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月风云录
繁体版

第九十四章 秦地多是豪杰之士 涅凤安邦战麟定国

    宜州,偏安新汉帝国东南一隅,是先秦故地,故而又称秦地或是川地,久居这里的老人,习惯性的将之称为万里秦川。

    这里四季分明,景色宜人,多有奇峰峻岭美不胜收,被誉为“锦绣之乡”。因为物产丰盛,沃野千里盛产稻米,又被人称为“鱼米之乡”。

    如此沃土,自然人杰地灵,九国争霸时,秦国就以“盛产才子”而闻名于世。这里学风鼎盛,有学宫无数,最著名者当属“辉煌学宫”。

    辉煌学宫鼎盛之时,学宫有学子数万,各国学子都已进入辉煌学宫为荣。

    各国国主也喜欢任用辉煌学宫的学子,有的甚至学业有成,就会受邀担任高位。故而,不少世家豪门就算是花钱找门路,也想将自己的后辈子侄安排进去。

    这也导致了,有一段时间,辉煌学宫内的学子品性良莠不齐,宫内更是乌烟瘴气。

    世家子弟凭借世俗中的身份和背景,时常欺凌羞辱并排挤寒门子弟,霸凌事件时有发生。

    这导致,辉煌学宫中,寒门子弟越来越少,最后,世家子弟更是向学宫高层提出“寒门子弟与狗不得入学宫”的无理要求,而学宫高层竟也欣然应允。

    从此,辉煌学宫就成为了豪门子弟的乐园。

    九国争霸中后期,辉煌学宫由第三十九代宫主张继辉接任。

    那时的辉煌学宫,早已违背了最初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近乎成了有钱就能上的“贵族学宫”,几乎是不复最初的辉煌,处处呈现着破败的景象。

    各国世家子弟,几乎是把辉煌学宫当成自家的后花园,上课时撩猫逗狗都算是不入流,打架斗殴那就是家常便饭,炫富拼爹成了日常话题,泼妇骂街俨然是正规操作。

    更有甚者,有人甚至在学宫内公然嫖娼、赌博、殴打教员甚至是杀人放火。

    很多好事之人,将辉煌学宫戏称为“昏黄学宫”。

    因辉煌学宫的堕落,秦地的学风也日渐萧瑟,不正之风四起,且有越刮越猛之势。

    张继辉接任后,对学宫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不仅严禁了“金钱交易”,而且提高了世家子弟入学的要求。同时,重新开放了寒门子弟的求学之路。更在学宫内颁布宫规,由寒门子弟组建宫规稽查队,对违反宫规者,一律严惩不贷。为此,甚至不惜与整个世家豪门作对,最后,其被世家豪门迫害而死。

    张继辉虽然死了,但是辉煌学宫却活了。

    张继辉在位七年,整个学宫的风气被重新拉回正轨。寒门子弟被重新接纳,世家子弟必须遵守规矩,凭金银入学已成为历史,新的纪元被重新开启。

    此后,辉煌学宫又经过几十年的长足发展,终于又重回辉煌之巅。

    后世子弟感念张继辉之恩德,在学宫广场内为其塑造金身,供子孙后代顶礼膜拜。

    张继辉也因此被世人称颂,被尊为川蜀圣学第一人。

    祖帝征伐九国时,曾言:天下文章皆出于秦,秦文之最当属辉煌,辉煌实乃钟秀之地也。

    如此高的评价,也将辉煌学宫推到了顶点,成为天下学子心中的圣地。

    此时,辉煌学宫的一处小庭院内,一年轻但有些面容丑陋的矮小男子,正手持毛笔轻轻转动,笔如灵蛇游走,轻灵中带着洒脱。那宣纸上赫然写着:以文立家,家和昌顺。以政立国,国富民强。

    字体中正平和,让人看了心中舒畅。

    “昌伟,小弟带些酒水,咱二人兄弟小酌几杯。”说话间,一丰神俊朗的布衣少年大步走进院中,看到昌伟少年看向自己,还提了提手中吃食和酒水。

    那叫昌伟的少年看到来人,停笔伫立会心一笑,只是目光落到酒瓶上时,不由得一愣,眼神多少有些暗淡。

    这两个年轻人年龄相仿,一个高大英俊丰神俊朗,一个五短身材奇丑无比,两人就仿佛两个极端,让人感叹造物神奇。

    说起二人,整个辉煌学宫都没人不认得。

    那俊朗青年名叫杜康,是已故老宫主杜宾之子。

    杜康此人,两岁识字,三岁背诗,六岁通读经史,九岁就写的一手锦绣文章,被众多大家称赞,誉其有骄龙之姿,日后必成大器。

    杜康勤奋好学,每日读书习字少有外出。

    十四岁时,偶尔外出,路过春香楼,听到楼中有人抚琴,琴音飘渺中带着一抹悲凉,不由得心生好奇,想要入内询问。

    然,春香楼何许之地?那可是春楼妓院。外表看起来端庄大气,其内则另有乾坤。

    杜康步入大厅,看到蜀中学子在大厅中放浪形骸,教书育人的先生,在那里淫词艳调又恬不知耻的样子,不由得怒从心头起,指着大厅内众人喝骂道:“尔等学得诗赋三百,就是为了在这里淫言秽语?。一个个行止不端娇弱无骨,都比不得你们身边那些勾栏女子。

