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祐新风
繁体版

第十五章 去昆山

    事情总得一点一点的做,一口气吃不成胖子。

    七月中旬,苏州城外的大水终于彻底退去,范仲淹带着府衙衙役出城巡视,再加上各县汇报的受灾情况,基本可以确定,今年的秋税,苏州府欠缴已经是定局了。

    根本抢救不出来多少粮食。

    顺带一提,这里面吧,范仲淹对昆山县诸官最为不满。

    因为昆山知县迟迟不到任,导致昆山县群龙无首,在这次水灾来临时,应对失据,导致受灾百姓人数最多,受灾田地数量最大。

    为此,范仲淹对那个迟迟不到任的昆山知县,非常的不满。

    而这个昆山知县......是张方平。

    嗯,又是一个被后世的革新派诟病为有才无德的人......但说实话,张方平这次也冤枉啊。

    张方平在景祐元年的制科考试中,考中了茂才异等,任校书郎,知昆山县,但他对这个成绩并不满意,现在还留在汴梁,准备参加景祐元年的贡举考试。

    事实上,后来张方平也确实考中了贤良方正科,迁著作郎,通判睦州。

    张方平的这个做法很正常,他不想通过制科入仕,想要通过正经的科举入仕,也是这个时代读书人常有的想法。

    而且张方平又不是神仙,他人好好的在汴梁呆着,能知道苏州府今年会闹大水?!

    张方平有张方平的委屈,但依然架不住范仲淹对张方平很不满......革新派和保守派之间的对抗,往往在很不经意之间,就已经开始了。

    总而言之,范仲淹现在对张方平是很不满,但是,昆山县又不能没人去看着,毕竟那边的受灾面最大,如果救灾不及时,引发了民变,那就麻烦了。

    而范仲淹初到苏州还不到半年的时间,手上实在没啥信得过的人可以用......没办法,再次把顾深给打包一下,丢过去了。

    一方面,范仲淹在有意识的培养锻炼顾深的实务能力,以便以后科举考中当官,到了地方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另一方面,范仲淹也想通过这些实务,磨一磨顾深的性子。

    之前顾深的两次馊主意,让范仲淹意识到顾深这个人,脑子活是好事儿,但却有些想当然,也有些不走正道......得给他掰回来。

    因此,顾深就被范仲淹给丢去了昆山县,盯着昆山县的灾后安置工作。

    顾深对范仲淹的这个安排吧,倒是没什么意见。

    在范相公这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手底下,你想摸鱼是不可能的,认真干活才是唯一的出路。

    但是吧,有一点,顾深对范仲淹有些小不满。

    那就是......范仲淹没给顾深安排任何的官职,就让他以一个贡生,最多算是他范仲淹私人幕僚的身份,去了昆山县。

    这里面,范仲淹当然也有自己的考虑。

    一个,是因为朝廷对取士和官员升迁自有制度,范仲淹这个性格的人,就算再怎么看好顾深,也不会违规操作,给顾深弄什么官职的。

    尽管范仲淹有这个权利,但不合法度的事情,老范不会去做。

    另一方面来说,范仲淹也不想顾深以贡生的身份,经过自己举荐入仕......这种入仕方式不会被人看得起,而且未来的升迁空间有限。

    还是得让顾深老老实实的走科举之路才是正道。

    老范可以说是为了顾深考虑,但顾深也有自己的麻烦啊。

    啥身份都不是,就一介贡生,就算背后靠着范仲淹......那也不顶事儿啊。

    说到底,还是名不正则言不顺的问题。

    果不其然,顾深才刚到了昆山县,昆山县的县丞,县尉,典史等人,就集体给了顾深一个下马威。

    基于对范知州的尊敬,昆山县的县城,典史等人,倒是非常有礼貌的设宴接待了顾深。

    只是这个宴会上吧......呵呵,就真的挺讲究的。

    “鄙县刚刚受灾,百姓民不聊生,我等为父母官,本不该如此奢靡......”昆山县丞一脸左右为难的端着酒杯,说道,“只是,今日先生初到此地,我等亦不可不做表示,仅以此陋宴招待先生,还请先生恕罪。”

    说完,昆山县丞把手里的酒一饮而尽......一脸痛苦的表情。

    给顾深膈应的......这老小子埋汰谁呢?!

    县丞那意思,不是他们这些当父母官的不体恤百姓,实在是他们也没办法,谁让这个叫顾深的贡生,是范知州派来的人呢?!

    他们不敢得罪上官,所以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冒着忌讳,设宴款待顾深。

    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就把“灾后宴饮”,“奢华无度”的罪名给扣到了顾深的头上。

    给顾深气的够呛。

    我也没让你们请客啊,刚进城那会儿我就说了,先去查看灾民受灾情况,然后再去公廪查探粮食储备,准备放粮救灾.......范知州的政令早就下达了,就只有你们昆山县一直拖着不放公廪赈灾,所以才会让我来看看的。

    结果呢,是你们这帮人非要拉着我,说什么都要先来吃饭的啊。

    再说了,你们宴请了个啥?!

