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剑桥留学生到物理学之神
繁体版

第69章 假期计划

    解决了钨丝灯泡专利的事情后,李奇维心情极好。

    当他回来和众人说明情况后,大家都跟着兴奋。

    何育杰三人觉得,这下星火计划前期的启动资金应该是足够了,马上就能开始做大事了。

    于是三人瞬间充满了干劲,当即刷了一套试卷奖励自己。

    王路遥则是两眼放光,非常自豪。

    她的奇维哥哥不仅学术厉害,就连赚钱也如此轻松。

    付出一张纸,动动嘴皮子,就能躺着收钱了。

    而自己父亲为了扩大家族的生意规模,每天起早贪黑逢场作戏,也只能赚个辛苦钱。

    李奇维要是知道她的想法,肯定吐槽,王伯父赚的可不是啥辛苦钱,那是巨富。

    也就你这种双手不沾阳春水的富家大小姐,才会不知道钱的概念。

    搞定专利后,李奇维又暂时闲了下来,他开始规划接下来的计划。

    首先要去法国参加欧洲放射学会议,没错,他最终决定还是要去一趟。

    主要原因是想混个脸熟,方便以后能合理介入铀的研究。

    不然到时候,李奇维突然对铀产生兴趣,很容易引起某些势力的怀疑和针对。

    更不用说,后期他会大规模开采或者购买铀矿,所以必须找个理由掩盖真相。

    李奇维想着,到时候干脆顺手发两篇放射性的论文算了,这样就能合理地解释了。

    然后自己再成立实验室,以实验室的名义,偷偷储备需要的材料。

    不过他没有选择和卢瑟福一起,而是准备带上王路遥,李三,徐启泰三人一起。

    王路遥对于能见到居里夫人非常期待,所以闹着必须得去,李奇维只能答应。

    为此,小魔女甚至让李奇维给她填鸭式补课,她怕到时候接不上居里夫人的话,会很尴尬。

    李奇维觉得她想多了,就凭她那一口蹩脚的英语,能把日常用语说好就不错了。

    至于为何要带上徐启泰,因为这小子虽然考试成绩经常倒数,但是头脑非常灵活,发散思维很强。

    估计和他从小就与父亲祖父一起,参与实际的科技工程项目有关。

    他不喜欢纯理论,更喜欢做实验。

    按照李奇维的猜想,以后何育杰和夏元瑮可能会成为理论物理学家,而徐启泰会成为实验物理学家。

    所以,他想带着徐启泰去放射学会议上长长见识,后期逐渐安排他参与这方面的工作。

    有了李奇维的介入,他会把危险性降到最低,让小伙子不会因为研究放射性而身体出问题。

    徐启泰的父亲徐建寅改变了命运,没有死于今年3月份的意外。

    甚至他还来信了,告诉徐启泰要好好跟着李奇维学习。

    因为他已经从洋人那里知道,李奇维如今在国际物理学界的地位。

    甚至他隐隐猜到李奇维想干什么,于是让儿子赶紧抱好大腿。

    李奇维也感叹,他终于开始一点一滴改变华夏的命运了,徐建寅以后也是一个得力干将。

    参加完放射学大会后,李奇维会顺道去比利时,主持青年学者交流会,见见未来的大佬们。

    他的手里已经总结好了一份名单,基本都是那天会到场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卢瑟福和威尔逊也在邀请名单中,一个29岁,一個31岁,都是青年才俊。

    这也是为何卢瑟福会邀请李奇维一起出发的原因。

    当然,最重要的其实还是爱因斯坦。

    他准备在会上,把狭义相对论的所有思考都告诉爱因斯坦,等到明年蹭个共同一作。

    李奇维是一个只要里子不要面子的人,他在乎的只有真正的力量,而不是虚名。

    如果他直接单独发表狭相,固然让他的声望能更进一步,但是却没有任何实际的好处。

    相反,他和爱神共同发表,然后抬出苏黎世学派的名头,大家只会认为李奇维这人能处。

    有好处,他是真舍得给兄弟机会啊,毕竟,此时的李奇维比爱因斯坦名气大太多了。

    即便同是一作,外人也只会认为是李奇维占的作用更大。

    所以,他不仅能收获高风亮节的名声,还能顺便吸引更多的人追随他,最后成功化解被聚焦的风险。

    一石三鸟,何乐而不为。

    李奇维已经打定主意,科学之城一日不建成,自己的安危一日没有保障,他就绝对不会故意大出风头。

    至于为何他急着要明年就发表狭相,因为李奇维需要一个身份。

    他不仅准备将狭相作为博士论文,顺利取得博士学位,更想以此混一个剑桥的教授头衔。

    至于英国皇家学会院士,李奇维没有把握,他不知道自己的身份会不会有影响。

    有了这个身份,以后他才有资格振臂一呼,成为华夏学术领袖,慢慢向上爬,积攒威望。

    这个时代的教授,可不是后世的教授能比的,含金量完全无法比拟。

    有的学校,可能一共就一两个教授。

    不要看李奇维前期技压群雄,教授都是配角。

    如果站在克里斯这样的普通学生视角,一个凯斯教授都是他终生仰望的人物。

    至于狭相能不能明年发表,李奇维觉得有了自己的提示,凭借爱神的惊才绝艳,提前3年搞出狭义相对论应该问题不大。

    毕竟这种纯理论都诞生在灵光一闪之间,与当前科学水平的发展没有关系。

    参加完两场学术会议后,李奇维最终会直接去荷兰,视察飞利浦的工厂,指导公司的生产和研发。

    一个月的时间,杰拉德应该已经设计好了生产工序。

    但是现在还没有流水线这个概念(1913年才被福特提出),灯泡的生产都是手工制造和组装,效率和误差可想而知。

    所以,他有必要提前改进工厂的工艺流程,帮助杰拉德朝大公司的方向去努力。

    顺便再透露点后世的营销手段,到时候,质量过硬的钨丝灯泡绝对能迅速占领市场,大卖特卖。

    至此,这趟远行的任务规划就全部完成。

    脑海里计划完所有的事情后,李奇维便开始用笔一一记录下来。

    还好法国、比利时、荷兰是三个紧挨着的国家,加一起面积也不大,只相当于华夏三四个省。

    这一趟下来,应该不会特别累。

    不过悲伤的是,本来还剩的两个月假期,马上就要化为乌有了。