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主义消亡史
繁体版

第二十三章 压制(下)

    会议结束的晚宴两人并没有参加,如果还在现场估计又是喝不完的酒和很多无意义的场面话。颜晖也知道在西北这个地方,下面的这些经销商与自身体量不匹配的豪爽酒风,加上Cici今天还在,还是把主角留给N司就好。

    “颜哥,你在台上的时候感觉不一样。”Cici坐在颜晖的车上,感叹了一句。

    “嗯,怎么说?”

    “感觉信手拈来,并且把让他们接受那些负面的信息”Cici说到。

    “可能我天生二皮脸。”颜晖笑了笑。

    “也不全是这个,我现在也发现我之前和那些厂家沟通时,没有办法把那些负面的信息传达出去。”

    “有机会就有风险,没有风险的机会一定不是好机会。在商言商,那些人也都懂这些。你把一个事儿的机会和风险都表述出来,他们也才会更信任你。”

    “但公司衡量我们的不是就是靠那些我们达成的合作数量和金额么,反正风控也会把做不了的项目毙掉啊。”Cici确实更专注于数字,对于人性和自己的行为会为别人带来的麻烦不会关注太多。

    “这么说吧,一个人托付你的事情如果你答应了,最后没办成造成的伤害大;还是你从一开始拒绝帮忙,并且给出自己不能帮的客观理由的伤害大。”颜晖以一个问题回答了Cici的疑问。

    “应该是前者。”Cici考虑了下,回答道。

    “你知道就好,还有,就算真的都帮成了,还有赵猛的例子呢。”颜晖回复道,他脑子里也不禁思索之前Cici强压着一堆人把驼市的问题项目办成时,是怎么样的心境。

    晚上回家后,颜晖给周章去了电话。把今天的内容汇报了下,尤其是那个党姓经销商提出的问题。

    “你说的这个我之前有考虑过,现在看来值得重视。之前我们合作的设备厂商不太会关注到这一层级的信息。”周章肯定了颜晖今天的工作。

    “如果要把项目做到卫生院,那么我们只能与当地的县级卫生部门进行合作,这样的话必须要有N司的支持。”颜晖知道自己公司的性质,外企也缺乏和这一层级卫生部门的接触的抓手。

    “你说的没错,就看N司这种类型的业务数量了。之前我关注过,但是当时和N司他们刚建立关系后,Nelson和Cici就接手了,我也就没继续跟着。”周章回复道,这段时间他才重新把这些东西接过来,看样子是一个查漏补缺的过程。

    “对了,我感觉Cici对这些真实的业务感觉很不适应。”颜晖提了一句Cici,这两天和她聊天确实感觉她不太在状态里。

    “过几天我会让她跟我去N司总部。我也要看看她现在是Nelson的弃子还是闲棋冷子,还有看看她能不能把活干好,要不然得把我累死,现在人也不好招。”周章无奈的说到。

    除了古城之外,N司在国内其他区域的这种代理商大会也开了几次,B司也如法炮制,重新立了次规矩。如果说以前的N司是把B司当垃圾桶,什么项目都往里扔,在重新立威之后,两个公司的合作也逐步的开始朝着互相尊重的频率靠拢,最起码来的项目都逐步正常了。颜晖也找机会看了两个乡镇卫生院,给周章下一步的工作提供了不少的素材,还好,去的地方都可以做到当天往返县城,在这边真的有些乡镇连一个能开出发票的宾馆都没有。

    孟浩宇倒是很心疼颜晖,7月下旬的时候,在陇省的一个棘手项目需要颜晖支援,蓝城的酒店最起码有游泳池和健身房,并且吃的也不错。这次和孟浩宇一起拜访的医院就在蓝城边上的县里,是县里的头号公立医院。这个项目是杨斌拉来的,看着杨斌在P司还不到3个月就有些眉目出来,颜晖也觉得挺开心,最起码在抵达蓝城当天的接风宴上,老杨和去年年底相比明显的意气风发了许多。