    所谓酒,其实就是凉白开,所谓的菜,一共就三道,一碟萝卜干,一碟腌咸菜,还有一碟......顾深都认不出是什么玩意儿。

    你们要给我扣罪名,好歹也扣的实在点啊!!!

    可不管如何,县丞都说了这样的话了,顾深肯定是不能接的。

    “不敢,不敢......即使百姓困苦,想来诸位大人亦是公务繁忙。如此,学生不便打搅,待来日,再去县衙拜访诸位大人便是。”

    顾深说完,对着县丞,主簿,典史三人一拱手,直接离席。

    反正顾深算是看出来了,这帮人一上来就给自己扣帽子,明显就是来给自己下马威的......好好相处是做不到了,还不如各做各的事情呢。

    顾深这次来昆山县,也早就想到了会遇到的一些困难,因此,顾深也不是一个人来的。

    他把张岊和王单都给带来了。

    入城的时候,顾深并没有跟王单和张岊一起走,而是故意分批入城的。

    顾深目标明显,他去负责跟昆山县官面上的人沟通,而王单和张岊,则是在昆山县城内打听具体的情况。

    等到了晚上,三人再昆山县的驿站内汇合,一起对对情报,商议接下来的对策。

    “我今日在城内转了一圈,发现城内粮商,布商全都正常开业,粮价虽有浮动,却也不高......但奇怪的是,我今天蹲了一天了,却无多少百姓上门购粮。”

    “小人听闻人言,昆山城西紧靠太湖,受灾最重,小人亲自去了一趟,发现水灾退去,田地基本荒废,但奇怪的事,小人走访了一些村落,却发现村中并无多少百姓居住.....此事亦颇为可疑。”

    “......这三个老狐狸,不太好对付啊!”

    三人对完了各自的情报发现,都有些头大。

    范仲淹早就知道水灾退去后,百姓安抚工作时第一位的,因此他早早的下达了政令,要求各县公开公廪赈灾。

    吴县,长洲县,吴江县,常熟县都已经相继开放公廪了,唯独昆山县还是没有任何动静。

    这也是范仲淹派顾深来看看的最主要原因。

    而顾深到了这里后,发现这个昆山县,有太多合理的地方,透着那么不合理的情况。

    正常来说,水灾过后,地方官员如果有作为,确实会强力干涉,平抑粮价,勒令粮商开门售粮......这是好事儿。

    但为什么,明明缺粮的百姓,却没有蜂拥而至,哄抢粮食?!

    苏州府素来富庶,就算遭遇了水患,也不至于所有百姓都买不起粮食吧?!

    而昆山县城西,就是太湖,那边应该也是受灾最严重的地方......田地荒芜是在情理之中,可受灾的百姓去哪儿了?!

    就算是去苏州府逃荒了,可三人就是从苏州府一路过来的,根本没有看到有大量逃荒的饥民啊。

    再加上今天宴请,那三个老狐狸摆明了要甩锅给顾深的举动......这一切合理和不合理放在一起,它就显得很诡异了。

    刚到昆山,三个人得到的情报有限,想来想去,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再加上顾深在官面上的对接不顺利,接下来顾深都能想到,那三个老狐狸必然会以“公务繁忙”为借口,拒绝再跟顾深有任何的接触。

    所以啊,三个人商量了好一会儿,决定还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做事。

    顾深从接到范仲淹的这个任务后,他就想过自己会面临的困难,因此也有所准备。

    带着张岊来昆山,一方面是保护自己和王单的安全,另一方面,顾深也打算从昆山县的一些无赖泼皮入手,调查一些东西。

    别小看这些无赖泼皮,他们本身都是无产者,要在这次水灾中活下来,没点蝇营狗苟的伎俩,根本做不到。

    而带上了王单呢,那自然不用问,就是要王单发挥他的钞能力了。

    顾深的想法很简单,让王单以王家的名义,在昆山县设立粥场,赈济灾民......你昆山县衙管的再宽,也不能阻止善心商户开粥厂吧?!

    当然,王单干的这个事儿,只是表面功夫,顾深没想过靠着王家的家财来给官府做政绩......主要是一个幌子,让昆山县的那三个老狐狸放松对自己的警惕,以为自己只剩下钞能力一种手段了。

    实际上,王单真正的作用,还在于王家这些年在江南东路各地经营留下的人脉关系。

    昆山离的苏州府城可不远,官面上的消息顾深打探不到,但一些小道消息,昆山城内的一些商人,未必不知道。

    顾深就希望王单从这些商人入手,搞清楚昆山县衙的三个老狐狸,到底是在搞什么名堂。

    为什么范仲淹都已经明令各县,让各县开放公廪,救济灾民了,这个昆山县,依然迟迟没有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