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一代的奋斗史
繁体版

第一百零二章 写小说(五)

    等领导们在台上站定,婚礼主持人,老队长李根柱站在麦克风前,示意唢呐班暂停吹奏,接着大声宣布:“荷花村第一届集体婚礼现在开始,鸣炮、奏乐,新郎新娘就位!”

    一挂长约一丈的响鞭噼里啪啦地响起来,中间夹带的“二踢脚”特别震耳,唢呐班吹起了《鸾凤和鸣》。

    6对披红挂彩、喜气洋洋、胸戴红花的青年男女陆续登上舞台,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潮涌似的欢呼声。

    “第二项,请侯县长讲话并为我村题写村名。”老队长宣布。

    悠扬的乐曲声中,两个小青年抬出一块已经油漆一新的白木板,一位女青年捧出一个铺了红布的托盘,拖盘上已经准备好笔墨砚台。

    侯县长高兴地挽起袖子,饱蘸浓墨,挥毫写下“柳河乡荷花村村民委员会”一竖溜苍劲有力的大字。

    随后,侯县长走到麦克风前,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同志们,乡亲们:今天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李新才、李荷花等12位青年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祝贺他们喜结良缘,祝愿他们百年好合、白头到老!

    他们敢于冲破旧的习惯势力和陈规陋习,树立了良好的喜事新办的新风尚,这在我县改革开放以来是第一次。他们这种做法值得提倡,希望婚事新办之风在我县盛行开来!

    我的话讲完了,谢谢大家!”

    台下又一次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第三项,请范乡长宣读表彰决定!”主持人继续宣布。

    范乡长走到麦克风前,拿出一份文件读起来:“各村民委员会、乡直各单位:我乡荷花村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做出了突出成绩。

    今年全村每户向国家交售商品粮两千多斤,村办企业向财政、税务部门上交利税10多万元。为表彰先进,乡党委政府决定,奖励荷花村解放牌卡车一辆,用于支持村办企业生产。

    同时,村团支部书记李荷花同志,在带领全村农民勤劳致富方面,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乡团委决定,奖给李荷花同志现金一千元,并授予优秀团干部光荣称号。乡党委根据她本人申请、村党支部推荐,批准她为中共预备党员。”

    范乡长话刚讲完,整个文化宫里就沸腾开了。

    荷花的脸颊绯红,她走出新人队列,在麦克风前大声说:“各位领导,乡亲们,成绩是团员青年们共同创造出来的,也和大家的支持和帮助分不开。为了我村的发展后继有人,我决定把这一千元奖金全部捐给村办小学,用于补充教育经费,奖励优秀学生。”

    “好哇,太棒啦!”台上台下一片欢呼赞叹之声。

    “第四项,请新郎新娘讲恋爱经过。”老队长极拗口地喊出了这一句。

    众人欢笑着,几个小青年大声喊道:“让小木匠与荷花先讲!”

    这一下,新才和荷花都闹得不好意思,相对沉默了一会儿,还是新才先走出来。可他一看台下的男女老幼,微微露出一丝笑意,却低头说不出一句话来。他后退了两步,转身对根柱队长说:“大叔啊,你看这项,还是免了吧。”

    老队长也感到别扭,就向台下喊道:“这项免了,第五项......”

    台下的小伙子、大姑娘,还有淘气的儿童都乱叫:“不行,不能免,得好好介绍介绍,我们还得学习学习经验呢!”

    婚礼还是继续往下进行,人们似乎也并不是十分在意,欢乐的气氛洋溢着整个文化宫,飞出了庭院,传向四面八方。

    “现在进行最后一项,婚礼结束,新郎新娘乘车围村旅游结婚,转一圈后各自成对进入洞房。”老队长长出一口气,自己的任务总算完成了。

    人们议论纷纷,这旅游结婚也有意思,围村转一周,几个庄都看看也不错。这大冬天的,到哪个旅游景点都不如自己的家乡美呀!

    人流从文化宫涌出来,孩子们跑在前,嗷嗷地叫着,中间是县乡村三级的头头们,四周围着中老年人,中间闪出一条通道,6对新人手挽手,列队走出,一直走到麦场上租借的一辆挂满彩旗的中型轿车旁。

    彩车启动,人们簇拥着,送出去老远、老远。二十多个半大小子看热闹,跟着彩车练起长跑。

    县乡领导告别乡亲,向围观的人们挥挥手,钻进小汽车也回去了。

    通往三里五庄的大路上,自行车铃铛乱响,路上银光闪闪,好似城市中心的大街,又赶上上下班高峰,到处都是自行车大军。

    老年人自然不去充洋,三五成群地慢慢迈着步子,嘴里也不会适闲。

    “荷花那闺女真能,硬把一个穷光蛋村治理成了富裕村,把老百姓都带拽了。”

    “那闺女长得可齐整,水灵灵的大眼,粉红的面皮,挺耐看。”

    “咳,你别说,荷花村的姑娘哪个不漂亮,你眼热到明个也娶过来一个,当成仙女供起来!”

    “撕烂你的臭嘴,谁也不会娶个媳妇敬上天。哈哈,真要娶个俊媳妇,婆婆受点累也没啥!”

    “你还是服啦,俺嘞个大嫂子!到明个也叫你那闺女跟荷花学学,也当个什么大厂长、大管家,叫咱村也发起来。嘿嘿!”

    荷花村富出了名,荷花姑娘的名声更大了。

    小说草草收结。中途写来写去,李勃自己也觉得不满意,几次都想停下来。转念一想,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已经开了头,扔掉实属可惜,只好硬着头皮往下续写。

    他总觉得开头把线索拉得太长,草草收场也没那么容易。

    在这种矛盾纠结中,显然造成了重大失误。

    人物的典型性没有突出出来,故事情节既不完整,又不曲折动人,明显存在杜撰痕迹。由于断续写作,人物性格没有准确把握,显得若即若离,干巴巴的,极不丰满。

    小说以新时代的农村生活为背景,但不具有典型性,现实性也似乎偏差过大。环境描写太差,也不够准确,更没有很好地与人物性格结合起来。好像离生活太远了,荷花几乎成了“神”。

    写一个万把字的短篇,把篇章结构拉得太长,时间、环境变换过多,实在不容易写好。短篇的容量实在太有限了。

    李家庄的变化,主人公的成长应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处理这样的问题,写一个中篇、甚至是一个长篇都不成问题。要想在短篇里容纳这么多的内容,一般的水平是不能的,

    初学写作,还是不要表现这么大的沧桑巨变,只写其中一些侧面,循序渐进,或许要好一些。

    李勃对自己的第一部小说,明显评价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