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一代的奋斗史
繁体版

第一百七十九章 工作变了

    李勃本想在家清静几天,但爱情风波、亲人的不理解,使他恰似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了。

    也许,他就不该选择回来,不该回到家乡这个又脏又小、破败落后的小县城,不该把自己的路堵死,非要进农调队工作!

    如果为了心爱的人,自己做出了牺牲,但又得不到理解和支持,那是多么痛苦的一种煎熬啊!

    可是,自己选定的路,就应该坚实地走下去,又有什么好后悔的呢?

    李勃坚信,自己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奋斗的目标,什么人都别想左右。既然选择回到家乡,就要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做事、做好事。

    人,不能没有追求,没有奋斗,否则,那就是腐烂的生活。人活在世界上,就应该燃烧起来,做一堆篝火,去照亮前程、驱逐恶魔,温暖世人。

    李勃骑上从县农调队卢有功处借用的自行车,返回县城。一路上,还有些担心,这几天会不会影响他下乡工作,这车可是单位配备的公车呀!

    为了抄近道,李勃走了通往县城的西路。这条路还是土路,大部分路段属于淤泥地,因为天旱和车辆碾压,路面疙疙瘩瘩,凹凸不平。自行车行走在这样的路上,蹦蹦跳跳,颠簸得使人难受。

    天热,汗流如注,全身都被汗透,特别是臀部,汗浸的裤子勒在两股之间,一挨车座,就难受得不是滋味。

    他有些后悔走西路了。东路的柏油马路,中路的沙地路,都比这条路好走,即便路程远一些,但总会舒服一些。

    来到县城,骑行在大街上,李勃突然有了一股异样的感觉,路两旁的楼房好像陌生了许多,路上的行人也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自己,就连路两旁的梧桐树看起来也不一样了。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征兆呢?是阴天的反应吗?是因为自己受到冷遇,它们也另眼看待?

    李勃不敢想象,这就是将来要工作的县城吗?怎么这里的物件都不欢迎自己呢?

    李勃来到到县农调队还自行车。

    卢有功对他说:“李勃,师弟,恭喜呀!”

    “师兄又取笑,喜从何来?”李勃吃惊地问道。

    “你还不知道?叶露寒刚来队里报到,他说,你被省直单位留下,被分配到一个劳教所了!”卢有功肯定地说。

    “怎么可能?咱队里不要我了!”李勃还是不明白。

    “咱队里是报了两个要人的计划,可省队只给了一个,叶露寒占了那个指标,袁水林还在等二次分配呢!你可是一次分配,又是省直单位,还不是喜事?”这下,倒是卢有功不太明白了。

    李勃慌了手脚,急忙与卢有功告别,要赶回学校问个明白。

    下了火车,李勃顾不得肚子饥饿,匆匆忙忙就往学校赶。在路上,碰到几个同学,他们好像已经办好了报到手续,都高高兴兴地往家赶。

    李勃成了少有的逆行者,心里犹如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怎么也平静不下来。

    走到那片熟悉的果园时,李勃碰到了正要去赶火车的舍友胡大伟。

    “老伙计,第一劳改场,劳动改造,去吧!”胡大伟笑着说,李勃却感到阴阳怪气。

    “哼!别开玩笑,我还不一定去呢!”李勃也搞不明白,劳教所、劳改场是干什么的,有什么区别。

    李勃着实有些气不顺,到校先去见了竟副校长。

    “这有什么办法?看到分配结果,我也问过他们,咋没有给你分回县城去。分配小组的成员都一致认为,是你自己填的志愿,是你自己愿意去的。我只是一个学术副校长,不是党委委员,不能参与决策,也说不进话,帮不了你的。”竟副校长无奈地说。

    李勃能够理解竟副校长的难处,也不想为难老乡,就再去找学生科陈田苗科长。

    陈科长难得今天有了一副笑脸,看到李勃进门,热情地打招呼:“李勃,你回来啦!报到证我可是给你保管好几天了,大部分同学都领走啦,就剩下你们三个司法厅的了!给,拿去报到吧!”

    “哼!陈科长您老人家真是费心了,只是给我分的单位不是司法厅,是第一劳教所吧?”李勃没好气地回了陈科长一句。

    “李勃,你不感激我就算了!我认为留省直单位,许多人求之不得,总比你回你们那个穷县城好的多!再说,即便是劳教所,也是在省会郑州啊!”陈科长对李勃不愿留郑州也颇为惊诧。

    “陈科长,我谢谢你的好意!但我是真心想回县城的,我的女友在等我。”李勃真诚地说。

    “小伙子,不要被爱情蒙住了双眼,现实比爱情更实际!不要再纠结了,还是老老实实去单位报到吧!”陈科长劝慰道。

    “我只是不明白,我就随便报了一个司法厅,怎么就多出来一个劳教所?”李勃说出了心中的疑惑。

    “这有啥不明白,人家厅里给咱学校要了7个指标,人家咋分配,是人家内部规定,也是人家的权力,学校也无法干涉呀!”陈科长解释了报到证上司法厅后边“第一劳教所”五个字的可能来由。

    李勃只能认命了。他知道,陈科长这个女人,是一个铁腕人物,笑脸很少,有一种特有的威严和傲慢,既让你感到压力,也让你知道话语中语气的轻重。但她绝对不是一个坏女人,只是有些做法让有些同学看来是不通人情的。

    李勃也想给陈科长吵一架,但明知无益,只好做罢。分配计划是指令性的,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如果每个毕业生都可以讨价还价,国家的招生分配计划,岂不成了儿戏?

    再说,这也怪不得别人。你自己如果不想留省直单位,当时就不要填报那份双向选择志愿表,或者填了表也不要交,再或者干脆亮明态度,放弃机会,让给别的老乡,说不定人家真的会感激你一辈子呢?

    现在结果一定,木已成舟,你李勃敢抗命不尊,不服从分配,执意不去报到吗?

    服从分配是李勃必须履行的义务,赌气已经毫无作用,再找人也没有用。再说,在郑州,举目无亲,他还能再找谁呢?

    摆在李勃面前的只有华山一条路,拿上报到证,报到,上班,开始工作。

    工作岗位虽然变了,难道就不能建功立业、成就人生辉煌了吗?

    不是有人说,是金子,在哪里都是可以发光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