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嘉靖:朱棣,你来当大将军
繁体版

39 计谋落空(求追读)

    “胡闹!”

    老朱显然是不相信这种事情,“生病了该吃药吃药,该休息就休息,哪有见了咱就病好了的。”

    末了,他又语气悠长的加了一句:“除非他是装病。”

    朱允炆摇了摇头:“孙儿看望二哥时,二哥面色不像是装病,而且戴老御医医术精湛,真要是装病,他还看不出来吗?”

    听朱允熥提起戴思恭,老朱点了点头:“老戴的医术咱信得过,咱叫他来问问,看看情况!”

    “来人,去叫戴思恭来!”

    老朱吩咐下去,又道:“正好也给你看看身体,这些日子有没有壮实点。”

    朱允熥没料到还有这一茬,愣了一下,才苦笑道:“皇祖父,孙儿身体好着呢,这些日子在后园除草,手臂上都有些腱子肉了。”

    “是吗?咱捏捏!”

    老朱狐疑的伸出手来,掐了掐,一翻白眼:“你这算什么腱子肉,软趴趴的,最多就是长了点肉,提桶水都够呛!咱像你这样大的时候,挑个几担水走山路,都不带喘气的!”

    朱允熥心说哪能和您老比,您这体格子天底下能比的人也不多,快七十了还在库库生孩子呢。

    ……

    东宫。

    服侍的太监和宫女都被遣散,屋内只有朱允炆和吕氏两人,说话也少了些顾忌。

    太子妃吕氏端着汤药,瞧着病榻上朱允炆苍白的面色,忍不住落下泪来:“允炆,来,吃药。”

    泛着热气的汤药喂进朱允炆嘴中,苦涩的味道迸发,朱允炆咳嗽两下,虚弱道:“母妃为了孩儿,实在费心了。”

    “陈公公现在还在养伤,我的病情,恐怕皇祖父不能及时知道了。”

    朱允炆叹一口气,挣扎着坐了起来,气喘了片刻,这才接过药碗,一口气全给喝下。

    吕氏将空碗接过来,放在一旁小桌上,道:“陛下想要知道的事情,谁也瞒不住,你病的越重,他就会越担心,才能够尽可能的化解掉之前事情带来的后果,只是苦了你。”

    朱允炆摇了摇头:“孩儿不觉得苦,如果不是之前误听黄子澄之言,急功近利了些,孩儿也不会被皇祖父训斥。好在这几天时间,孩儿已经将认错的奏疏写个大概,只等皇祖父到这,便可上呈了。”

    “还是不能大意,好好和齐泰他们商量,争取这一次把所有后果全部抹除,朱允熥那纨绔子,现在很是得宠,我们不能再错了。”

    提起朱允熥,吕氏的眼中闪过几分凶狠之色来,恨不得将其扒皮抽筋,她虽然不清楚这事情的来龙去脉,但总感觉,是朱允熥在其中作梗。

    对此,朱允炆只是摇了摇头,安抚着吕氏,道:“母妃这样的想法决不能有,一旦被皇祖父知道,我们可彻底没戏了。这一次孩儿觉得还真不怪朱允熥,他并没有掺和进来,要怪也只能怪孩儿把皇祖父想得太简单了,怪黄子澄没有提前和我说明,这方法之中的漏洞!如果知道这方法脱胎于民间的赌钱,孩儿就算是昏了头,也不会把这方法上奏给皇祖父。”

    说起这个,朱允炆都有些激动起来,事后明白一切的他,恨不得将黄子澄直接掐死在诏狱。

    只是事情已经成为定局,他也只好尽力补救,为此不惜以身入局,靠着一场重病,来唤起老朱内心里的恻隐。

    重病做不得假,认错的奏疏也做不得假,双管齐下,朱允炆有信心,在老朱那里争取更多的同情和喜爱。

    这方法还是吕氏提出,朱允炆思忖良久,又和齐泰商量过,确定可行,这才实施。

    他本就身子骨弱,再加上熬夜伤神,患病自然是简单,但在短时间内就是这副模样,还是吃了不少苦头。

    只是如果能够在老朱面前获得更多的关注,这一切都很是值得。

    吕氏知晓朱允炆受的这些苦因何而来,对黄子澄也是恨得咬牙切齿,道:“这黄子澄不是良人,不学无术也就罢了,还自高自大,真该他死在诏狱!”

    “现在说什么也是迟了,劳烦母妃今晚再拿冰水来,孩儿还需病的再重一些。”

    朱允炆不再提起黄子澄,已经进了诏狱的人,很难再有重见天日的机会。

    那日所说的不过是为了安抚人心,他现在自顾不及,哪还有心思关心一个黄子澄。

    吕氏听闻,稍稍沉默,而后点了点头:“你受苦了,母妃也会尽力帮你,陛下会知道,谁才是最聪明最孝顺的那个!”

    正说着,敲门声响起,吕氏立刻住了嘴,片刻才问道:“何事?”

    门外,小太监传话声音:“回太子妃,皇帝有旨意。”

    “快请进来!”

    吕氏虽说心底里有几分不安,可还是做出了安排,很快,便有太监进来,道:“陛下口谕,淮王所写认错的折子即刻上呈,且淮王纯孝,陛下很满意,准淮王休息三日!”

    朱允炆和吕氏对视一眼,眼中有苦涩之意,但也不敢抗旨不尊,只得领旨谢恩。

    待得传旨太监带着奏疏走后,朱允炆恨恨的一咬牙,道:“这定是那纨绔子在吹风,不然皇祖父不会来这么早!”

    “来得太早,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就看你的奏疏能不能打动陛下了。”

    吕氏也是一叹气,这实在是没办法的事情,树倒猢狲散,眼下他们处于颓势之中,很多事情都不是那么好办。

    ……

    “陛下,淮王殿下乃是忧虑过度、神思耗竭,再加上多日积累下来的疲累,一并爆发从而导致的虚竭之症。”

    戴思恭被赐了个小马扎,坐着回话,神态恭敬,道:“只需要好好休息,不再多想事情,病症就会很快痊愈。”

    老朱点了点头,心里已经有数,指了指一旁朱允熥,道:“你给他看看,最近身体怎么样?”

    戴思恭领旨,手搭上了朱允熥脉门,好一阵才说话:“吴王殿下气血有所壮大,但依旧有几分中气不足,老臣看,还是得多注重休息,且注意补充营养。”

    “听见了吗?以后每顿饭加两个鸡蛋,一两肉!”

    “可现在还在父王的丧期之内,孙儿不想因此破坏了丧期,皇祖父要不就算了吧。”

    “不成,这是咱的旨意,以后叫人给你安排!”

    老朱瞪了一眼朱允熥,后者也只能苦笑着点头答应。

    “陛下,淮王殿下的奏折来了。”

    有太监上前来呈报,老朱伸手拿过,打开一瞧,好一阵才点了点头:“也算他知错。”

    “二哥知道这件事情,疾病一定会好,皇祖父也可以少操劳一份心思。”

    老朱没说什么,将奏疏放在一旁,方才戴思恭所说,结合这道奏疏,他就将朱允炆那点小心思猜了个七七八八。

    再瞧了瞧朱允熥的表现,老朱不禁感慨,论及心计,允炆的确是远远不如熥儿,这事情被他拿捏得如此死,能有进展才是怪事。

    就在这时,一个太监急急忙忙的跑了进来,手里拿着一道加急的奏疏,跪在地上急切道:

    “陛下,云南六百里加急奏疏,请陛下御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