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嘉靖:朱棣,你来当大将军
繁体版

59 你呀,就是太善良了

    詹徽很是佩服朱允熥的胆量。

    皇孙遇见这种事情,难道不该直接上报给皇帝?

    哪里像吴王殿下这般,不仅要以身入局,甚至还嫌弃赵勉的方法有所疏漏。

    这份架势,不知道的还以为吴王殿下和淮王殿下合谋要去害某人。

    难怪淮王斗不过吴王,就这份敢于以身犯险的决心和机变,就足够淮王殿下学习很长一段时间了。

    詹徽在朱允熥身上,看到了几分不属于这个年纪的狠辣与果决。

    就因为太子妃吕氏有可能成为太后的问题,吴王便不惜亲自动手。

    詹徽哪里知道,在经过一次大礼议事件之后,朱允熥深刻的感受到,文官集团的恶心。

    眼下虽说文官集团被老朱死死地压制住,丝毫没有蹦跶的能力,可是谁知道这些家伙在老朱走后,会玩出什么样的骚操作。

    孝道是身为帝王无法逃避开的问题,且极容易被文官借题发挥。

    老朱是开国皇帝,威望极大,且掌控着全国的军队,可以不用顾忌文官的想法。

    朱允熥心里清楚,想要像老朱这样横行无忌,仅仅凭借一点小手段还无法做到,必须要彻底的掌控军队!

    而太子妃吕氏,未来很可能会成为他亲政之后的一道障碍。

    这个蠢女人,极有可能会被文官集团利用,成为掣肘他的一块狗皮膏药。

    狗皮膏药虽然没有太多作用,可是这东西它恶心,会让人放不开手脚。

    朱允熥不想等到登基之后,再回过头来清算太子妃吕氏,不孝的名声,不能落在他的头上。

    不如现在以身入局痛下杀手,将这块狗皮膏药永远定格在洪武二十五年!

    借此机会,尝试着看能否将朱允炆,也定格于此!

    不为别的,朱允熥只为了彻底打破所谓的历史惯性,人都没了,他倒要看看历史如何惯性!

    将事情与詹徽交代清楚,朱允熥转身进了文楼。

    每天在老朱面前刷刷脸,加深一下印象,好让之后的计划更为顺利。

    看着老朱苍老的面容、花白的头发,朱允熥心中有些不忍。

    但是这些日子的相处下来,他太了解老朱了,这位开创大明基业的洪武皇帝,内心里最放不下的就是血脉亲情。

    太子妃吕氏既然被扶正,想要无缘无故的废掉,那几乎是不可能。

    吕氏为老朱家生下了好几个孩子,有一个还是老朱很是喜欢的朱允炆,就冲这几个孩子,她就是老朱家的一份子。

    对于家人,老朱向来格外的包容,即便是有些小错误,也基本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秦王朱樉在封地内胡作非为,横征暴敛,甚至是僭越龙袍,老朱都只是训斥,并没有痛下杀手。

    换做是唐玄宗这样的皇帝,秦王恐怕早已经被五马分尸,尸体都臭了!

    因此,一点小错误,太子妃吕氏顶多也是被训斥一番,非得是触怒到老朱的逆鳞,方才会被重罚!

    而老朱的逆鳞,恰恰就是血脉亲情,触之必死!

    这也是詹徽害怕的原因,真要叫太子妃吕氏散播什么“我之死,徽为之也,无忘我雠”的谣言,甭管事情真相如何,老朱都不会放过他。

    朱允熥很有自信,只要自己有什么差池,那么老朱必会震怒,到时候隐藏在阴影底下的东西,必定会暴露出来。

    芥藓之疾,需及早去除,太子妃吕氏是一個,朱允炆是一个,还有一个更深的目的!

    朱允熥眸光深邃,那才是他想要去除的真正目标,太子妃吕氏不过是这个过程之中,顺手为之便可。

    走到老朱身边,朱允炆行礼问安之后,老老实实地坐在小板凳上面。

    老朱没有客套什么,甩过来十几份奏疏,意思很清楚,那就是继续培养,继续看处理政务的能力。

    当过皇帝的人都知道,身为皇帝,不会因为一点小事而贸然下决定,选择一个合适的继承人,往往是长年累月的培养和考验。

    之前太子朱标已经让老朱非常满意,就等着自己死了朱标顺利继位,做那明太宗。

    只是很可惜,天不遂人愿,太子朱标英年早逝,老朱的谋划一下子落空,只好重新打起精神来重新选择继承人。

    昨日老朱甩过来的奏疏难度不是太大,只要脑子不糊涂,臣子的目的一眼就能看的清楚。

    也就是说,即便是朱允炆来,只要勤于思考仔细辨别,昨日的奏疏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但今日奏疏的难度显然是加大许多,如果是朱允炆来处理,肯定会难以下手,乃至于手足无措,只好求助于老朱。

    可是对于经历过如杨廷和、夏言、严嵩这些臣子高强度磨练之后的朱允熥来说,洪武朝这些难度不小的奏疏,在他眼里,简直就是小菜一碟。

    这些个臣子简直是太可爱了,意图太明显了,虽然加以修饰,但都逃不过朱允熥火眼金睛。

    老朱有意考量,想要看看朱允熥的极限,而朱允熥也乐得表现,好让自己在老朱心中的份量更加重!

    一个普通瓷碗摔裂了,你顶多是骂两句,可要是价值连城的元代青花瓷碗摔裂了,那就不是骂两句能够解决的事情。

    那是心在滴血!

    仅仅一刻钟时间,朱允熥将所有到手的奏疏全部处理完毕,交还给老朱,道:“皇爷爷,孙儿处理完了,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吗?”

    老朱有些惊讶,今日奏疏的难度他心里有数,就是老大当年处理的时候,也花费了将近两刻钟时间,怎么熥儿处理的还要快些?

    难不成是自大自傲,胡乱处理起来了?

    抱着几分怀疑的心思,老朱翻阅朱允熥处理的奏疏,面上很快就有惊讶之色。

    老朱看向朱允熥,指了指这十几份奏疏,赞叹道:“好小子,你到底还有多少惊喜瞒着咱?”

    “孙儿年幼,唯恐处理不周,皇爷爷可不要怪罪才是。”

    朱允熥谦虚的说上一句,没想到老朱还真的点了点头:“的确有处理不到位的地方!”

    说着,老朱抽出其中三份奏疏,指着朱允熥的“杖二十”,有些不满的说道:“这里你处理的就有问题!”

    “像这样的无能官吏,留着干嘛?应该直接砍咯,免得祸害百姓!”

    朱允熥愣了:“可他们只是贻误了两三天时间而已。”

    “熥儿,可不要小看这两三天时间,这意味着不知有多少百姓饿死!”

    老朱语重心长的教导:“你呀,别的咱都很满意,就是太善良了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