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我的星光时代
繁体版

第八章:这好事,我怎么可能藏着掖着?

    陈朔在柏林折腾了差不多半个多月,吃不好睡不好,在家调整了两天后,他迫不及待的返校了。

    国内最年轻的柏林电影节最佳短片金熊奖得主。

    一想到自己返校就会受到其他人的注目礼,陈朔这两天睡觉做梦经常笑醒。

    人生所求,不过名与利。

    希望咱以后能把最佳短片中短字去掉,直接就是最佳影片金熊奖,再不济是最佳导演银熊奖也行。

    当然也不局限这个,什么戛纳的金棕榈呀,威尼斯的金狮都行,咱生冷不忌,都吃。

    “小朔,到学校了。”他姑父把他从幻想时间里给拉了出来。

    “谢谢姑父。”

    “你这孩子,总是瞎客气,周末别忘了回家吃饭。”

    “好嘞,您慢走,路上注意安全。”

    陈朔背着个背包,掏出学生证,进了学校大门口。

    他把背包往宿舍一放,就去了姜玮的办公室。

    “老师,我回来啦!”陈朔敲门而入。

    “回来啦,坐,咱们聊聊。”姜玮放下手头的工作,让他坐下。

    “拿了金熊奖感觉如何?”

    “老师,作为导演和编剧,你这用词不严谨呀,咱是最佳短片金熊奖,不是金熊奖。”

    “你自己知道就好,你这性格,我最怕你得奖后得意忘形,摆不正心态,然后持才傲物,目下无人的。”姜玮语重心长的说道。

    “别到时候搞得自己的出道高光时刻,变成了自己的导演生涯巅峰之作。”

    陈朔知道姜玮在点自己呢,他感受到这语气里的担忧和关心,心下一暖。

    “老师,你放心,我心中有数,我也就是在朋友面前穷显摆瞎嘚瑟,搁这学校里其他人谁不知道我成熟帅气又稳重的。”

    姜玮促狭一笑,“是嘛,我怎么听说有人说02级导演系的陈朔死乞白赖脸皮最厚,嘴毒口花爱耍贱呢。”

    “老师,这是谁在胡说八道乱传的?这分明是在诋毁您最关爱的弟子,作为集才华与帅气于一身的我,怎么可能是这样的人?”

    “这是造谣!是诽谤!是赤裸裸的嫉妒污蔑!”

    姜玮嫌弃的摆了摆手,“行了,别演了,你是什么人我还不知道嘛,耍宝还耍到我面前来了,说正事。”

    陈朔结束了自己的拙劣表演,一脸正经的看着他。

    “你不是说你拍了两部微电影吗?《8号房间》送去柏林电影节了,《调音师》呢?打算作为自己的毕业作品吗?”

    “当然不是,我把《调音师》送戛纳了,可能过些日子就会出入围名单了。”

    “你还真是……”姜玮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形容。

    “有梦想。”陈朔笑眯眯的接话。

    姜玮:“……”

    这是叫有梦想吗?

    陈朔这小子是懂接话的。

    姜玮在他笑眯眯的脸上只看到了两个字——野心!

    “有梦想是好事,你可别迷失了自己。”姜玮又点了一下他。

    “既然你都送去了,那就别想太多了,从现在开始为你的大学毕业作品做准备吧!”

    陈朔点了点头,应了下来。

    “还有一件事,你得奖后星浪娱乐一直想要采访你,但没有你电话,就直接找到我这里来了。”

    “星浪娱乐专访,什么时候呀?”

    “就这两天吧。”

    两天后,星浪娱乐联系了他。

    来采访他的是一个长着圆圆脸蛋,戴着黑框圆眼镜,年龄二十出头的女生。

    女生有一把爽朗的声音,上来就自我介绍道:“陈导,你好,我叫袁圆,是今天采访你的星浪娱乐记者。”

    陈朔看她长着一张国泰民安的脸,就觉得她有前途。

    陈朔和她握了一下手,作了自我介绍。

    这个叫袁圆的记者,如此前陈朔在柏林电影节获奖后遇到的电影频道的记者小姐一样,都是人美声甜会说话。

    整整三十分钟的专访下来,专挑陈朔爱听的问、爱听的夸。

    这次专访下来,让陈朔在小本本里又把她的名字记下了一笔。

    这个人说话提问我爱听,下次还有采访,她的提问优先级可以和记者小姐并列。

    “陈导,你是说你还有一部微电影也参加了戛纳电影节了?”

    袁圆瞪大了眼睛看着面前这个帅气的大男孩,很是惊讶!

    “是的,当时我决定了拍两部微电影,也是秉着希望能多参加电影节,自己多去和电影人交流,得不得奖无所谓的,只是希望自己能攒点经验,开阔一下见识。”

    “没想到这一送,就入围了柏林电影节,自己也得奖了。”

    陈朔腼腆一笑,挠头,装作不好意思的样子。

    演技直接拉满。

    袁圆果然上钩。

    自己剑走偏锋,没有和同事去抢专访顾常卫的机会,退而求其次跑来专访最年轻的柏林电影节最佳短片金熊奖得主,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意外之喜。

    之前陈朔接受电影频道采访的画面早已在电视上播出,都认为他虽然破纪录了,但是履历实在乏善可陈,该说的采访时都聊完了。

    再专访他没意义,还不如时下热度爆表的顾常卫和《孔雀》。

    袁圆在准备资料时,就很快查到了陈朔还是青春小说畅销书作家的事。

    就这一点,她都已经很惊喜了,没想到这里还有惊喜等着她。

    居然还有没被去电影节的同行挖出来的故事。

    嘿,这趟没白来。

    “陈导,你这部送往戛纳电影节的电影,你觉得它有多大可能性会入围,入围后能像《8号房间》一样拿下大奖吗?”

    “这个我不好推测,但是相比《8号房间》这部微电影,我个人更加喜欢《调音师》。”

    袁圆双眼放光,这个年轻人好自信。

    看似什么也没说,其实话里话外都在说《调音师》拍得要比《8号房间》好。

    袁圆很兴奋,这可是自己拿到的第一手新闻,这可比其他同事随大流去采访顾常卫要好多了。

    难道我要见证一颗导演届的新星诞生了吗?

    好期待呢!

    采访结束后,陈朔先走了。

    接受专访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接下来就要看新闻发酵了。

    我先去柏林,后去戛纳。

    这样的好事怎么能够藏着掖着呢?

    陈朔想着之后如何应对时,他接到了姜玮的电话。

    “老师,您说学校希望我在开学典礼时,让我作为优秀学生上台演讲。”

    陈朔一拍胸口笑道:“没问题,作为学校最年轻的柏林电影节最佳短片金熊奖得主,我义不容辞!”

    “我真没嬉皮笑脸,好的好的,我一定会认真准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