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从秦始皇开始
繁体版

第四章吕氏春秋

    先秦民风开放,和太后私通根本不算什么,但是先说他是嬴政亲父的缪言,现在又说他趁着秦王年少专权,

    吕不韦怀疑天幕和他有仇,怎么就紧着他一人叭叭?

    【提起秦始皇嬴政,自然不能遗漏掉吕不韦这人。

    在嬴政亲政前,吕不韦连续专断秦国大权多年,他弄权却并不是一个无能的人。

    在政治方面,秦在对外战争中不断取得进展。

    在秦庄襄王时期,秦国吞并了东周国(河南、洛阳、谷城、平阴、偃师、巩、缑氏),占领韩国成皋、荥阳等,设立三川郡,这些为秦国下一步进攻魏国做了好军事上的准备。吕不韦摄政以后,力主与赵国媾和,因为当时赵国是第二军事强国,这样,就避免了秦国两线开战疲于应付的窘境,为进攻魏国做好外交铺垫。

    公元前247年,蒙骜进攻魏国,占领高都和汲

    公元前245年,秦攻取魏国的卷地(河南新乡原阳西部);

    公元前242年,占领魏国酸枣(河南新乡原阳东部)、燕(河南新乡东北部)、虚(河南新乡东北部)、长平(河南周口市西华北)、雍丘(河南开封杞县)、山阳(河南焦作)等三十座城,设立东郡;

    公元前241年,占领魏国朝歌(河南鹤壁)和卫国都城濮阳(河南濮阳)、汲(河南新乡卫辉)、垣、蒲(河南新乡长垣)。控制安陵国(河南许昌鄢陵);

    公元前238年,秦军攻克魏国垣、蒲(河南新乡长垣)。

    从前247年到前238年,秦国大军占据了魏国八成以上的领土,魏国已然接近亡国,这些成绩绝大部分都应该归功于吕不韦。加上之前秦国吞并东周国,在韩国领土上设立三川郡,整个中原地带均在秦国的掌控之下。这些地方战略价值极大,而且经济基础很好,为秦统一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经济建设方面:关于吕不韦摄政期间秦国的经济管理状况,史书几乎没有记载,这是一大遗憾。】

    [吕不韦眼光和谋略都不错,就是权利欲太重。]

    [他投资异人就是本就是因为权利,吕不韦是商人,不是大善人。]

    [其实吧,聪明人把持朝政总比蠢货好吧]

    [奇货可居!]

    在子楚已经成为秦王的时空,吕不韦提上嗓子眼的心稍微放下了一点。

    【在文化方面,吕不韦主持他门下的众多学者宾客们编纂了《吕氏春秋》,又名《吕览》;

    《吕氏春秋》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三个部分,“亦上观尚古,删拾“春秋”,集六国时事”。

    《吕氏春秋》体现了战国后期学术思想在百家争鸣中呈现出来的某种融合趋势,强调的是实现国家统一。

    从吕不韦为《吕氏春秋》所写的序意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他暗示嬴政要像颛顼那样接受黄帝的教诲,想借此在嬴政亲政后,依旧由自己专断秦国大权。】

    [《吕氏春秋》的学说与秦国的法家思想格格不入,所以并不受赏识,到了汉朝,反倒派上很大用场了。]

    [可惜政哥可不是什么小乖乖,在亲政后迅速铲除嫪毐后,吕不韦的算盘要打空了。]

    秦国君主神色不定,怎么又突然出现一个嫪毐?

    始皇帝嬴政眸中闪光,《吕氏春秋》被这般称赞,肯定有其独一无二的价值。

    他是彻底的实用主义者,只要有才,即便是吕不韦,他也能容下。

    【在民生方面,修建郑国渠。

    公元前246年即秦王政元年,韩国惧怕秦国,派水工郑国献策修渠,想要耗费秦国的人力财力,削弱秦国的军队。

    嫪毐之乱后,水工郑国是韩国间谍的事被发现。

    据《河渠书》记载,郑国称水渠完成后秦国会受益,因此得以活命。

    郑国没有说谎,水渠大约共花费十年时间建成,使关中平原成为沃野,秦国得以富强,为灭六国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

    韩国:……?

    秦国:……!

    其他几国:……???

    [这时候秦王年少,这工程肯定和相邦吕不韦有关。]

    [吕不韦当个权臣可以的,但得有眼力见啊,该放手时就放手,不然小心小命不保。]

    [权利噬心,到那时候不会想放手的。]

    [韩国?这个同名可真是让我心情复杂。]

    [虽然同名,但和那个“宇宙起源国”可一点都不一样,那个可是唐太宗过去都得瞎只眼的。]

    唐朝,李世民懵了,突然被告知他瞎眼了!

    啊?我瞎了?没呀!

    大唐一众皇帝怒了:陛下好好地,怎么就瞎眼了?

    太过刺激惊悚,许多人都发起一连串的评论——(唐太宗为何瞎眼?)

    评论区立即有人解释:

    [它污蔑的,一开始说唐太宗自不量力率军攻打高句丽,被他们的将军射瞎了一只眼,后来又说是高句丽率军攻陷大唐,打得唐太宗跪地求饶,割让半壁江山才活命。]

    [应该是高丽,不是高句丽,高句丽一直是古代的边疆民族政权,是棒子胡乱编造历史,认了高句丽当祖宗,自认为自己是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

    [何止啊,人家都认为自己才是一切文化的起源了。]

    [高句丽:好晦气。]

    “无耻之徒!”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纷纷怒骂,李靖等人气得血气上涌。

    李世民气急,这般侮辱他,真是小人行径。

    别的朝代皇帝也目瞪口呆,还有这种操作?真是跌破下限。

    虽然有些朝代立国时可能会认某个历史名人当祖宗,给自己贴金,但也不会鸠占鹊巢,脸大到说自己是一切文明的起源吧?

    【所以年轻的秦王想要亲政,必须斗倒丞相吕不韦以及太后赵姬,同时还有一个弟弟成蟜在蠢蠢欲动。】

    [成蟜在秦王政八年(前239年)攻打赵国时造反,最后在屯留自杀,之后就只剩下吕不韦和太后了。]

    [赵姬脑子不太聪明,明明可以走宣太后的路,偏偏走歪路。]

    [别,别来碰瓷我们宣太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