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6:从收养小姑妈开始
繁体版

第34章:有人要跳出来

    对于她的特意讨好,陈阳没有拒绝,如果一个人不能展示自己的价值,那么这人肯定会被淘汰。

    她现在非常没有安全感。

    陈天雄都快笑出鱼尾纹了,自我感觉,我真是一个好人。

    像我这么有爱心的,一定会受女孩子关心的,风靡万千少女。

    陈阳踏进场地,大平村的人纷纷张望,窃窃私语。

    回到陈富面前,二姨两口子、大姑姑两口子、堂姑两口子、小叔父在一起聊着家长里短。

    看到陈阳而来,望着他怀里的小姑娘,陈富自然见过,大姑姑则眼神闪躲。

    陈阳的声音非常大,周围的人都能听见,他懒得被动等晚上,不如率先出击,把鱼儿调出来。

    “大姑姑,找你商量一件事。”

    “啊?”大姑姑看着自己这个同父异母的妹妹,心里五味杂陈,本就是本分的女人,讨厌陈迟迟说不上,当然也不会喜欢。

    “你有什么事啊!砚知。”

    “这样的,我想收养小姑妈,你们的关系我不过多赘述,她的户口我会迁过去的。”

    “三爷爷就你们两个闺女,他的遗产和土地该怎么分?遗产我看一人一半,至于房子和土地,小姑妈这么小,肯定不种。”

    “你要是想全部拿过去的话,你就出点钱,意思一下就行,都是亲戚,也没必要说肯你。”

    大姑姑不懂,她还能分遗产?

    “砚知……大姑姑都是出嫁的人,这……”

    “废话,你是三爷爷的亲闺女,说破天,你也是他老人家的继承人,怎么可能不能分!”

    其他人交头接耳。

    “我头一次听说,外家的姑娘还能回婆家继承家产的。”

    “不应该吧,自古以来,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家里的田地都和他无关。”

    “这下有好戏看了,反正我也分不到,不过有人要急了。”

    “我看他们陈家,怎么闹,没想到,半路杀出来远方亲戚。”

    此时。

    一声带着暴怒的声音传来,响彻在场,只见另一张桌子看戏的大堂伯和二堂伯气势汹汹走来。

    “我不同意。”

    大堂伯戾喝一声。

    陈阳冷笑,两条鱼一下就跳出来了,果然自己猜测的没错。

    “你想吃绝户?”

    “我大姑姑一家是没儿子,可她有我们这些亲戚,想吃绝户,问过我们没有?”

    陈阳直接撕破脸,都现在这个地步,没必要顾忌。

    他是真的想的,话不能这么说,这家伙,上来就如此犀利,一点都不顾忌陈家的脸面。

    他还等着晚上,给大姑姑给几十块钱打发了。

    “你放屁……我告诉你,这天地下哪有嫁出去的姑娘回婆家继承的!

    我二伯不在了,他家的房子都理应归爷爷所有。”

    陈阳直接贴脸开大:“按照你的说话,大姑姑出嫁了不能继承,我请问,我小姑妈没有出嫁不可以继承吗?”

    二堂伯阴沉着脸,这三年他们辛辛苦苦在二伯面前鞍前马后,虚寒问暖,不就为了这一刻吗?

    “杂种就不是我们陈家的种,谁知道是哪个娼妓怀的哪个男人的?”

    既然撕破脸皮,大家都别装了。

    “大姑姑,你知道你们家的户口放在哪里吗?”陈阳阴沉着脸。

    “知道。”

    回到那个从小长大房子里,大姑姑从来到二楼,找了一把椅子踩上去,他爹喜欢把钱和户口本藏到房梁上。

    很快回到外面,交给了外侄子,陈阳翻开手工写的户主页,一览无余,摊开对着大堂伯一家。

    “你看好了,这上面子女一栏有写着陈迟迟的名字。”

    陈阳此刻陡然绽放上位者的气势,他的语气不容辩驳,本就堪称完美的轮廓上,目光深邃带着锐利。

    给人一种强大的气场。

    二姨一家深深看了一眼陈阳,觉得他并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有为人不知的一面。

    其他的乡亲同样感到一种压迫感,就想面对下乡检查的领导一样。

    陈阳不仅给周围的亲戚还给了大平村的乡亲们看户口本。

    铁证如山,不管怎么说,白纸黑字有陈迟迟与三爷爷是父女关系。

    “至于你说的杂种,我特么的都怀疑是你造谣,为的就是我三爷爷的家产。”

    二堂伯居然有点畏惧眼前的年轻后辈,不能退,自己好歹是他长辈,呵斥道:

    “你放屁。”

    陈阳声音低沉带着磁性:“我想问问,三爷爷没摔断腿,他有说过陈迟迟的生世吗?”

    “再说……大平村的叔伯婶子们,如果是你们,你们会往外说吗?都说家丑不可外扬。”

    “我怀疑是有人引导,目的嚒…呵呵。”

    一声呵呵嘲讽拉满。

    “以前不觉得,我记得三爷爷外出回来,对陈迟迟挺不错的,还经常买羊奶给她喝。”

    “好像他压断了腿,不能出门,这个事儿就爆出来了。”

    “听你这么说的话,我去看望三伯时候,好像听见他骂陈迟迟是灾星,单纯的骂。”

    “如果真的有这么一回事,也不会往外说,好像三伯没亲口说过和承认过。”

    “没想到为了别人的家产,知人知面不知心。”

    “幸亏他不是我亲戚,这城府,三年啊,这份耐心不是我能比的。”

    听着乡亲们的言论,大堂伯两人怒火中烧,“陈……砚知,你胡说,他可是我的亲三伯,我怎么可能做这种事。”

    “我们两兄弟这三年,当牛做马,看到他一个人老人家,尽侄子的孝心,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你纯属污蔑。”

    “再说……三爷爷经常去找……外出一起打工的都能作证。”

    一个长的比较壮士的中年人站了出来,“我敢发誓,大堂伯说的都是真的,我亲眼看见了。”

    我当年卖鱼的时候,签了合同让人摆了一道,你现在连就凭一张嘴。

    我肯定不认账。

    陈阳直接反驳:“别和我扯这些有的没的,如果发誓有用的话,还用警察干嘛。”

    “咱们捉贼拿脏,捉人拿双。你空口白牙,上嘴唇碰下嘴唇,这件事就定性了?”

    “你直接拿出证据,堵住我们的嘴。”

    那男人被说的哑口无言,不愿落了面子,道:“都过去三年了,我们去的别的市打工,怎么找的到。”

    “不过其他村一起出去的,可以作证。”

    到底是生活在法治健全的后时代,他说的没错,人证也算证据之一。

    不过证据之间相互印证,形成完整的证据链。

    还需要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

    需要证查属实,才能作为案件根据。

    没有继续反驳,走了过去,陈富等人也跟了过去,男人见一群陈家人走过来,就知道是和眼前名叫陈砚知的年轻人交好的。

    “你想干嘛?这里是大平村,不是葫芦村和县城。”

    陈阳一笑,有点虚伪,“别紧张,这个小女孩是你的女儿?”

    “是。”

    在场的众人不清楚陈阳打的什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