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叶晨开局被女友揣了
繁体版

训练

    外固则内壮,心静则神安。欲为人上人,且莫行捷径。

    工夫要在学愚鲁,神常生兮心如腐。

    不见不闻身形固,不动不牵意诚笃。

    何非大效何非功,务远贪高徒自误。

    出奇本乎平常,出妙由于拙笨。故匠之之诲人也,能使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善哉斯言也!且出快之要,非能接天地之呼吸、难至高超。

    欲得接外呼吸,当补内壳之三宝。凝坚而后,则目光清活圆润,面见金色,乾中润泽,周身若绵,声音响中绵软,此为内足之证。

    外佐以操练之功,久则风从足下生。到如此境界,方谓天根月窟常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

    时乎可与天地通气机,与仙人通言语,借日精月华以自补、合太极为一体、内外合一。

    浑身有痛酸之处,痛是气虚,酸是血虚,或气血之不到,然犹有别。皮里肉外脂膜未净者,酸多痛少;精虚损者、痛多酸少;气血初畅之时,亦痛多酸少。

    酸中代麻木,或抽筋者,两虚兼积寒湿,或偶感误中风也。

    尝思天下之物,皆具灵气,况人乎哉?人为万物之首,受命而后性理咸备。果能从生后识开之侯,窒欲惩忿,使七情六尘,永息无生,则人心日死,而至灰扬,道心日明,以至纯粹,则基乃固矣。

    且心中各具七壳,尤得当诀以通,斯可矣。

    七壳者:曰玄通、灵根、妙钥、统真、通枢、涵神、洞幽,左辅元龙,右辅白虎。

    玄通壳开,则甘露没夜子时升于泥丸,每日午时,流贯周身,则皮肤鲜嫩。

    陡然心光发现,内则洞见肺腑,外则自见须眉,智勇踊跃,日赋万言,说妙谈玄,无穷无极,此是心境通也。

    不出庐舍,预知未来事情,身处室中,又能隔墙见物,此是神境通也。

    正坐之间,刹时迷闷,混沌不分,少顷心窍豁然大开,地理山河,犹如掌上观纹,此是天眼通

    能闻十方之音,如耳边音,能忆生前之事,如眼前事,此是天耳通也。

    或昼或夜,入于大定,上见天堂,下见地狱,观透无数劫来,宿命所更,此是宿命通也。

    神通变化,出入自如,洞鉴十方众生,知他心内隐微之事,他虽意念未起,了了先知,他虽意念未萌,了了先觉,此是他心通也。

    佛教之六神通为:一神足通、二天眼通、三天耳通、四他心通、五宿命通、六漏尽通。

    《俱舍论》卷二七称,此六通以慧为体,前五通通过修四禅而得,凡夫亦可达,第六通只有圣者,如阿罗汉与菩萨、佛可得。

    《大智度论》卷二八则称,菩萨得五通,佛得六通。

    漏尽通,取保存封固,不泄漏,不丧失,不减少,不后退,有进无退,不动,不退转,不轮回,不出不入,不生不灭之意,即完满无漏,不变不动。

    道家的法门是逆乾坤,夺造化,后天反先天,炼己,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三还九转漏尽成,在道教的六神通里并没有采用漏尽通的说法,因为它佛道修行的目标,漏尽通应该是比其它神通更高一个层次的,这种分类方式区别反映了中国与古印度文化之间对事物的分类方式有不同角度的区别。

    更重要的是,在道家的法门里,六神的获取并非只有一条路线,比如术道可得六神通,内丹修炼可得六神通,踏罡步斗可得六神通,餐霞饮露可得六神通,念经敬神可得六神通等,旁门诸如,六神通尽得可之,但毕竟不是终极之法,无论正统还是旁门,最终的修行目标还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