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爹是宋徽宗
繁体版

第15章 眼中全是小星星

    应众人之求,赵元奴献上了一曲《蝶恋花》,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

    赵元奴的嗓音很甜美,一曲唱罢,余音绕梁,众人连声赞叹,赵权也是暗暗倾慕,这女人当真是色艺双绝!

    赵权又突发奇想,却不知在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李师师唱歌怎么样,想来她不会逊色于赵元奴吧,可惜,李师师今天没来……

    有佳人在旁陪伴,在场的才子们都不甘落后,纷纷挥毫写出自己的拿手诗词,展示自身才华,赵权自然也不遑多让。

    轮到赵权了,他起身笑道:“今日适逢上元佳节,小可不才,特意准备了一首《青玉案》,献丑了……”

    赵权的书法其实并不算出众,但他以往曾经根据赵佶的瘦金体临帖多年,却也别有一种韵味。

    一个叫做卢炳的文人在旁边看着,渐渐面露喜色,片刻后,他就情不自禁的念出声来:“东风夜放花千树,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卢炳的朗诵声音越来越洪亮,这样一来,整个厅堂里的众人几乎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听到这句“一夜鱼龙舞……”,众人顿时大吃一惊,有人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王绅更是率先鼓起掌来,笑道:“没想到,赵公子竟然文采过人,当真是令人佩服……”

    随后,也有几个才子开始鼓掌,连连赞叹,有人开始侧耳倾听,仔细等待下句,颜博文甚至站起身来,快步走到赵权的身边,好奇地看着他写诗。

    片刻之后,颜博文顿时眼睛一亮,皱了皱眉,道:“这不是今上的瘦金体么?赵兄,你岂能用这种书法?”

    卢炳嘿嘿一笑,道:“我朝向来善待文人,只要在公文上不用瘦金体就行,在这上元节盛会里写写,有何不可?难道陛下还会派人追究此事吗?”

    王绅闻言怔了一下,向上方拱了拱手,打了个圆场:“不碍事的……今上乃是书画大家,正是我辈读书人应该学习的楷模。”

    赵权愣了一下,他并不知道自己学的竟然是昏君赵佶的瘦金体,但他当下无暇多想,还是先把抄的这首词写出来为好。

    待卢炳朗诵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时,众人更是深感震撼。

    “好!写得好……”王绅再次鼓起掌来,他原本以为赵权只是一个身份神秘的商人,现在看来,这小子竟然是个深藏不露的大才子!

    在座的才子们热情地讨论起这首诗词,也有人好奇地围过来,仔细阅读这一句句诗词,陶醉于诗词中的意境……

    颜博文瞠目结舌的看着赵权,神情木然,他一时间感觉难以置信,在他的印象里,赵权只是个不学无术的家伙,现如今,这小子怎么变得如此才华横溢?

    自古以来文人相轻,颜博文自认为在书法和绘画方面都有过人之处,他很难接受别人能够写出这么好的诗词……

    颜博文对于赵权的印象并不好,他认为赵权不学无术,岂能因为一首诗词就改变心里的成见?他心中暗暗不服气,一首诗词岂能完全代表真才实学?

    这时,赵元奴也轻移莲步来到了赵权这边,几个才子知趣地闪开,给她让出了位置。赵元奴一脸惊喜地轻声诵读这首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直到赵元奴读到这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顿时禁不住心中一折……

    赵元奴仔细打量了赵权一番,眼中全是小星星,笑盈盈道:“公子真是大才,竟然能够写出这等佳作……”

    赵权微微一笑,道:“过奖了,不敢当,这其实只是在下的应景之作而已……”

    赵元奴蕙质兰心,虽然只是初次见面,但她却能感觉到赵权与寻常的文人墨客截然不同,至于有哪些不同,她却一时间想不出来。

    对于在座的很多才子,赵元奴并不感冒,她知道这里的很多所谓才子都是沽名钓誉之徒。

    不过,若是遇到真正的才子,赵元奴也愿意与他们交往,一旦对方将来做了官,那岂不是大有裨益?

    赵元奴与赵权闲聊了几句,正要与赵权探讨一些关于诗词的话题,陈东却走了过来,赵元奴就不再多说了。

    这倒是正中下怀,赵权只不过是个文抄公,他对宋词的了解其实并不多,他可不想当众露马脚。陈东一过来,方才围在赵权身边七嘴八舌的众人就都散开了,赵权总算是感觉清净了一些。

    陈东却并未与赵权探讨诗词话题,两人说了一些客套话之后,便聊起了当前的天下大势。一如往常,陈东毫无顾忌地吐槽了对于蔡京等权臣的不满,赵权并不意外,这倒是符合陈东的性格。

    现在,口无遮拦的陈东混得并不如意,朝廷根本不给他做官的机会,二十多岁了,他依然只是个太学生,他只觉得怀才不遇。

    见赵权如此耐心地洗耳恭听,陈东一时间竟然对赵权有了惺惺相惜的念头,当即就打开了话匣子。

    两人聊了许久,直到天色已晚,有些才子相继离开了,赵权这才拱了拱手:“陈兄,在下住在城外,时候不早了,这就告辞了,我们后会有期……”

    “好,我们一起走吧,愚兄就在城里住,有空闲的话,欢迎你来太学玩。”

    赵权与王绅打了个招呼,随后就与陈东一起离开了香丰正店,王绅一直送到了门口。

    赵元奴看着赵权的背影渐行渐远,又瞥了一眼写着《青玉案》的那张宣纸,几个才子依然在那里品评。

    赵元奴自言自语:“这首词或许要红极一时了,只是,这个人似乎有点怪,竟然愿意与陈东来往……”

    上元节过后,年节的气氛渐渐地平淡了,那首《青玉案》却不出所料地流传开来,赵权的名字也很快为人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