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商传
繁体版

第8章 新的一年要发财了啊

    新年,在瑞雪兆丰年的彩头下,如约而至,乐观悲跟着父亲祭祖、回乡去探亲,假期很快就在忙碌中度过了。开学在即,乐观悲拎着行李,在母亲要“好好学习,听先生的话”的叮嘱声里,爬上父亲的马车,踏上了返回县学的路。马车在驶出一段路后,乐观悲还能看到母亲伫立在路边的身影,大雪在她身上描下了白色的边。

    新的一年的学习随着返校就宣告开始了,学子们在先生们的严厉下,很快收起了心。预备科的课程再有3个月就结束了,大家在反复的提醒中,开始产生了紧迫感。不过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预科班这么百来号人的地方,渐渐也分化形成了一些小团伙——住在宿舍顶层的甲级评定以军人子弟为核心,集中了一批立志要去军院的,自称“武派”;住在二层的乙级评定,则以文官子弟为首,形成了要报考文院的官学队伍,自称“文派”;住在一层的丙级评定的,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家境普通或者入学时被认定为资质一般的,大家什么打算的都有,心思不同,反而倒是安定,既不被重视,反倒内部气氛相对更融洽。少年郎本就比较热血,因为理念不同,在一起总想比个高低,所以都看对方不顺眼,经常剑拔弩张,先生们也没特别压制,只要不违法规定,比如私下斗殴或者致人重伤,平常摩擦受点皮毛伤害也不会太多过问,甚至会鼓励在课上相互比拼、斗智斗勇——有时候在军事搏击课上进行对抗,或者思辩课上唇枪舌战。先生们主张大楚国的男儿,无论以后学习哪个方向,都得有血性,不然以后怎么保家卫国。只要把这种事情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县学的先生们也不甚在意。乐观悲自己觉得哪派都不是,只想“双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这天乐观悲正在课间闭目养神,听到有人走了过来的声音,睁开眼是彭先生的童子。“先生让我唤你去见他。”童子笑眯眯的说到,乐观悲赶紧起身行了个礼,跟着童子而行。一路不表,行至偏厅,乐观悲才知道原来彭先生的办公之所叫“致学阁”,就在当初面试的善水楼斜对面。跨进大门,便发现致学阁的内部构造是一个“口”字形,四周是两层的楼,中间是个天井,抬头即见天空,透光透气。跟着童子进了一个房间,即看到彭先生正在看书。听闻有人进来,抬头一看,见是二人笑着说:“无悲你来了,我有个任务要交给你。”

    乐观悲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先生这说的“任务”是何。彭先生也没卖关子,很快就把事情给他说明了——彭先生想仿着官府的官报,办个叫“学报”的事物。官报,是由朝廷办立的,专门记载传达皇帝陛下指示和各地各部门的重要政务信息,但是只供各级官员阅读,不对外,也不许私下传阅或者传播,否则是会问罪的。彭先生想仿着做个学报——一是传播圣人典故,启蒙明智,二是登载当代文人作品,三是记录当地民间信息,让学子们可以了解到更多见闻,开拓眼界。现在这个想法遇到的问题就是,因为这个“学报”是私人创办,未获得县学和官府认可,没有资金扶持。有理走遍天下没钱寸步难行,所以这个资金的问题要解决。但是彭先生初到此地,人生地不熟,又不想惊动其他先生,所以思来想去彭先生想到了乐观悲——这个又是本地人又老想着赚钱的人,一起想看看有什么办法可以筹到足够的款项。

    乐观悲没想到自己还能承担如此重任,从彭先生处回来后,就在想着筹钱的事。他最直接的想法就是商人卖货来挣钱的路子,可是作为学子不可能出去摆摊,那怎么能挣到钱呢?晚上回到宿舍,正在想得出神,突然一叠东西伸了过来,“阿乐,这是这个月的餐票,我现在每天家里人送饭,这些东西我用不到,你拿去吃吧,免得浪费。”抬头一看,正是凡非凡。乐观悲下意识接过来,隔壁铺的人传来羡慕的声音:“你们兄弟感情真好,我要是有这么个好兄弟关照就好了。”乐观悲循着声音看过去,是隔壁铺想考军院的同学——他们这些人日常体训都很下力气,所以消耗大,个个都饭量大。县学的用餐属于配给制,每个月按月缴纳餐费,然后下发餐票——中午一张,晚上一张。如果有的人饭量大,一份不够吃,那就要花钱去食堂另外购买,一张餐票的售价5文;而食堂考虑有些学子需要更多营养和口味,每天还会额外推出一些肉菜,这些也是需要用额外支付餐票来换取的。更有甚者,有些学子家境贫寒,是没有缴纳餐费的,只能从家里带着干粮来求学,啃着咸菜冷馍。

    乐观悲突然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问到“小凡,像你这样住在县学,家里送饭的人多吗?”

    “有不少啊。去年刚开学的时候,大家不知道县学管的严不严,都不敢送。今年发现可以送进来,很多人都是这样了。”凡非凡随口回答,嘴里塞了一块家里今天刚送来的糕点。

    “我想到了!”乐观悲眼前一亮,有生意可做了!拉着正在给宿舍里其他的同学分发糕点的凡非凡出门,找了个无人的地方,把彭先生让他帮忙筹款的事告诉了凡非凡。然后把自己刚刚想到的主意讲了出来:“小凡,按照你说的,现在县学里有一批同学其实用不到餐票,但是有一些同学不够吃需要额外购买。用不到餐票的人,也不希的自己拿去卖,我想把前者的餐票汇聚过来,然后再按比食堂低的价格卖给有需要的同学,这样大家都获得了便利,我们也能筹到钱了!”凡非凡对于能帮朋友的忙很热心,乐观悲直接拒绝了凡非凡说让自己家捐钱的提议,无功不受禄,乐观悲不想给朋友添这种麻烦。于是两个人商议了一些细节,制定了一个方案——凡非凡负责帮忙找卖家,乐观悲负责找买家。采购价两文/张,售价四文/张,如果一次购买十张以上,享受批发价三文/张。

    事情比乐观悲想的进展更快。凡非凡认识本地的同学多,也大概知道各家情况,很快就弄到了大量的餐票,有些人甚至是不要钱直接白送的——他们不吃,放着一叠餐票占位置,也不敢扔,怕被人知道自己不在食堂用餐,现在有信得过的人拿去处理,太好了。而乐观悲通过宿舍里的同学,把可以便宜买到餐票的消息放了出去,不出两天,就开始有人来买了,不到一周,票就出光了。乐观悲算了一笔账:这次通过小凡总共拿到了六百张餐票,每张票保底赚一文,但实际利润结余快一千文了——进货成本九百六十文,因为有一百二十张是白送,只有四百八十张需要付钱;销售收入一千八百七十四文,批发价五百二十六张,零售价七十四张。净利润九百一十四文,金额已经相当于一个普通行商一个月的流水了,而这个还是纯利!考虑到一个月发一次餐票的频率,那就是相当于一个月保底都能进账千文了。这还是首月表现,乐观悲相信这个金额还会进一步突破。

    当初拿票,凡非凡是先收的票,相当于信用抵押。现在钱已经进账,乐观悲就拿着钱去找凡非凡清账,听完账目,凡非凡震惊了一下——这个回款速度太快了!七天挣千文,要是按这个速度套算,那一个月就是超四千文,还是纯利,这比县城一个铺商的盈利能力都不遑多让了!当然在听了乐观悲的分析后,知道一个月也就只能做一次这样的生意,也还是有点佩服他这个好朋友的嗅觉和脑袋,对着他的好朋友竖起大拇指:“新的一年你这是要发财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