    这个项目是一个金额接近2000万的项目,一台64排CT和几台超声打包,P司正在和S司竞争。按道理来说,B司介入项目的时间一般在医院已经确定采购意向之后,只是对于P司这种产量大户,外加颜晖和这边团队的私人关系如此融洽,需要B司站场为P司竞争项目加分时B司自然是责无旁贷。

    项目的经销商姓常,和陇省高层有些指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在颜晖、孟浩宇到达蓝城的第二天晚上就把医院的郝院长请到蓝城和众人碰面。饭桌上,常总也着重介绍了孟浩宇和颜晖,一个是P司西北的话事人,一个是投资公司西北的负责人,并表示这些人都是此次设备采购的参与方,现在过来表示对医院的重视。

    “也谢谢常总重视我们医院的这点儿小事儿。郝某先干为敬。”在饭桌上的互相介绍,客套寒暄后,坐主位的郝院长为晚饭的开了个头。

    “郝院长这是折煞我啊,我们就是为了给医院提供更好的服务,这也离不开厂家和投资方的大力支持。”常总坐在郝院长的左手边,赶忙站起来提起酒杯。

    “小孟也斗胆陪上一杯,我们一定也做好学术支持工作。”孟浩宇基本上和常总同时起身,在常总说完后也跟了一句。

    “哎,咱们这边站着喝不算,大家坐大家坐。”郝院长见桌上其他4人都提着酒站了起来,笑呵呵的说道。

    之后便是轮番敬酒,颜晖在打圈儿时也向郝院长表示B司一定配合院方的进度,做好金融服务工作,敬到身边的常总时,也小声说医院的大致情况已经和公司上层做到沟通,各种方案肯定会配合好采购进度。这种饭局都只会说场面话,郝院长也就简单的把明天的日程安排,参与人和一些注意事项告诉几人。

    这场饭局只有5人参加,4瓶白酒的量引人遐想。饭局结束后,常总和郝院长还有要紧事儿要谈,自然是换个地方继续品醒酒茶。孟浩宇、杨斌和颜晖则返回了酒店,在颜晖的房间里开后面的小会。

    “感觉怎么样,有什么新发现的。”孟浩宇问杨斌。

    “院长现在也是夹在中间,不过他今天来跟常总吃饭,表明他自己更倾向于咱们的产品。”杨斌回答到。

    “对,但是S司那边是和财务口绑着的。郝院长能顶得住干扰么?”他对常总的了解不如杨斌深,这句话的深层逻辑是向杨斌询问常总的态度。

    “常总这边的影响力可以,去年他出手的项目都没跑的。”和S司的经销商的高调作风不同,常总这边只会夹自己碗里的菜。自己前几年的有几个项目都是和常总合作的,毕竟杨斌以前就在经销商手下干,当时他的老板移民后,他才去的C司,而且那个已经移民的老板以后会是常总的邻居,这也是他和常总有基础信任的原因,同时也是今天他可以在饭桌上出现的理由。

    “老弟,你那边之前提供的东西都没问题吧。”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后,孟浩宇转向颜晖。

    “没问题,昨天已经和常总表过态了,我们的底线也透给他了;医院的基础情况我也和我们公司的风控大概沟通过了,只要医院到招标进程里面,我们的批复意见很快就会出来。可以跟着你们的时间线走。”颜晖表示没问题。

    “对了,医院现在的形势是怎么样?”孟浩宇想到好像漏了点什么,又问向杨斌。

    “使用科室还是比较倾向于我们这边,反正主任已经和我吃过饭了提过要求了。并且他们肯定听郝院长的,就是设备科那边倾向于S司那边。”杨斌答复到。

    “嗯?为什么?”

