。”江流连忙纠正道。

    “好,寡人放下一言,公子将来若来我燕国,我燕国必定欢迎公子。

    又聊了好一会,燕侯才和江流告别,摆驾回宫。

    江流则继续由队伍护送,返回了迎宾馆。

    接下来的十余天,江流接到燕国许多达官显贵的邀请。于是江流白天乔装打扮后游历燕城内外,晚上赴宴。

    在燕国待了二十天后,江流觉得燕城附近已经走得差不多了,因自己现在名声在外,西部矿区又多暴发户,觉得目前不适合前往,就打算离开燕国,前往下一个诸侯国——简国。

    江流去到燕国王宫,和燕侯等人辞行;随后他回到了迎宾馆,向守卫自己多日的岩可致谢并道别。

    “今日一别,也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再见公子。”岩可虽然比江流年长,但此时已经成了江流的小迷弟。

    “我打算在外面游历个十年,十年后,岩大哥可以去龙城天籁学院找我。”江流答道。

    “好,有机会我一定去龙城看你,你有空,也要来燕城看我。”岩可说道。

    “好”江流和岩可击掌。

    “只可惜,当时我没把握机会,当时要是给公子提供特殊服务,估计公子这次离开都会带上我。”岩可开玩笑地说道。

    “岩大哥想多了。”江流一脸正经地说道。

    江流把这些天在燕国采集的药物,燕侯和达官显贵以及岩可送的礼物整理收好后,离开了迎宾馆,在岩可的护送下,来到了燕城驿站。

    回想起二十天前来驿站的情景,江流感觉在燕国度过了一阵漫长岁月。

    江流坐上国际飞船离开燕国,数个时辰后,江流来到了简国首府简城驿站。

    下了飞船,江流就看到了学生游历登记处,就赶紧进去登记。

    与燕国不同,这里居然排着长长的队伍,数十名学生,排在了江流前面。

    一个现场人员,给了江流一张纸,让江流按要求填写了相关信息。

    不过登记处速度很快,没一会功夫,就轮到了江流。那登记处人员结果刚发的纸看了一眼,就根据江流学校的游历证,给了江流一个登记副本。

    办完登记,工作人员就示意江流可以离开了,至于住宿,周边很多,让江流自己随便找。

    江流出了登记处,看到对面有个客馆很多学生打扮的人进进出出,就进去办理了住宿。

    客馆伙计看到江流一副学生打扮,即便江流还是穿着那套陈旧的学生服,那伙计依然恭敬地帮江流做好登记,然后根据江流提供的游历学生登记副本,给江流按学生价办理了住宿。

    “公子您好!我们原来一天住宿加三餐是五中币,现在学生价每天两中币。”伙计递过房间钥匙,向江流说道。

    江流付了押金,在伙计的带领下,来到客馆顶楼五楼的东首房间。

    房间比较干净明亮,内部也比较宽敞,房间里放着一张大床,还有些座塌、柜子和其他家具。

    伙计问了江流饮食,得知江流刚从燕国过来还没吃午膳时,立即退了出去,一会功夫,就带了一个食篮上来。

    食篮里放着一荤一素一汤,还有几个小灵果,量不多,却看着精致。

    江流虽然不饿,见对方把饭菜打来了,也就开始吃起来,那伙计,就在一旁伺候着。

    江流让伙计给自己介绍下简国,虽然江流自己读过地理,知道些简国的事情,但问下本地人,可能更加清楚。

    伙计开始按照江流要求,开始讲解起简国的相关知识。

    简国的简,是书简的简,顾名思义,这个国家是个崇尚读书的诸侯国。几千万年前,一名军中智将,因功被封为简侯。他到任后,崇尚读书,将国家打造成学习之国。其中,国家律法规定,官员必须经过课业考试才能当官。

    由于学习氛围浓厚,该国出过许多龙族闻名的学者和官员。

    伙计骄傲地告诉江流,数十万年前,被称为龙族学豪的韩白,来到简国,在简国书简广场,写过一块“东南文脉”的石碑,奠定了简国在龙界的学习地位。

    “那块碑有数十万年历史,加之又是学豪韩白所写,应该成文物了,价值连城。”江流问道。

    “这块碑还不是我们简国最值钱的碑,我们简国,有块“大道至简”碑,传说此碑有不可思量的奥秘,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在找它。”

    “传说?找它?这块碑是不见了吧?”江流问道。

    “是的,但这块碑口口相传,一直存在。”

    伙计介绍了简国一些学府和名胜,还把目前的简国名人也介绍了一番。

    吃完饭后,江流掏出两中币打赏了伙计。伙计先是推辞了一下,随后千恩万谢地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