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千古一相
繁体版

第二十九章 吕氏春秋

    秦启这些天闲来无事,可急坏了季颖。

    他还是在一直在调查秦启,本以为在吕敏之走后,秦启会有大动作,可惜秦启的行动与往常无二。

    季颖无奈的向吕不韦汇报道:

    “他只是在铁匠那,打造了一口铁锅,据他所说是用来炒菜的。”他还又补充了一句,“我也看到了,还有那铁锅炒菜确实挺香的。”

    吕不韦听完,思索了一会道:“我知道了,你以后不用继续跟踪调查了。还有一事,通知下去,日中,我要召集所有门客前来议事。”

    在屋中的秦启也是收到了传令,他拿出了自己所写的生死布,查看今年有何大事发生。

    “所有门客一起开会?是为了什么事呢?”

    秦启对着年份,借助要发生的事情,捋了一遍又一遍,还是想不起来。

    不过之前借助吕敏之所说,攻打魏国之事,他在生死布中又增加了一事,秦王政二年,攻取魏国卷。

    他本来想着,能不能提前准备准备的,但是没有任何头绪。

    到了日中,秦启还是没能推测出即将发生的事情,他来到了指定地点。

    秦启扫了一眼周围,全是人。

    “看来吕不韦门客三千,所言非虚啊!这就跟假期逛旅游景点一样!”

    他在众多门客中,地位也算是比较高的了,他被人带入了大厅中,那些没什么地位的只能在屋外站着听。

    吕不韦坐于高位,说道:“今日,我召集诸位前来,是为了著书一事。

    我现虽为秦国相邦,现有门客三千,然,他国之人仍说我乃为商人,是贱职,所以我考虑再三,召集诸位百家之长,为我著书立说,以堵小人之口,扬我大秦之风。

    如今,各家各执一词,各家书中所言相互攻击,杂乱不堪。

    我欲著作,一册包涵,各家所学,天文地理,治国治民的全面书籍。

    诸位,你们乃我吕不韦门客,乃是百家之长,有何看法?”

    不少人也是附和道:“吕相所言极是,如果著成此书,吕相必将天下皆知,留名百世。”

    吕不韦很是满意,又说道:“首先,先给这本百家之书命名,诸位有何建议?”

    秦启坐在下面,听到要著书,就想到了到底是什么事。

    “原来是要开始写吕氏春秋了啊!好像是要个几年才能成书吧?

    不过确实流传万世了,我都还学过你书中所记载的内容,刻舟求剑,掩耳盗铃,这些可都是经典的成语故事!”

    在一众大家,给了不少建议后,吕不韦还是有些不满意。

    他看向了坐在那发呆的秦启,直接开口问道:“启,你对书名有何建议啊?”

    众人纷纷看来,秦启在这群人中,是年龄最小的,本来就很扎眼,现在更加受瞩目了。

    秦启起身说道:“吕相,在下不才,不过确有一名,吕氏春秋如何?”

    吕不韦喃喃念道:“吕氏春秋,吕氏春秋!……”他越念越大声,最后也站起身来大声道,“很好!这本,集百家之长的书,书名就为吕氏春秋!

    很好!这名字我很喜欢,来人!重赏!”

    秦启淡定的坐下,心中却是激动无比

    “这可是吕不韦,吕大豪商的重赏,价值千金都有可能啊!”

    他想到这,甚至于身体都有些发颤。

    之后众人便是在商讨,书中该写些何事,就算是这样,各家也是在争执,都在为自己争取更多的篇幅。

    “吕相,鄙人认为,儒家乃是当世显学,各国儒家弟子众多,世人多为认可,应为儒家为中心。”

    “李斯认为,秦国乃崇尚法理,法是治国之本,应为法术为中心。”

    “哼!显学,秦国推崇又如何,应当公平,每家都应有篇幅,不因小家而不记,这才是集百家之长的书。”

    “如若认为所写有用,记录便是,无用便可不记,诸位发挥自己所长,顺其自然便可,诸位何必和如此争执?”

    ……

    大厅中充满了各种争执之声,吕不韦打断了众人的议论,“诸位建议甚好,我认为你们还是发挥所长,写好后,众人与我进行挑选,其中精品写入书中。”

    然后,吕不韦又叹了口气道:“唉!可惜!虽我府门客虽人才众多,然却少去纵横家之人,诸位可识得纵横家之人?若他愿为我相府门客,必有重赏!”

    说着他还有意无意的撇向了秦启,想看看他有什么反应。

    但秦启却没有丝毫反应,甚至于众人后面在说些什么,他也没有听进去,他一直看着那个三四十岁样貌的人。

    “他刚才说,他叫李斯?李斯!!不会是同名的人吧?这好像也不可能啊!看他样子是推崇法家的,他怎么会在这啊?”

    吕不韦见秦启没有反应,也是没有再试探,继续主持他的著书大业。

    秦启对于李斯还是很熟悉的,他也是秦国后期的大人物,最后也是位即丞相。

    嬴政都采纳了他不少建议,文字,货币,度量衡,车同轨,都是他上书建议的,他还在秦国做了不少大事,是个十分聪明的人,不过最后的沙丘之谋,把自己送上了绝路。

    秦启把他在秦国的事件从头想到了尾。

    众人一直在讨论吕氏春秋的排布,内容,直到晡时才讨论出个大概,便各自回住处去了。

    秦启好奇的走向李斯与之搭话道:

    “足下名为李斯?”

    “你认得我?”

    “嗯,你可是荀子门下学生?”

    李斯也是认出了这个青年,是刚才为书取名之人,他对秦启也是有些好奇的问道:“我确实是师承荀卿,阁下是?师承何处?”

    “哦,我名叫启来自卫国,并无师承。”

    说着秦启还想上去握个手,但还好及时收回,“呼!差点老习惯就出来了。”

    得到准确的答复后,秦启还是有些佩服的看向了吕不韦:

    “不得不说,吕不韦还真是厉害,秦国非世家的大人物,都快被他给集齐了,大商人的眼光就是不一般啊!不过,好像这几个大人物,他都看走眼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