    “设备科那边人和郝院长不是一条线,这也是S司那边在医院的切入点。”

    “常总怎么说?”孟浩宇问道。

    “院长谈完,如果效果不好的话他再接手,那个科长在医院资历挺久的,不行就升个虚职副院长,换个人来管设备科。”杨斌回答道。

    “看来这项目要到年底了。你今年咋样,如果这项目成了咱还是放到明年签?”孟浩宇问道颜晖。

    “我今年没问题,主要看你这边的需求。”颜晖表了个态,这个就是二人对于怎么划分到底算今年的业绩还是明年的开门红的默契。

    “我这也问题不大,老杨那边我已经给他划了个年底的现金采购项目。”孟浩宇点了下杨斌,杨斌比他年纪大,但是职级不如他高。

    “孟总你放心,我这儿肯定把事儿盯好。”杨斌也觉得孟浩宇做事儿确实地道,因此他在这个项目上自然也是殚精竭虑。

    “嗯,你把下面那些人盯紧了就是,这事儿成了你是头功。”孟浩宇继续激励了下杨斌。

    “对了,杨哥,医院财务那边怎么样。”颜晖也问道自己关心的问题。

    “你做的初版方案他们看了,他们觉得成本有些高。但是他们和郝院长一条线的,你那边的余地也留下来了,到事成的时候把成本一降就好了。”杨斌回答道,目前来看所有的安排都在按着计划走,就等常总和郝院长谈过的结果了。

    “还有,王姐那边怎么样。”孟浩宇接着问

    “萍总今天和市场支持那俩人在一起,明天也会跟着我们一起去。”杨斌说到。

    “她有没有对常总这边有什么动作。”

    “她接触不到常总,对这个医院她也不太重视。最近她在盯着省医院的项目,对这个项目她自己的投入不大。”杨斌说到。

    “那就好,如果她有动作了你告诉我,我去跟她谈。”孟浩宇表了个很强势的态度。

    次日清晨,颜晖跟着P司一行人赶往医院。医院离蓝城市区差不多1个半小时的车程,早上的推荐会9点开始,还好酒店的早餐6点就开了,不至于让孟浩宇和颜晖饿肚子。这种推荐会是医院正式向内外表示自己的设备采购需求,需要厂家来介绍自己的设备和服务优势的场合,常总自然不会和P司的人一起出现。

    推荐会共有三个厂商参加,他们会轮流进入到医院的大会议室向医院的参与者展示自己的优势。S司第一个进场,原定的40分钟流程他们花了1个小时才讲完,他们并没有带自己的投资公司,出来后志得意满;P司随后进场,40分钟的时间给CT的市场支持用了一半,超声的市场支持和颜晖平分了剩下的20分钟;留给C司的时间就只剩了20分钟,他们本来就是来陪跑的。

    上午的会议结束后,只有S司还留在医院,听杨斌在医院的眼线说他们下午又把医院的领导找了一圈儿,而P司和C司在会议结束后,也就返回了蓝城。

    这次的晚宴是常总宴请所有P司所有参与了推荐会的人员,以及颜晖。与昨天的晚餐不同,今天的氛围更加活跃,王萍对常总的态度也很正常,并没有太多的私下接触。颜晖以前也是市场支持,自然知道这其中身份转换和立场变更后,所带来的观察同一个项目的视角区别。P司的两个市场支持自然是听过颜晖的大名,也知道他的成功转型,几人也频繁碰杯。杨斌也是酒场老手,各种酒桌游戏也信手拈来,每年这种饭局都会让颜晖学会更多的喝酒游戏。

    晚宴结束后,王萍和P司的两个市场支持自然是酒饱饭足,P司的差旅标准不如B司高,但是如果出差的时候有B司的人员在,他们可以按照B司的标准订酒店。这也是P司在公司层面与B司亲密关系的一种表达。当然,P司的员工因此也乐的和B司的人一起出差跑项目。

    在晚饭后的第二场商K酒桌上,只有孟浩宇、杨斌和颜晖在,常总也向他们表示,自己这边十拿九稳。后面就是看他运作的时间,以及和孟浩宇讨价还价的事情。颜晖这边也只需要按照他们的时间和医院对接,安排自己什么时候来医院采集一次必要的信息,那些在上下一条心的前提下,会很顺当。

    每年的这个时间段的这些奔波,都是给自己的明年加码。颜晖的生活,也被这些不尽的循环填充的满满当当。

    “他能够让我感动,谁管他红不红。他知道自己有用,谁管他穷不穷。到底他的过去他的未来成功不成功,没人懂,没人懂。——————————《谢谢侬》,陈奕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