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
繁体版

第81章 有钱就有底气

    朱高炽则是冷笑一声,手指放在书案之上有节奏的敲打着,虽然心中已有了决断,但他还是故作艰难的回答:“别的办法其实也不是没有。”

    “殿下,要我怎么做!”

    李景隆的声音中顿时多了几分惊喜。

    “你站起身来!”

    朱高炽就像是指挥一条狗一般。

    李景隆挺直身子,跪着走到了朱高炽的身边。

    “你应该知道武昌水灾的情况吧!”

    “臣有所耳闻。”

    李景隆迫不及待的点点头,武昌的事情影响很大,他听家里的下人说过。

    “我给你交给底,这次皇爷爷想要处理了并不只你一人,蓝玉将军也在名单之中,但如今武昌水灾,在加上北方战事,国库被掏空,此时诛杀忠臣,无疑会令社会动荡。”

    “这边也可以给你一个表现的机会,动用你所有的关系,去帮助武昌水灾的难民,这样你在皇爷爷面前也会落得一个忠于百姓的名头,就算刑部依旧要罚你,结果肯定要比抄家要好。”

    “臣现在就去办!”

    李景隆急匆匆的转身,就想要离开。

    “别着急,武昌水灾不是你一个人能左右的事情,你回去之后不妨找几位侯爷,好好商量一番,最好让他们也能够参与其中,若是不愿,你就明里暗里透露一下,是皇爷爷的意思,明白了吗?”

    朱高炽摆出一副说教的姿态来,脸上尽是傲慢。

    “还有……”

    “臣明白,今天的事情臣不会告诉任何人的。”

    李景隆很是上道。

    “嗯!去吧!”

    朱高炽挥了挥手,坐直了身子,李景隆只是一个引子,自己后续还有更多的想法。

    将李景隆这个人给把握住之后,朱高炽脑海之中开始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大明朝堂之中,权贵派系错综复杂,他目前也只是管中窥豹而已。

    若想要让这些相互制约的力量成为大明发展的动力,还需要进一步的打算,这些人不仅是构成大明的根基,更是一把利剑,如能好好把握,那么大明的未来肯定会无比的辉煌。

    随着李景隆离去,整个景仁殿中就剩下了朱高炽一人,他的心态也在微微变化着。

    权贵是王朝的根基,也可能是致使王朝毁灭的炸药,朱高炽不断的盘算着,如何将这柄双刃剑牢牢的握在手中。

    倘若他真的坐上了皇位,面对国家中的突发情况,也需要一些能人协助处理,毕竟皇帝位高权重,但也不可能什么事都亲力亲为。

    大明想要繁荣,想要强大,就必须掌控这些权贵,同时汲取人才。

    当然,掌控也并不是完全的控制,君臣之间的相处还是需要有一个限制的,否则就会祸乱朝政,导致国家灭亡。

    “朱小子,你的想法很是独特啊,就连我也不得不承认。”

    脑海之中,一向自傲的秦始皇也是感叹着说道。

    闻言,朱高炽微微笑了笑。

    “秦皇,您毕竟当过皇帝,很多事情,我还是需要请教的,再说了,这些道理我也不是一出生就知道,都是生活教给我的,身处纷繁的社会之中,总会明白一些事情的。”

    其实,在他看来,大明就像是一个学校,而皇帝则是那个校长,学生不听话了,不能一味的体罚,还加之理解和劝说,不然就会起到反作用。

    若只是使用强硬手段,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只会越来越叛逆,潜伏在学校之中,永远都是一个危险分子,甚至还会让其他的学生受到伤害。

    如果一个学校出了不好的事情,那么学生肯定会伤心,对学校的信任度就会下降,最终学校也会关门大吉。

    在朝堂之上也是一样,面对不同的臣子就要采取不同的手段应对。

    朱高炽这些年生活在燕王府之中,儒家经义倒是没学几个,人情世故却体谅了个清楚。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府中的一个院子,在管理方面,都是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拿捏人性,通晓人情,这样才能保证大环境的和谐。

    想到这里,朱高炽满意的叹了一口气,随后翻开了桌上的史书,开始细细研读。

    第二天,一周一次的朝会召开,奉天殿外则是一早就站满了官员。

    朱元璋一身龙袍坐在殿中,而朱高炽依旧侍立左右。

    项羽的霸王功法十分神奇,只是练到了第一层,朱高炽的身形就有了很大的变化,在一身蟒袍的加持之下,他从一个翩翩少年变成了魁梧的小王爷。

    此刻他站在朱元璋的身旁,一身霸气,神情肃穆,目光之中则是充满了自信。

    经过驿站改制之后,朝中群臣也算是认可了朱高炽的位置,眼下纷纷朝拜。

    “臣户部尚书,有要事上奏!”

    朝会一开始,一个大胡子老人就迫不及待的上前一步,从怀中掏出一个本子来,朱元璋挥了挥手,示意他上前说话。

    “燕王世子所提出的驿站改制之法,已经在全国推广,经过几日等待,苏州,杭州等地已经取得卓越的成效,运往杭州的十万张各种玉票在一天之内被抢空,印刷织造司只能加紧赶制,但依旧是供不应求。”

    “如今,天下无人不知玉票,各地抢购成风,玉票俨然成为了百姓生活的必需品。”

    “你别给我说这些有的没的,告诉我,赚了多少钱即可。”

    朱高炽不耐烦的撇了撇嘴,随后直接说道。

    “回陛下的话,玉票发卖已有三日,由于账目庞大,如今还在计算中,不过盈利已经超过了一百万两。”

    随着一百万两三个字落到奉天殿中,朱元璋和所有臣子的脑就顿时嗡了一下,不少人更是直接失态狂喜,一百万两抵得上一个行省一年赋税收入了,有了这笔钱,解决武昌的水患岂不是手到擒来。

    听到这般消息,朱高炽心中也是一喜,他也没有想到,只是一个偶然的想法而已,会这么赚钱,不过无论怎样,这个决策给大明不小的好处。

    根据户部尚书的报告来看,东南地区才是整个大明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玉票的发行肯定能够带动这个区域的工商业发展。

    而江浙一带说不定会借助这股风气,推动农业和制造业的发展,再过几十年,这里绝对是天下最为富饶的区域。

    驿站所提供的货物运输服务则会不断扩大,各地区之间的商业往来也能不断增多,大明的国力会凭借着驿站慢慢增加。

    不过,朱高炽很快就意识到了弊端,心中喜悦也在渐渐褪去,大明商人的地位还是太低了,就算商业迅速发展,也很难成为国家的主力。

    在加上一直以来推行的政策,商人往往需要缴纳更多的赋税,重重打压之下,商业就像是被困在死水里面的鱼,只有慢慢的消亡。

    但驿站终究是开了一个好头,加快了商品的流通速度,也间接性的提高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不过想要改变人们对商业的观念和森严的等级制度,还需要长久的奴隶。

    读书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较高,没准可以从这方面入手,他们是社会的标杆,若连这些肚子里充满墨水的文人来牵头,商业或许并不需要夹着尾巴过日子。

    “这件事任重道远啊!”

    朱高炽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好在还有希望,若是能让官商平民化就好了。”

    一边想着,朝会之上群臣也从震惊中回过神来。

    “好!”

    朱元璋大笑着说道。

    “既然驿站创收,咱有钱了,也就有底气了,说话都硬气了许多,传咱的旨意,论功行赏,让天下百姓看看咱的诚意。”

    老爷子很显然是打心底里高兴,站在高台之上说了许多激励人性话,快到饭点才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