    天天把之乎者也圣人之言挂在嘴边,背地里却干着男盗女娼的龌龊丑事,简直就是斯文扫地。

    我杜康虚活十四载,今天才发现,竟跟你们这些娘炮、伪善之流共称学子,真是可悲可耻,难以自容。似尔等这般,书读百遍,不明其言,字写千篇,不觉其意者,我杜康羞与尔等为伍。”说罢,愤然离场。

    杜康一席话,不但骂了蜀中学子,连带不少先生,也都没有放过。惹的学宫众多夫子怒斥,其父杜宾也受到牵连,不但被逼的辞去宫主一职,更是被气的口吐鲜血卧床不起,不久,便驾鹤西游。

    杜宾葬礼之日,众学宫夫子当众发难,称杜康若有骨气,当离开学宫,不在碰触圣人之言。杜康年轻气盛,当众焚书并狂言:“肩不能抗,手不能提,书生志气百无一用;胸藏韬略,手握战兵,匹夫一怒血溅五步。今日起,我杜康弃文从武,他日有所成就,必带兵踏平你们这魍魉之地。”

    于是,杜康弃了诗词歌赋,开始研读兵书诡道。

    后有当世名家路过此地,偶见杜康以树枝在地上排兵布阵,暗暗称奇,仔细观之颇为惊异,竟深的兵家诡道之精髓,暗赞此子将来必不同凡响,赞誉此子乃“当世战麟”。

    那丑陋男子也非凡人,他是学宫首席教员周博之子周昌伟。

    周昌伟十一岁前不会说话,而且没有别家孩童幼时的灵动,不但长的极丑,而且显得很是木纳。周家人都以为他是傻子,周博更是为此经常哀叹。

    周博痴爱读书,觉得读书能启人灵智,顾经常守在儿子身边高声诵读经典文章,希望有些痴傻的儿子能正常一些。

    这日,周博正常诵读,看到儿子木纳的目光,不由得悲从心起,喃喃不能自语,周昌伟却突然张口说话,说他读书时心不静,是在亵渎文章。

    周博惊愕之余,很是惊喜连连,急忙试着再让其说几句话。

    周昌伟却像看傻子似的看着周博,说道:“我早就能说话,只是不想说而已。读书当心无杂念,如此才不愧对圣贤。”

    周博惊喜交加,情难自控,老泪不由得珊珊而下。

    周昌伟说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困于心,不乱于情。顺其自然便是智慧,看淡放下方得安逸。爸!您着相了。”

    周博愕然,问道:“儿子,你这……”

    周昌伟笑道:“我不看书,但我会听书,你读的书我都知道,更都记得。会几句文词,不用这么惊讶。”

    周博被惊傻了,有些不敢相信,拿出一本昨天读过的经史,他尝试着让周伟昌背诵。却不想,周昌伟几乎没有停顿的将那部经史背诵一遍,期间竟无一次停顿或错误。

    周博忙问其看过几遍,周昌伟却不耐烦的回道:“这么简单的东西,听一遍就会了,还需要去看它?你一共在我这咏读过三遍,我早记住了。爸,赶紧读书吧,我喜欢听。”

    此时,周博才真正的缓过神,知道自己儿子不是痴傻,而是绝顶聪明。

    周昌伟听音识文之事被世人知晓,都说其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将来必有大前途,顾被人誉为“涅凤”。

    周昌伟性格孤僻,不喜与人交际。但或真的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两人年龄相仿,经常一起读书论道,时有争论不可避免,而两人的关系却是越争越好,越辩越惺惺相惜。

    杜康落难被赶出学宫,周昌伟不顾父亲反对,无私对其资助。不但将其安置在乡下老家,更是时常拿些兵书战策供其参详。

    如今,两人皆二十出头,却好的跟一个人似的,虽然比拼的心思依旧,但却从不曾因此而红过脸。

    此二人之事传至街头巷尾,久而久之世人皆知,有好事之人称:涅凤文可安天下,战麟武可定家国。

    杜康拎着手中酒壶,站在周昌伟身侧,看着纸张之字,不由撇嘴一笑,道:“中正平滑,却无年轻人的朝气,如此中庸,不好不好。”

    周昌伟不以为意,将笔放在笔洗之内,微微侧身,道:“处事平和,不骄不躁,锋芒不显,为人大气,此非中庸,实是内敛,似贤弟这般匹夫,不懂不懂。

    贤弟若有雅兴,也可挥毫抒情。”

    杜康看了看周昌伟,嘿嘿一笑,将手中吃食和酒水放在一旁案几之上,提笔沾墨挥毫书写:以武立国,国运永昌;以战止战,战平八方。

    周昌伟看着纸上的狂草,无奈笑道:“贤弟戾气日盛,这字也是越发的狂放了。如此锋芒毕露,怕并非好事,当收敛收敛。”

    杜康将毛笔置于桌上,朗声笑道:“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处处小心谨慎,岂不活的窝囊。我之心志如澎湖皓月,惶惶而映四方,若收敛心性,怕志消气颓难有作为。周兄谏言不妥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